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单元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38532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580003535.3

    申请日:2005-0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8/08 F16H48/40 Y10T74/2186 Y10T74/21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速器单元(100),该差速器单元将输入的驱动力分割为第一输出和第二输出,并且允许该第一输出和第二输出之间存在差别。该差速器单元(100)包括用作限定内部空间(120i)和与该内部空间(120i)连通的开口(120h)并且能够沿给定方向(R1)和相反方向(R2)旋转的壳体的差速器壳(120)。差速器壳(120)包括作为驱动力输入其中的输入部分的凸缘部分(110)。差速器壳(120)被构造为使得当驱动力沿箭头(R1)所示方向重复输入凸缘部分(110)时该差速器壳(120)的疲劳寿命比当驱动力沿箭头(R2)所示方向重复输入凸缘部分(110)时该差速器壳(120)的疲劳寿命长。所述方向(R1)是其中车辆向前行驶的旋转方向。

    摩擦连接装置支承结构和变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01140007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710149530.2

    申请日:2007-0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683 F16D13/648 F16D25/123

    Abstract: 一种作为摩擦连接装置的用于支撑制动器的支承结构,包括弹性挡环(31),摩擦板(13、14)和后面板(21)。弹性挡环(31)安装在以环状延伸的槽(41)内。后面板(21)设置在所述摩擦板(13、14)和所述弹性挡环(31)之间。后面板(21)相对于所述弹性挡环(31)被按压。所述弹性挡环(31)具有第一端面(31a)和第二端面(31b),所述第一端面(31a)面向所述后面板(21);所述第二端面(31b)面向第一端面(31a)的相反侧并且与所述槽(41)的侧壁(41e)接触。后面板(21)具有与所述第一端面(31a)接触的端面(21b)。所述第一端面(31a)和后面板(21)的端面(21b)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端面(31b)和所述槽(41)的侧壁(41e)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旋转轴支承装置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40949C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510103105.0

    申请日:2005-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83 F16H48/08 F16H57/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轴支承装置(10)。该旋转轴支承装置(10)包括具有限定输出轴可转动地装配于其中的轴孔(14)的内周面的壳(12),该内周面具有大致螺旋的润滑槽(24),该润滑槽具有形成于所述轴孔的外侧开放端部中并平行于一个垂直于所述轴孔的轴线的平面的非螺旋入口端部(28),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螺旋入口端部是局部形成在所述开放端部的周向上并且与所述大致螺旋的润滑槽连通的凹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