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00486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070227.3
申请日:2007-07-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K14/76 , C07D231/44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虫腈人工抗原,它的分子结构式为(Ⅰ),n=1~5;是以(Ⅱ)其中n=1~5为半抗原,与蛋白质共价偶联合成的,其中半抗原与蛋白质的结合比在5∶1~100∶1;蛋白质为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蛋白。本发明还公开了由上述人工抗原制成的氟虫腈特异性抗体,该抗体能用于检测样品中氟虫腈的残留量。本发明还公开了适用于氟虫腈残留分析的直接或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6C
公开(公告)日:2004-12-15
申请号:CN03114897.2
申请日:2003-01-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毒死蜱人工半抗原、人工抗原、特异抗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属于农药免疫化学技术领域。以乙基毒死蜱(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逐磷酸酯)为例,它在碱性条件下与3-羟基丙酸反应,合成了半抗原O,O-二乙基-O-[3,5-二氯-6-(2-羧乙基)硫代-2-吡啶基]硫逐磷酸酯(简称AR);同时以三氯硫磷等为原料,经过四步反应,合成了半抗原O-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O-(3-羧丙基)硫逐磷酸酯(简称PO)。然后通过碳二亚胺法和混合酸酐法与蛋白质偶联制备人工抗原。将人工抗原免疫动物后产生对毒死蜱高亲合力的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与其他化合物不易发生交叉反应。用该抗体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可用于快速、灵敏、方便、廉价地检测样本痕量的毒死蜱残留。
-
公开(公告)号:CN1431503A
公开(公告)日:2003-07-23
申请号:CN03114896.4
申请日:2003-01-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N33/53 , G01N33/535 , G01N33/573 , G01N33/5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甲基对硫磷残留分析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它包括盒体、设在盒体内的96孔/40孔酶标板/试管及设在盒体内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在酶标板的每孔内,由包被液包被能与抗甲基对硫磷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包被抗原,并用1.0~3.0%脱脂奶粉进行封闭,盒内试剂包含洗涤液、底物稀释液、甲基对硫磷标准溶液、抗甲基对硫磷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兔抗体或者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甲基对硫磷兔抗体、底物、显色物质和反应终止液。本发明的优点是能用于水、土壤、蔬菜等食品中及中毒样品中甲基对硫磷残留的快速检测,样品的前处理过程简单,耗时少,能同时检测批量的样品,样品检测成本远低于传统的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431502A
公开(公告)日:2003-07-23
申请号:CN03114895.6
申请日:2003-01-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N33/53 , G01N33/535 , G01N33/573 , G01N33/5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甲胺磷残留分析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它包括盒体、设在盒体内的96孔/40孔酶标板/试管及设在盒体内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在酶标板的每孔内,由包被液包被能与抗甲胺磷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包被抗原,并用1.0~3.0%脱脂奶粉进行封闭,盒内试剂包含洗涤液、底物稀释液、甲胺磷标准溶液、抗甲胺磷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兔抗体或者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甲胺磷兔抗体、底物、显色物质和反应终止液。本发明的优点是能用于水、土壤、蔬菜等食品中及中毒样品中甲胺磷残留的快速检测,样品的前处理过程简单,耗时少,能同时检测批量的样品,样品检测成本远低于传统的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84445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64062.0
申请日:2024-06-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01N43/90 , A01N35/02 , A01N43/24 , A01N37/06 , A01N31/08 , A01N31/14 , A01N31/04 , A01N31/02 , A01P1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领域,尤其是蚁类‑红火蚁防治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害虫空间趋避剂,所述空间趋避剂含有以下挥发类化合物作为害虫趋避成分:具有趋避活性的醛类、具有趋避活性的酮或酯类、具有趋避活性的直链或支链烷烃醇类和芳香族醇类、酚类和醚类。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上述害虫空间趋避剂的用途:用于趋避害虫、蚁类;尤其是红火蚁类。本发明不仅对红火蚁趋避作用防效高、持效期长,而且还具有制备简便、成本低廉、绿色高效、无抗药性、对环境友好、人畜安全、天然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91167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71019.6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8L5/08 , C08L1/28 , C08L5/16 , C08K5/20 , C08K5/053 , C08K5/09 , C08J5/18 , A01G13/02 , A01G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持续防治大豆根腐病的可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成膜材料1~5%,农药0.05~0.25%,β-环糊精0.2~1%,甘油1~5%,质量浓度1%的乙酸水溶液0~40%,去离子水余量。本发明的可降解地膜使用过程中,杀菌剂(农药)扩散至地膜表面形成抗菌分子层,与附着于地膜表层的水滴一起溶滴至地面,被土壤吸收形成具有一定浓度的灭菌处理层,最终达到持续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这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功能性地膜新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984573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32778.0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01N27/00 , A01N37/06 , A01N35/04 , A01N35/02 , A01N37/40 , A01N31/06 , A01N31/02 , A01N25/18 , A01P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蚜虫天敌瓢虫引诱剂,包括瓢虫性信息素、互利素和利它素;互利素为蚜虫诱导植物挥发物;利它素由蚜虫告警信息素、蚜虫体表提取物和蚜虫蜜露挥发物组成。该瓢虫引诱剂无论在实验室还是田间试验均具有良好的引诱效果、效果重复性好,稳定性高,且对七星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等有益瓢虫具有广谱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111164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510542484.7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D27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S)‑7‑氯‑2,5‑二氢‑[[(甲氧羰基)[4‑(三氟甲氧基)‑苯基]氨基]羰基]茚并[1,2‑e][1,3,4]噁二嗪‑4a(3H)‑羧酸甲酯的晶型(晶型A),X射线粉末衍射图中在9.56、14.33、19.08、19.56和23.90度的2θ(±0.20θ°)处有特征峰。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晶型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622460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610094826.8
申请日:2016-02-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C269/06 , C07C27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N‑叔丁氧羰基联苯丙氨醇的合成方法,首先通过对溴联苯与(S)‑苄氧甲基环氧乙烷的反应,得到化合物1;该化合物1下一步与胺(丁二酰亚胺、邻苯丁二酰亚胺)发生Mitsunobu反应生成化合物2,化合物2经过酸解反应得到化合物3,化合物3经过N‑Boc反应得到化合物4,化合物4再经过氢解作用得到所需要的化合物5‑‑‑(R)‑N‑叔丁氧羰基联苯丙氨醇。本发明的合成法具有副反应少、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可操作性强、产品质量稳定、副产物易分离等优点,更适用于产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41764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215759.5
申请日:2017-04-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D285/135 , A01P1/00 , A01P3/00 , A01P21/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级噻唑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中间体噻二唑盐合成:噻二唑与碱在溶剂中混合,制备成噻二唑盐溶液;2)、纳米噻唑锌原药合成:任选以下一种方式,方式一、将锌盐和助剂溶于水中,然后加入步骤1)所得的噻二唑盐溶液,均匀搅拌直至形成悬浊液,将悬浊液分离后干燥,得粉末状噻唑锌;方式二、在步骤1)所得的噻二唑盐溶液中加入助剂,然后加入锌盐水溶液,均匀搅拌直至形成悬浊液,将悬浊液分离后干燥,得粉末状噻唑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