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87325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180005123.9
申请日:2011-01-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67 , H01M8/0276 , H01M8/0286 , H01M8/242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Abstract: 燃料电池(10)通过第一隔板(14)和第二隔板(16)来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2)。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2)具备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26)、阴极侧电极(28)及阳极侧电极(30)。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26)的端部从气体扩散层(30a、28a)的端部向外方突出,并且,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26)的端部两面由第一保护膜(32)及第二保护膜(33)夹持。第一保护膜(32)的厚度设定成比第二保护膜(33)的厚度薄。
-
公开(公告)号:CN102077402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0980124219.X
申请日:2009-06-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堆,在具有偶数个电解质-电极结构体(MEA)和交替层叠的金属隔板的电池单元(12A、12B)之间形成有冷却介质流路(44),由于没有将形成冷却介质流路的隔板彼此沿层叠方向支承的结构,因此存在各电池单元之间无法保持层叠时的载荷的问题。本发明在第一(12A)及第二(12B)各发电单元内,由隔板的缓冲部形成的凸部彼此隔着MEA沿层叠方向配置在相同位置,并且在第一发电单元与第二发电单元之间,通过将缓冲部的凸部配置成交错排列,而将冷却介质流路中的第一发电单元的凸部和第二发电单元的凸部沿层叠方向配置在相同位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56984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22450.1
申请日:2007-05-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1 , H01M8/0206 , H01M8/0228 ,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1007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 Y02E6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组(10),第二金属隔板(24)被设定为大于第一金属隔板(22)的外形尺寸,同时在该第二金属隔板(24)上一体成形与第一电解质膜与电极结构体(20a)的周缘部抵接的第一密封构件(62a)、与第一金属隔板(22)的周缘部抵接的第二密封构件(62b)和与邻接的第四金属隔板(28)的周缘部抵接的第三密封构件(62c)。根据本发明,在第二隔板的一个面或第一隔板的一个面上,一体成形第一密封构件、第二密封构件及第三密封构件,因而一举简单且经济地完成密封成形工序。而且,由于采用包括第一密封构件~第三密封构件的三重密封结构,从而反应气体的密封性良好提升,能够尽可能地阻止反应气体的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01335356B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810110298.6
申请日:2008-06-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0276 , H01M8/0284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构成燃料电池(10)的单位电池(12)用第一金属隔板(16)及第二金属隔板(18)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4)。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4)在外周具有框部(26),在所述框部(26)上形成有密封部件(50)。密封部件(50)具有作为燃料气体用密封的第一密封部(52a)、作为冷却介质用密封的第二密封部(52b)、和作为氧化剂气体用密封的第三密封部(52c),并且,所述第一密封部(52a)、所述第二密封部(52b)及所述第三密封部(52c)在层叠方向上相互错开而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454648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02808336.9
申请日:2002-03-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7 , H01M8/0247 , H01M8/0263 , H01M8/04029 , H01M8/04074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Abstract: 一种电池组件(10),包括相互层叠的第一单电池(14)和第二单电池(16)。第一单电池(14)具有第一单体(18),第二单电池(16)具有第二单体(20)。在电池组件(10)中设置多个氧化气体通道(46,58)和多个燃料气体通道(56,52)在第一单电池(14)中的氧化气体通道(46)和在第二单电池(16)中的氧化气体通道(58)相互串联连接。在第一单电池(14)中的燃料气体通道(56)和在第二单电池(16)中的燃料气体通道(52)相互串联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149035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126879.9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2465 , H01M8/247
Abstract: 燃料电池系统具备多个燃料电池堆、以及连接于各燃料电池堆的供给流路及排出流路的供给配管及排出配管。在供给流路中,向多个燃料电池单体按层叠方向依次供给的流体流通。在排出流路中,从多个燃料电池单体按层叠方向依次排出的流体流通。供给流路中的流体的流通方向是从第一端板朝向第二端板的方向。排出流路中的流体的流通方向是从第一端板朝向第二端板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511741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164417.6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9 , H01M8/04537 , H01M8/04746 , H01M8/04992
Abstract: 提供在将多个燃料电池系统结合而发电的电力供给系统中,在燃料电池堆中的一个发生了单电池电压降低的情况下,能够一边抑制单电池电压降低的影响一边进行单电池电压降低的恢复的电力供给系统、电力供给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实施方式的电力供给系统具备:具有燃料电池堆的多个燃料电池系统;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便使具有多个所述燃料电池堆中所述电极的劣化状态相对大的一方的所述燃料电池堆在内的一方的燃料电池系统进行稳定输出发电,使具有多个所述燃料电池堆中所述电极的劣化状态相对小的另一方的所述燃料电池堆在内的另一方的燃料电池系统进行瞬态响应发电;以及单电池电压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4577158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524787.1
申请日:2014-10-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 H01M8/02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4/8626 , H01M8/023 , H01M8/0234 , H01M8/0247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297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用带有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其能够以紧凑的结构确保所需的粘接强度及树脂强度,并能尽量减少因电极端部造成的膜劣化现象。第1带有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a)中,阳极电极(54)的平面尺寸被设定为比阴极电极(56)的平面尺寸大。第1树脂框构件(58)的内侧鼓出部(58a)上,设有将与阳极电极(54)的外周边缘部侧相对应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52)的外周边缘部(52e)一体粘接的粘接剂涂布部(62a)。同时,阳极扩散层(54b)的厚度t2被设定为比阴极扩散层(56b)的厚度t1小。
-
公开(公告)号:CN104064785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090195.3
申请日:2014-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4 , H01M8/0273 , H01M8/02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8/0273 , H01M8/0284 , H01M2008/1095 , Y02E6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用带有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构成带有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的树脂框构件(24)具有设置粘接剂(25)的凹部(26a)。凹部(26a)的内周凸部(26b1)与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a)的从气体扩散层(22b)向外侧突出的电极催化剂层(22a)相抵接。凹部(26a)的外周凸部(26b2)与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a)的气体扩散层(20b)的最外周部隔着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8)相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0368239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409891.1
申请日:2013-09-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4 , H01M8/023 , H01M8/0247 , H01M8/0258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02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8/023 , H01M8/0247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0284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其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可靠地阻止集中应力于台阶MEA的台阶部的情况。燃料电池(10)通过阴极侧隔板(14)及阳极侧隔板(16)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2)。构成阴极电极(20)的第一气体扩散层(20b)的平面尺寸设定成比构成阳极电极(22)的第二气体扩散层(22b)的平面尺寸大的尺寸。阳极侧隔板(16)在与第二气体扩散层(22b)的外周部位对置的部位设有在厚度方向上为薄壁状的避让部(2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