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7715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524787.1
申请日:2014-10-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4/8626 , H01M8/023 , H01M8/0234 , H01M8/0247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297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用带有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其能够以紧凑的结构确保所需的粘接强度及树脂强度,并能尽量减少因电极端部造成的膜劣化现象。第1带有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a)中,阳极电极(54)的平面尺寸被设定为比阴极电极(56)的平面尺寸大。第1树脂框构件(58)的内侧鼓出部(58a)上,设有将与阳极电极(54)的外周边缘部侧相对应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52)的外周边缘部(52e)一体粘接的粘接剂涂布部(62a)。同时,阳极扩散层(54b)的厚度t2被设定为比阴极扩散层(56b)的厚度t1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687325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180005123.9
申请日:2011-01-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67 , H01M8/0276 , H01M8/0286 , H01M8/242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Abstract: 燃料电池(10)通过第一隔板(14)和第二隔板(16)来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2)。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2)具备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26)、阴极侧电极(28)及阳极侧电极(30)。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26)的端部从气体扩散层(30a、28a)的端部向外方突出,并且,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26)的端部两面由第一保护膜(32)及第二保护膜(33)夹持。第一保护膜(32)的厚度设定成比第二保护膜(33)的厚度薄。
-
公开(公告)号:CN103828107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280046196.7
申请日:2012-09-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 H01M8/0273 , H01M8/10 , H01M8/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0284 , H01M8/0286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提供一种带有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围绕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外周而牢固且容易地接合树脂制框部件,并且可以可靠地维持希望的气体密封性。带有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0)具备:具备夹持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8)的阳极侧电极(20)以及阴极侧电极(22)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0a);围绕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8)的外周的树脂制框部件(24)。在阴极侧电极(22)的外周端部(22be)与树脂制框部件(24)的第一内周端部(24a)之间、在从所述阴极侧电极(22)的外周端部(22be)露出到外部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8)的外周端部(18be)、以及在阳极侧电极(20)的外周端部(20be)与所述树脂制框部件(24)的第二内周端部(24b)之间,连续配置有中间层(26)。
-
公开(公告)号:CN10351563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242830.0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1 , H01M8/1004 , H01M4/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02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具备:MEA构成部(10a),其具有夹持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8)的阴极电极(20)及阳极电极(22);树脂制框构件(24),其环绕所述MEA构成部(10a)并与所述MEA构成部(10a)接合。在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8)的从第二气体扩散层(22b)的外周端向外方延伸的外周缘部(18be)与树脂制框构件(24)的内周突部(24a)之间设有粘接层(26),并且所述粘接层(26)具有与所述第二气体扩散层(22b)的外周端缘部重叠的重叠部位(26a)。
-
公开(公告)号:CN103094593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413051.8
申请日:2012-10-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05 , H01M8/0247 , H01M8/0271 , H01M8/1007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带保护膜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2)具备:MEA(12a),其具备夹持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8)的阴极电极(20)及阳极电极(22);及保护膜(24a、24b),其接合于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8)的外周端缘部。带保护膜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2)具有发电部(46)和边缘部周边(48)。阴极侧隔板(14)及阳极侧隔板(16)在与MEA(12a)相接的外周缘部设有对包括外周端部(20ae、22ae)在内的边缘部周边(48)进行收容的凹部(14c、16c)。
-
公开(公告)号:CN103515632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242830.0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02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具备:MEA构成部(10a),其具有夹持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8)的阴极电极(20)及阳极电极(22);树脂制框构件(24),其环绕所述MEA构成部(10a)并与所述MEA构成部(10a)接合。在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8)的从第二气体扩散层(22b)的外周端向外方延伸的外周缘部(18be)与树脂制框构件(24)的内周突部(24a)之间设有粘接层(26),并且所述粘接层(26)具有与所述第二气体扩散层(22b)的外周端缘部重叠的重叠部位(26a)。
-
公开(公告)号:CN103828107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80046196.7
申请日:2012-09-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0284 , H01M8/0286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提供一种带有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围绕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外周而牢固且容易地接合树脂制框部件,并且可以可靠地维持希望的气体密封性。带有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0)具备:具备夹持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8)的阳极侧电极(20)以及阴极侧电极(22)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0a);围绕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8)的外周的树脂制框部件(24)。在阴极侧电极(22)的外周端部(22be)与树脂制框部件(24)的第一内周端部(24a)之间、在从所述阴极侧电极(22)的外周端部(22be)露出到外部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8)的外周端部(18be)、以及在阳极侧电极(20)的外周端部(20be)与所述树脂制框部件(24)的第二内周端部(24b)之间,连续配置有中间层(26)。
-
公开(公告)号:CN11152701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80084165.8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电动两轮车具备GPS、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操作量传感器等传感器和无线通信功能,将在行驶中检测到的值作为车辆信息发送给辅助服务器。在辅助服务器中,基于接收到的车辆信息,对用户的驾驶特性进行评价,并进行评分。辅助服务器将评分报告并向指定的输出目的地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4577158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524787.1
申请日:2014-10-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 H01M8/02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4/8626 , H01M8/023 , H01M8/0234 , H01M8/0247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297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用带有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其能够以紧凑的结构确保所需的粘接强度及树脂强度,并能尽量减少因电极端部造成的膜劣化现象。第1带有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a)中,阳极电极(54)的平面尺寸被设定为比阴极电极(56)的平面尺寸大。第1树脂框构件(58)的内侧鼓出部(58a)上,设有将与阳极电极(54)的外周边缘部侧相对应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52)的外周边缘部(52e)一体粘接的粘接剂涂布部(62a)。同时,阳极扩散层(54b)的厚度t2被设定为比阴极扩散层(56b)的厚度t1小。
-
公开(公告)号:CN103094593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210413051.8
申请日:2012-10-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05 , H01M8/0247 , H01M8/0271 , H01M8/1007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带保护膜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2)具备:MEA(12a),其具备夹持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8)的阴极电极(20)及阳极电极(22);及保护膜(24a、24b),其接合于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8)的外周端缘部。带保护膜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2)具有发电部(46)和边缘部周边(48)。阴极侧隔板(14)及阳极侧隔板(16)在与MEA(12a)相接的外周缘部设有对包括外周端部(20ae、22ae)在内的边缘部周边(48)进行收容的凹部(14c、16c)。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