-
公开(公告)号:CN11107223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10095547.X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电吸附耦合MBR处理废水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砂滤装置、强化电吸附系统、MBR反应器和PLC控制系统。先通过砂滤装置去除印染废水中的悬浮物,再利用多级电吸附模块强化电吸附去除其中的重金属离子、盐离子,以减轻对MBR膜中微生物的毒害作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使得MBR反应器对废水中COD的降解能力显著增强,同时避免了重金属离子、盐离子导致的膜污染现象。本发明利用卡槽固定金属支撑板,方便拆卸;通过电吸附模块轮换,金属支撑板后置的方法均衡了各电吸附模块的处理负荷,提高了整体电吸附模块处理效率。本发明将强化电吸附模块和MBR相耦合处理印染废水,具有快速、高效、运行稳定、能耗低,占地小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711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173207.3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污水系统排查分区方法,根据城市污水管网和污水提升泵站收水范围、城市街道行政区划、市政道路、河流界线、城市生活小区分布、城市工业园区分布,合理地对城市污水系统进行排查分区的,依据城市工业园区分布,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分布、水质监测数据,黑臭河道分布,确定污水系统优先排查、重点排查、一般排查区域,提高城市污水系统排查效率,实现污染源的规范治理和监管。
-
公开(公告)号:CN11390139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70955.8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域径流溯源解析的方法及系统,属于流域尺度水文过程研究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解析流域径流及其各潜在端元水体的示踪剂数据;根据所述获取的数据构建径流水体示踪剂数据矩阵;根据所述示踪剂数据矩阵,初步确定径流潜在端元数量,并选取出适用于该流域径流溯源的保守性示踪剂;根据对保守性示踪剂数据进行的诊断分析,确定该流域径流主要端元,并计算各主要端元的贡献比例;根据各主要端元的贡献比例以及实测的各主要端元的保守性示踪剂浓度,反演流域径流的保守性示踪剂浓度。所述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单元、矩阵构建单元、初选单元、第一计算单元和第二计算单元。利用本发明能够对流域径流进行更为有效的溯源解析。
-
公开(公告)号:CN11324020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65810.9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污染源中小河道断面污染贡献率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河道水文水质参数确定:确定目标河道的水文水质参数;步骤2、河道污染源概化:根据步骤1水文水质参数,对入河污染源进行概化;步骤3、污染物浓度预测:根据污染物浓度预测一维水质模型,在假设只有单一污染源的情况下,对到下游控制断面的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步骤4、污染源贡献率分析:分析各污染源对下游控制断面污染的贡献率。本发明计算方法简便有效,适用于中小河道控制断面的污染物溯源。
-
公开(公告)号:CN11289781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24394.1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14 , C02F3/34 , C02F3/12 , C02F1/46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控制水体内源磷释放的净化体系和方法,属于环境净化领域。它包括一种能够控制水体内源磷释放的净化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浮于上覆水中的阴极、与底泥相接触的阳极、供氧装置以及电能收集及存储装置;其中,所述供氧装置包括靠近阳极并位于底泥上方的钝化剂,所述钝化剂为能够进行缓释供氧的多孔矿物材料;所述多孔矿物材料为经过氧改性的多孔矿物材料;能够向上覆水中提供微、纳米级别的含氧气泡。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3219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175664.1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供电自适应水位直立坡岸挂槽式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支架、太阳能电池板、电机、悬索、悬挂组件、种植组件、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支架固定在坡岸上;电机固定在支架上;悬索的上端与电机连接;悬挂组件包括悬挂框架,悬挂在悬索的下端;种植组件包括种植平台和挺水植物,种植平台置于悬挂框架内,挺水植物种植在种植平台上;液位传感器固定在悬挂框架上,检测水面的液位高度数据,并将液位高度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液位高度数据控制电机卷起或放出悬索,控制种植组件的高度位置;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支架上,为电机、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单元供电。本发明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强、修复效果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14338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64545.9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8J9/28 , C08L1/04 , C08L5/08 , C08K5/1515 ,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D21C5/0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笋壳微晶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微塑料吸附中的应用,属于气凝胶制备和水净化领域。通过引入提取的毛笋壳微晶纤维素,将微晶纤维素和壳聚糖在交联剂的作用下交联制备形成复合气凝胶,该复合气凝胶呈现出更加稳定的三维交联网状结构,并且将其应用在水体微塑料处理中能够与微塑料产生静电吸附与物理粘附,大大提升对微塑料的去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1997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206549.0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体生态学流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湖泊生态系统的动态微宇宙体系装置。本发明设置有模拟降雨系统,其具体包括储水单元、降雨控制单元、提升泵和直管,储水单元和直管通过输送管路相连接,提升泵设置于输送管路上,且提升泵与降雨控制单元电连接,可用于接收降雨控制单元的反馈信号调整流量。本发明能够真实地还原湖泊生态系统,通过模拟环境变量在一定区间内的变化,体现其对水体产生的动态影响;构建能够满足水‑泥‑生物同时生存的较为完整的生态链,保证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充分接触;同时通过降雨控制单元可以模拟多项天气活动,以及其对水体产生的扰动,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静态变化,实现对自然环境体系的动态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301668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70011.9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城市河道的复合生态鱼礁,为由多个礁体单元构成的上窄下宽的多层结构,礁体单元为半圆瓦片结构,同层的礁体单元长边相抵靠,上下层的礁体单元间错开半个身位,复合生态鱼礁内构成若干前后相通的庇护腔。本发明的生态鱼礁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便于运输及安装,其能稳定地放置于河道内,表面积大,内部空间构成通透的庇护腔,可为鱼类栖息繁殖提供场所。生态鱼礁底部与河底接触面积较小,有效解决了传统生态鱼礁阻断河底水土界面生态链的问题。生态鱼礁可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制作投放,适用于小型城市河道。
-
公开(公告)号:CN1110722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2010095547.X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电吸附耦合MBR处理废水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砂滤装置、强化电吸附系统、MBR反应器和PLC控制系统。先通过砂滤装置去除印染废水中的悬浮物,再利用多级电吸附模块强化电吸附去除其中的重金属离子、盐离子,以减轻对MBR膜中微生物的毒害作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使得MBR反应器对废水中COD的降解能力显著增强,同时避免了重金属离子、盐离子导致的膜污染现象。本发明利用卡槽固定金属支撑板,方便拆卸;通过电吸附模块轮换,金属支撑板后置的方法均衡了各电吸附模块的处理负荷,提高了整体电吸附模块处理效率。本发明将强化电吸附模块和MBR相耦合处理印染废水,具有快速、高效、运行稳定、能耗低,占地小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