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立体交叉处可升降的轨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03061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1043878.5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线路立体交叉处可升降的轨道结构,铁路线路立体交叉处可升降的轨道结构包括第一轨道线路、第二轨道线路、填补线路与移动机构。第一轨道线路设有第一缺口段,第二轨道线路设有第二缺口段。移动机构用于将填补线路移动到第一缺口段中,或移动到第二缺口段中。当第一轨道线路上有列车需要通过时,使第一轨道线路处于通行状态,也就是通过移动机构移动填补线路到第一缺口段中,这样列车便可以在第一轨道线路上顺利通行;当第二轨道线路上有列车需要通过时,使第二轨道线路处于通行状态,通过移动机构移动填补线路到第二缺口段中,列车在第二轨道线路上顺利通行。如此,减少桥梁或涵洞的修建,节约成本,并实现上下线路的连接。

    轨道病害检测模拟试验系统和模拟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255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64917.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轨道病害检测模拟试验系统和模拟试验方法,轨道病害检测模拟试验系统包括轨道模型、轨道诊断小车及云服务器端,轨道模型用于模拟轨道病害,轨道诊断小车沿轨道模型运动,以对轨道模型进行检测,并获取状态数据和初步病害信息,云服务器端与轨道诊断小车通信连接,用于根据预设算法和状态数据确定云端预测病害信息,并基于云端预测病害信息和轨道模型的设定病害信息确定内置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发明通过分析算法所得的病害分析结果与实际轨道模型进行比对和验证,再根据验证结果对算法进行评定,并在此基础上对算法进行改进,有利于对算法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算法的准确性,提高轨道病害检测的准确性。

    基于主动振动控制的减振方法、结构及计算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28878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0579343.7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nventor: 徐镕熙 任伟新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振动控制的减振方法、结构及计算机系统,包括:通过所述获取模块推算检测对象的原始振动信号,所述原始振动信号为所述检测对象在外部激励条件下的振动响应,根据所述原始振动信号进行反相推算,从而生成一个与所述原始振动信号对应的反相激振信号,根据所述反相激振信号控制所述激振模块向所述检测对象振动输出,从而实现针对所述检测对象的减振效果,本申请通过上述方法及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当中的阻尼器以及减振器均为被动减振,导致由于弹性材料的自身材料特性限制无法大范围的应用于各种不同强度不同频率的振动当中的问题,提升了减震结构的适用范围。

    一种竖向连环盾构隧道管片及其分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2781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59913.5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竖向连环盾构隧道管片及其分块方法,根据盾构机的起吊重量、管片外半径、管片厚度、隔离板的长度、管片的幅宽和管片混凝土的重度,确定每个环的通用块数量和纵向螺栓总数,后计算每个环的通用块上纵向螺栓数和错缝块上纵向螺栓数;基于隔离板的长度、管片外半径、每个环的通用块数量和纵向螺栓总数,分别计算每个环中两相邻纵向螺栓间夹角;根据每个环对应的通用块上纵向螺栓数、错缝块上纵向螺栓数和两相邻纵向螺栓间夹角分别确定每个环中通用块的圆心角和错缝块的圆心角;基于每个环的通用块数量、纵向螺栓总数、通用块上纵向螺栓数、错缝块上纵向螺栓数、两相邻纵向螺栓间夹角、通用块的圆心角和错缝块的圆心角对每个环分块。

    基于主动振动控制的减振方法、结构及计算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288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79343.7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nventor: 徐镕熙 任伟新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振动控制的减振方法、结构及计算机系统,包括:通过所述获取模块推算检测对象的原始振动信号,所述原始振动信号为所述检测对象在外部激励条件下的振动响应,根据所述原始振动信号进行反相推算,从而生成一个与所述原始振动信号对应的反相激振信号,根据所述反相振动信号控制所述激振模块向所述检测对象振动输出,从而实现针对所述检测对象的减振效果,本申请通过上述方法及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当中的阻尼器以及减振器均为被动减振,导致由于弹性材料的自身材料特性限制无法大范围的应用于各种不同强度不同频率的振动当中的问题,提升了减震结构的适用范围。

    一种隧道通风救援一体化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125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0184135.8

    申请日:2021-0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通风救援一体化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包括:转筒,转筒上内嵌有冲击感应器、内嵌式电磁片、温度传感器及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的通气管道和转筒的内部相连通,在转筒内安装有可折叠式支撑筒,可折叠式支撑筒的支撑片上固定安装有分布式电磁片,在可折叠式支撑筒的内部放置有安全气囊,安全气囊的两端部转动安装在伸缩铰链内,转筒的两端部和驱动框架转动连接,驱动框架外表面上内嵌有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用于隧道开挖过程中对周围围岩进行监测。本发明具有通风与救援双重功能,功能完善,通风管道刚度高,更有利于工作人员逃生,可调节硐室温度,更加便于工作人员工作。

    隧道断层破碎带变形破坏的模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6068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184150.2

    申请日:2021-0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断层破碎带变形破坏物理模拟技术领域,公开了隧道断层破碎带变形破坏的模拟装置及方法。包括承载框架、环向千斤顶、试验内槽、岩土填充槽、隧道开挖面、作动器支架、作动器、背面反力墙、背面千斤顶及隧道衬砌模型,所述环向千斤顶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框架内壁上,所述试验内槽位于所述承载框架内部,所述隧道开挖面位于所述试验内槽上,所述隧道衬砌模型设置在所述隧道开挖面处,所述作动器支架与所述作动器连接,组成作动装置,所述背面千斤顶与所述背面反力墙固定连接,所述环向千斤顶、所述背面千斤顶与所述试验内槽配合,对所述试验内槽外壁施加荷载。本发明能够突破以往模拟装置只能平面错动的问题,模拟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一种多自由度隔振系统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60627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934380.6

    申请日:2021-08-15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自由度隔振系统,包括支腿机构、载物平台和基础平台,所述支腿机构包括惯容模组和波纹管阻尼模组;所述载物平台和所述基础平台通过6个所述支腿机构连接,所述支腿机构的上端与所述载物平台铰接,所述支腿机构的下端与所述基础平台铰接;所述载物平台上连接有第一质量模组,所述基础平台固定设置于任一平面或连接有第二质量模组。本发明推导了其动力学方程等计算方法,其振动方程包括支腿传递特性以及阻抗矩阵推导,为实现其应用提供保障,同时基于此与现有各六自由度平台实现精确对比,有助于实现更优的减振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