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散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电阻型薄膜气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5010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27805.8

    申请日:2013-04-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分散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电阻型薄膜气敏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在叉指金电极上涂覆一层水分散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敏感薄膜。其气体敏感薄膜是由聚苯胺和碳纳米管的复合物所组成。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适用于批量生产。所制备的气敏元件对氨气具有测量范围宽,响应灵敏度高,恢复性佳,线性好,在室温下检测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及大气环境中氨气浓度的室温精确测量。

    一种从油茶籽中提取油茶籽油和茶皂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50681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10165902.7

    申请日:2011-06-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油茶籽中提取油茶籽油和茶皂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油茶籽仁预处理、水相提取油茶籽油、茶皂素提取和溶剂回收等步骤。本发明方法的提油率可以达到95%以上,茶皂素回收率达到85%以上,茶籽油油品质优良。本发明使用乙醇或异丙醇为溶剂,安全无毒,且沸点较低,易于回收重复利用,能降低生产成本,环境友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采用电解水处理结合调气包装对生鲜食品保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88290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56436.0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电解水处理结合调气包装对生鲜食品保鲜的方法。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采用具有高效广谱杀菌,安全环保,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强速性、弱酸性或碱性电解水,对生鲜(鲜切)果蔬、生鲜鱼虾、生鲜肉制品等生鲜食品杀菌,并结合气调包装,延长生鲜食品在冷藏条件下的保质期。该方法生产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发酵微波膨化鱼糜休闲食品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04518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010257053.3

    申请日:2010-08-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发酵微波膨化鱼糜休闲食品,其特征在于包括鱼糜、氯化钠、蔗糖、起酥油、孜然、洋葱粉、五香粉、料酒、鸡蛋、淀粉、酵母、乳化剂、TG酶,它们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6.5~78.5%、1~3%、2~6%、1~5%、0.1~1%、0.1~1%、0.1~1%、5~25%、1~5%、10~30%、1~5%、0.1~1%、0.1~0.5%。制备时,主要步骤包括:原料处理、碱盐漂洗、脱水、斩拌、成型、发酵、微波加热。其中发酵步骤在10-50℃温度下采用接种面包酵母发酵,放置1~24小时。

    通过构建体内CE-MI酶级联催化体系提高乳糖到乳果糖转化率

    公开(公告)号:CN11758700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89249.6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通过构建体内CE‑MI酶级联催化体系提高乳糖到乳果糖转化率,属于酶工程领域。本发明以大肠杆菌表达CsCE/Q371E实现乳糖的细胞发酵生产,通过将大肠杆菌的lacZ基因敲除将乳果糖产量达到3.55g/L。为解除依匹乳糖到乳果糖结构异构转化的限速步骤,提高乳糖到乳果糖转化率,挖掘到一款MmMI酶与CsCE酶级联催化,产量达到4.0g/L。通过定点饱和突变获得一款结构异构催化性能提升的突变体MmMI/F242N;在此基础上,通过RBS工程调控优化CsCE与MmMI的表达量,在添加8g/L乳清粉作为底物时摇瓶发酵,乳果糖产量达到6.12g/L,其转化率91.3%,为目前报道最高水平。

    一种富含一型双果糖酐、菊糖及低聚果糖的牛蒡固体饮料

    公开(公告)号:CN116250605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034480.2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一型双果糖酐、菊糖及低聚果糖的牛蒡固体饮料,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天然药食同源草本植物牛蒡,通过对牛蒡根酶解处理,制备得到的牛蒡固体饮料具有功能元素多样化,包括了本身含有的菊糖,生成的低聚果糖(GF2、GF3、GF4)和潜在的功能性甜味剂DFA‑I,其中菊糖、GF2、GF3、GF4和DFA‑I的含量分别为13.2%、1.5%、1.6%、1.6%和4.6%。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牛蒡固体饮料含有多种益生元;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牛蒡固体饮料包装成袋装体积小,易于携带和冲泡,为便利营养健康的固体饮料产品,是一种牛蒡的深加工利用形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种富含菊糖、低聚果糖及三型双果糖酐的牛蒡茶

    公开(公告)号:CN115868563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20461.2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菊糖、低聚果糖及三型双果糖酐的牛蒡茶,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天然材料牛蒡,通过对牛蒡根酶解处理,制备得到的牛蒡茶具有功能元素多样化,包括了本身含有的菊糖,生成的低聚果糖(GF2、GF3、GF4)和三型双果糖酐DFA‑III,剩余的菊糖、生成的GF2、GF3、GF4和三型双果糖酐的含量分别为8.1%、4.8%、4.8%、3.4%和6.7%。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牛蒡茶可以促进矿物质的吸收,抗龋齿,增殖益生菌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牛蒡茶为固体颗粒,且包装成茶包体积小,易于携带和冲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