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酸锂正极材料的取代掺杂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417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15060.5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酸锂正极材料的化学掺杂改性方法。以少量铝、钛元素同时取代镍酸锂中的部分镍元素,制得具有α‑NaFeO2型层状结构相纯度高、Li+/Ni2+阳离子混排程度小、电化学性能优异等特征的掺杂改性镍酸锂基正极材料LiNi0.95AlxTiyO2(其中0≤x≤0.05,0≤y≤0.05,x+y=0.05)。该材料在0.1C电流倍率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可达223mAh/g,库伦效率大于81%;在25℃下,1C电流倍率放电比容量大于207mAh/g,充放电循环300周时比容量大于150mAh/g,容量保持率大于72.7%;5C电流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达148.6mAh/g。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铝、钛共掺杂镍酸锂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好、倍率性能好、原料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征,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锂锰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585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24717.4

    申请日:2019-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锂锰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用棒状β-MnO2为实验室自制,其余原料均为市售分析纯化学试剂,按Li1.2Ni0.13Co0.13Mn0.54O2化学计量分别称取Li2CO3、NiO、Co3O4、棒状β-MnO2,用玛瑙研钵研磨10~60分钟,转入刚玉舟并置于马弗炉内,以5℃/分钟速率升温至500~600℃保温0.5~5小时,接着继续升温至800~900℃保温8~48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50~100℃取出,研磨10分钟得到棒状形貌Li1.2Ni0.13Co0.13Mn0.54O2正极材料。该材料结晶程度高、棒状形貌规则,初始放电容量在大于250mAh/g,经过80周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可达76%。同时,该材料还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是很有希望的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一种四水乙酸锰甘油溶剂法制备镁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965955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506748.3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水乙酸锰甘油溶剂法制备镁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甘油溶剂热法脱除四水乙酸锰中的结晶水,得到层状结构无水乙酸锰,然后制作电极片并组装镁离子半电池。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无水乙酸锰具有电化学可逆储镁性能,其反应平衡电位约为0.87 V(vs.Mg/Mg2+),首次放电容量可达63.5 mAh/g,其循环容量和电化学可逆性优于氧化亚锰,能够避免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金属镁柱晶生成,具有较好的研究开发前景。

    一种新型锌镍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29375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404862.4

    申请日:2017-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6 H01M4/0402 H01M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的锌镍电池负极材料多孔磷酸锌,该材料用作锌镍电池负极,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该材料采用硫酸锌与磷酸氢二铵为反应物,通过简单的沉淀反应制备而成,表征发现其为多孔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作为锌镍电池负极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和循环稳定性,进过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比容量为266.7mA·h/g,容量保持率达89.9%,表明磷酸锌作为锌镍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一种低温两相合成法制备硫化镉量子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45105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10195003.5

    申请日:2014-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两相合成法制备硫化镉量子点的方法。将镉源在室温下溶于油胺,加入油酸稀释,制得镉溶液,即为油相;镉源为氯化镉、硫酸镉和硝酸镉中的一种,油胺与油酸的体积比为1:4;将升华硫粉在室温条件下超声溶解于含有三辛基膦的二甲基亚砜中制得硫溶液或者将含硫化合物直接溶解于含有三辛基膦的二甲基亚砜中制得硫溶液;升华硫粉或含硫化合物为硫源,含硫化合物为硫脲或硫化钠,三辛基膦为包裹剂,硫源与包裹剂的摩尔比为2:1;将镉溶液与硫溶液混合,在70度水浴条件下反应30分钟,在油相中有硫化镉量子点生成。本发明方法原料来源广,反应温度低,制得的硫化镉量子点粒径均匀,尺寸分布较窄,吸光峰位置在396~445纳米之间可调,荧光较强。

    一种镍锌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00122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52472.8

    申请日:2014-10-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26 H01M4/5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锌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磷酸锌钠作为锌镍电池的活性物质,按质量比为8:1:1的磷酸锌钠、石墨、乙炔黑进行混合研磨,研磨30分钟后加入无水乙醇和PTFE乳液继续研磨至膏状浆料并涂覆在已除油的黄铜网上,置于60℃的烘箱中干燥12h即得锌负极。用所制锌负极与氢氧化镍正极片组装成模拟电池,以质量分数为25%KOH+1%LiOH的混合液为电解液进行电池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稳定,放电比容量达到160mAh/g~180mAh/g。本发明采用的磷酸锌钠,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所制电极电化学性能优良,是一种新型的负极材料。

    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5281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35680.4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包括:在Na4P2O7、Fe(NO3)3·9H2O和NH4H2PO4中加入特定钇盐及水进行均匀混合;Y3+与P2O74‑的摩尔比为(0.05‑0.2):1;将混合液进行喷雾干燥,所得粉末前驱体在惰性气体氛围下以2‑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500‑580℃进行烧结处理。本申请操作简单、制备成本低、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高,经优化钇掺杂NFPP的条件,结合喷雾干燥制备出由纳米颗粒组成的复合材料前驱体,再经优化高温固相烧结条件完成碳化,所得复合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为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低成本开发提供了新途径。

    一种淀粉改性包覆磷酸铁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9778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858452.3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淀粉改性包覆磷酸铁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1)将磷酸铁和碳酸锂研磨,加入蒸馏水,搅拌分散液,磷酸铁和碳酸锂的摩尔比为2:1;(2)在分散液中加入淀粉和淀粉改性剂,水浴加热,恒温搅拌,干燥,得磷酸铁改性淀粉包覆前驱体,其中:淀粉和淀粉改性剂质量比为1~4︰1;(3)将磷酸铁改性淀粉包覆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下经过预烧和焙烧反应,得到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借助分子增韧改性提高磷酸铁颗粒表面淀粉糊成膜的均匀性、柔韧性和稳定性,通过碳热还原固相反应,制得颗粒尺寸、分散性和电化学性能良好的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