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氧基吲哚在驱避和/或杀灭害虫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1441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7916.1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1‑甲氧基吲哚或其衍生物在驱避和/或杀灭害虫中的应用,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有效成分为1‑甲氧基吲哚(1‑methoxyindole,1‑MOI),该化合物在罗伯茨绿僵菌中发现。作为驱避剂施用时,平面中浓度为0.127μg/cm2的1‑甲氧基吲哚即可对多种蚂蚁、白蚁、蜱虫产生驱避效果,且1‑甲氧基吲哚含量越高,驱避效果越强;作为杀虫剂施用时,空间中浓度为0.14μg/cm3的1‑甲氧基吲哚即可对多种蚂蚁、白蚁、蜱虫、蓟马、蚊虫以及烟粉虱、褐飞虱、朱砂叶螨等多种害虫产生杀灭效果,且1‑甲氧基吲哚浓度越高,杀灭效果越强。

    一株防治红火蚁的平沙绿僵菌及其工程菌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650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79420.2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火蚁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株防治红火蚁的平沙绿僵菌及其工程菌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平沙绿僵菌是一株从野外分离得到的对红火蚁具有高毒力的菌株,可用于防治红火蚁或构建防治红火蚁的工程菌。本发明构建的工程菌对红火蚁有高毒力,可以使感染红火蚁形成的僵虫大量挥发红火蚁引诱剂长叶烯,这使得僵虫对红火蚁工蚁具诱杀作用,并显著减缓工蚁的卫生行为。本发明构建的工程菌与少量化学杀虫剂饵剂联用时,以该工程菌株孢子为活性成分的可湿性粉剂对红火蚁多蚁后巢(单蚁后巢)的防效在3天之内为79%(58%),7天之内达93%(90%),28天达98%(98%),且该方法具有安全高效等优点。

    一种鉴定蚂蚁种类的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73960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142942.X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蚂蚁种类的方法,通过比对浙江龙游8种本地蚂蚁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使得一种引物只能扩增出一种蚂蚁的DNA,且为特定的片段大小,并采用形态学鉴定与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式,经凝胶电泳成像来判断蚂蚁的种类,快速准确地鉴定蚂蚁种类,操作方便、快捷,可有效缩短所采集到本地蚂蚁的鉴定时间。

    一种利用茭白监测稻水象甲越冬后成虫发生动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5122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27058.7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茭白监测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越冬后成虫发生动态的方法,在稻水象甲越冬后成虫开始活动之前,选择上一年种过水稻而且田埂上有禾本科杂草的田块,将茭白种在田埂的内侧,或者种在田埂外侧的水沟内;当稻水象甲的越冬场所明确时,在距离越冬场所100米的范围内均可根据茭白上的取食斑数量监测稻水象甲越冬后成虫的发生动态。该监测方法实施和推广后,在稻水象甲入侵高风险区,将提高当地对该害虫的监测和预警水平;在新入侵区,有助于及时掌握该害虫的发生动向,为制定扑灭措施提供依据;在常年发生区,则可降低稻田该害虫的发生和为害程度,从而减少稻田前期化学农药投入量,促进稻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一种豆粒中四纹豆象的检验检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39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13635.4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豆粒中四纹豆象的检验检疫方法,以四纹豆象及其寄主绿豆作为实验对象,采用1.35g/cm3的CaCl2溶液进行整粒粮漂浮法检测,对低龄幼虫的检出具有明显优势,可将最早检出时间提前至幼虫进入豆粒后24h内;采用含有吐温80和曲拉通X‑100的洗脱剂洗脱绿豆表面的四纹豆象卵粒,具有较好的洗脱效果,且洗脱率随时间增加而提高,4h后的最高洗脱率可达到100%。该技术为农产品检疫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检测方法,海关富集、检测四纹豆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种用寄生螨间接检测四纹豆象和菜豆象的分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2573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52199.8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寄生螨间接检测四纹豆象和菜豆象的分子方法。通过采用基于这两种豆象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b基因(Cyt b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可从豆象体表寄生的螨中扩增出目标豆象特定大小的DNA片段。采用此引物,以供测豆粒过筛得到的螨膨腹体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作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即可判断供测豆粒中是否存在目标豆象及其种类。本发明方法在螨膨腹体离开寄主体表10天内均可成功检测出寄主的种类信息,具有实用性强、准确度高、操作容易等优点。尤其在检疫场景中,当筛落物中未见或仅有少量豆象残体组织但可见到螨膨腹体的情况下,本方法可作为豆象过筛检测技术的补充,有效检出并鉴定样品中隐匿豆象的具体种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