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6635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284172.X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月球环境下的仿生胃消化系统,属于仿生消化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月球环境下的仿生胃消化系统,包括反应器组、与反应器组连接的进样系统,所述反应器组包括球形反应器和两个筒形反应器。本发明通过设置悬浮于水槽中的仿生胃消化系统以构成模拟月球失重环境下的仿生胃消化系统,不仅能够模拟航天员在月球失重环境下胃中菌群分布和代谢情况,可深入研究航天员的胃肠道消化问题,并开发航天食品,而且实现了自动化,能够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程序,PLC控制样品、消化液和缓冲液的加入,仿生胃消化系统的蠕动和排空,使操作更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60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64060.5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33/10 , G09B23/28 , C12M1/34 , C12M1/38 , C12M1/36 , C12M1/24 , C12M1/04 , C12M1/02 , C12M1/00 , C12Q1/02 , G01N3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链淀粉的体外时空消化动态检测和功能评价方法,属于仿生技术领域、食品检测领域以及生物技术领域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仿生消化系统模型加入含有直链淀粉的样品并进行蠕动压缩以模拟直链淀粉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排空过程,不仅能够真实的模拟人肠胃道内的消化环境,极大的重现消化环境,在食品药品的研究过程中具有极大的研究前景,而且也明确了膳食在结肠中的发酵位置(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能够解析膳食调控肠道气体分布、通过调节大量营养素摄入来控制膳食结构可以改变肠道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8109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83753.1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量小肠器官芯片仿生系统,包括反应器和控制器,反应器包括结构相同的十二指肠反应器、空肠反应器、回肠反应器,各反应器均包含第一反应仓、第二反应仓、第一旋转连接件、第二旋转连接件、法兰、仿生肠道、器官芯片和检测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实现一体化小肠生理生物仿生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通量小肠器官芯片仿生系统中小肠细胞、类器官可培养在器官芯片中,在模拟小肠分米级生理结构环境的同时,实现对小肠细胞、类器官的高通量活性培养,模拟小肠生物活性下的真实消化吸收功能,实现了对小肠的时空动态仿生,可以在体外高通量检测小肠消化液、消化物、菌群与小肠细胞、类器官的作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10611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110455415.8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源表达黄原胶内切酶的基因工程菌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黄原胶内切酶基因EX,启动子P43和信号肽PhoD,使黄原胶内切酶高效表达,酶活最高可达到38U/mL。根据工业上对黄原胶降解产物相对分子量的不同需求,可以通过调节黄原胶内切酶酶促反应的反应条件,在pH 5~8,温度35℃~55℃,转速0~200r/min的条件下反应4~16h,得到不同的相对分子量的低分子量黄原胶。
-
公开(公告)号:CN1163557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33108.1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发酵生产内切β‑1,4‑葡聚糖酶的酵母工程菌及其在黄原胶降解中的应用,属于生物酶解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重组毕赤酵母表达内切β‑1,4‑葡聚糖酶基因,并将重组毕赤酵母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再将内切β‑1,4‑葡聚糖酶发酵上清液接种至含野油菜黄单胞菌发酵液中共同培养36~144h,可使发酵液中黄原胶寡糖的含量高达50%以上,发酵液中黄原胶寡糖分子量分布在500~2000Da之间。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所得产物均一,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和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9536482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1558546.3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酵母菌的微生物导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以及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普通的绝缘大孔陶瓷,利用细胞固定化的手段以及微生物吸附的原理,制备出了一种含有大孔陶瓷、固定于大孔陶瓷的微生物以及吸附于微生物的金属离子的微生物导电陶瓷。此微生物导电陶瓷性能优越,导电率可达2.91×106S/m;同时,此微生物导电陶瓷成本低廉,仅为相同导电率的导电陶瓷成本的10%。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130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280449.0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热凝胶水解效率的基因工程菌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筛选获得了如SEQ ID NO.1所示的能够提高热凝胶水解效率的基因,并将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使β‑1,3‑内切葡聚糖酶的酶活由277.8U/mL提高至333.3U/mL,热凝胶的水解效率提高了20%。
-
公开(公告)号:CN108943518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11143735.4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十二指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仿生技术领域以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仿生十二指肠是通过将基材(硅胶、乳胶或水凝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和辅材(硅油和/或固化剂)按照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后涂抹于医学消化科精准人体肠道解剖模型十二指肠中制作而成的;本发明的仿生十二指肠的仿真性能优越,且具有人真实十二指肠的形态和生理结构,可真实的模拟人十二指肠内的消化环境,例如,此仿生十二指肠的内部具有环形皱褶,可增加肠内表面积,供十二指肠内微生物菌群更好的消化吸收食物,同时,此仿生十二指肠的内部具有小肠绒毛且小肠绒毛为中空结构,可分泌肠液,极大地重现十二指肠内的消化吸收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51683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569265.8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4B38/00 , C04B35/584 , C04B35/515 , C04B41/81 , C04B41/91 , C12N11/14 , C12R1/685 , C12R1/69 , C12R1/7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丝状真菌的微生物导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以及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普通的绝缘大孔陶瓷,利用细胞固定化的手段以及微生物吸附的原理,制备出了一种含有大孔陶瓷、固定于大孔陶瓷的微生物以及吸附于微生物的金属离子的微生物导电陶瓷。此微生物导电陶瓷性能优越,导电率可达2.71×106S/m;同时,此微生物导电陶瓷成本低廉,仅为相同导电率的导电陶瓷成本的10%。
-
公开(公告)号:CN10933388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43745.8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33/3842 , B29C41/02 , B29C41/38 , B29K2083/00 , G09B2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大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仿生技术领域以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仿生大肠是通过将基材(硅胶、乳胶或水凝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和辅材(硅油以及固化剂)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基材、硅油以及固化剂之间的质量比为100:3~6:1~3)混合后涂抹于医学消化科精准人体肠道解剖模型大肠中制作而成的;本发明的仿生大肠的仿真性能优越(邵尔A硬度为60±5、膨胀率为31±5%、弹性为460±50%),且具有人真实大肠的形态和生理结构,可真实的模拟人大肠内的消化环境,例如,此仿生大肠的内部具有环形皱褶,可增加肠内表面积,进而可供大肠内微生物菌群更好的消化吸收食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