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1218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08342.0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3/56
Abstract: 一种抗水下爆炸冲击弯曲的弧形加强耐压舱壁结构,属于舰船结构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液舱内板防护力较差的问题。它包括内面板、固设在内面板上靠近防护液舱一侧的防护结构、位于防护结构侧的若干第一加强筋及位于内面板侧的若干第二加强筋,其中防护结构包括水平布置且由上到下并排对接的若干弧形支撑板,第一加强筋与防护结构之间以及第二加强筋与内面板之间均为无间隙固接。本申请带有弧形支撑板的加强耐压舱壁结构能够更为高效地抵御爆轰过程和破片侵彻产生的冲击波及气泡载荷,除此之外,加强耐压舱壁结构本身就具有二层结构,面对更高质量、更高速度的破片来说,相当于有了二层舱壁阻隔,破片能量依次被弧形支撑板、内面板吸收,加强了液舱的水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3302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22948.0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速串并联入水试验的发射装置,包括高压气瓶、气瓶支座、高压储气罐、储气罐支座、发射管支座和若干发射管,高压气瓶通过进气管路为高压储气罐供气,高压储气罐内设有旋转轴,在旋转轴上安装旋转隔离扇叶,旋转隔离扇叶将高压储气罐内部分隔成若干分气室,通过密封结构使各个分气室密封,在高压储气罐上开设若干出口,每个出口处分别设置一出气管路,每个出气管路均依次连接第一通气管路、电磁阀、第二通气管路和发射管,转动旋转轴,分气室逐一为同一发射管供气,实现同一发射管内结构物的串联发射;通过电磁阀控制多个发射管同时发射实现并联发射。本发明实现结构物的连续高速串联发射以及不同结构物的并联高速发射。
-
公开(公告)号:CN11389951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22943.8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船舶背空结构水下接触爆炸边界条件的装置,包括空铁箱、水平翼、竖直翼、固定机构、夹紧机构、锚链扣和锚链,在空铁箱的四周安装水平翼和竖直翼,空铁箱底部向外延伸并留有一开口,固定机构为经若干横向支撑板和若干纵向支撑板加强固定的支撑座,支撑座设置在空铁箱的开口处,在支撑座相对的两侧设置夹紧机构,船舰局部结构安装在支撑座上,且通过夹紧机构夹紧定位,配合螺纹连接用于模拟四周刚性固定边界条件;在空铁箱的下表面设置若干锚链扣,每个锚链扣连接一条锚链,每个锚链连接一个锚,试验时,空铁箱内部充满空气,用于模拟背空条件。本发明可以模拟背空条件和四周刚性固定边界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879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99247.7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C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航行体入水通气上浮设备,该设备的航行体本体的中后方内部安装上浮气囊,上浮气囊内设置有通气结构,便于气体流入上浮气囊,通气结构与高压气罐连接,在连接管中布置一通气阀门,通气阀门通过定时开关控制,时间设定到时,定时开关控制控制通气阀门打开,高压气罐的气体充入上浮气囊,避免了航行体金属外壳对遥控信号的屏蔽,上浮气囊膨胀,产生浮力,将航行体浮至水面,便于后续打捞,完成上浮的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入水航行体的打捞过程存在的诸多缺陷,本发明无需人员或者机器人下水打捞,可以将沉底的航行体上浮至水面,在水面上完成打捞作业,提高打捞的效率,减小人员下水安全隐患和下水设备带来的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384784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22934.9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速入水发射设备的弹托捕捉及弹托弹体分离装置,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高压气体发射弹体高速入水实验中,弹体入水后发射管会继续喷射高压气体,极度影响入水现象的自由面及空泡演化特性的问题,以及弹体高速入水发射过程中,由于弹托与弹托捕捉器间的碰撞干扰弹体的运动,极易造成弹体的偏转,影响入水实验结果,甚至造成发射失败的问题。弹簧容纳器的一端与发射管的一端同轴固接,弹簧容纳器的另一端与导向器同轴固接,弹托阻止器同轴穿装在发射管内且其一端部卡设在发射管的一端,弹托阻止器为筒状结构,弹体导向管依次同轴穿装在导向器及弹簧容纳器内,弹体导向管的一端与弹托阻止器之间固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06382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59731.5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船联动的海上爆炸试验方法,针对大型舰船等结构的海上或海下大尺度模型爆炸试验,具体包括:选取四艘爆炸试验保障船,一艘作为主保障船,其余分别作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辅助作业保障船;根据试验工况给主保障船配置数据采集器;当进行拖拽时,将四艘爆炸试验保障船编成双排队形,将目标单位拖拽到预设试验区域和可操作港口;当定位模型时,将四艘爆炸试验保障船编成十字形队列,利用第一辅助作业保障船进行定位,利用第二辅助作业保障船将炸药拖拽到预设位置,待主保障船在目标单位的背爆面处将数据采集器准备就绪,通过第三辅助作业保障船引爆炸药,数据采集器采集爆炸时的试验数据。该方法保证试验安全性、便利性以及数据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4574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18010.5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41B11/64 , F41B11/71 , F41B11/723 , F41B11/70 , F41B11/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高压空气作为驱动的新型二级轻气炮,属于轻气炮实验技术领域,主要由支架,一级气室、一级气室电磁阀、触发电磁球阀、二级气室、大活塞、小活塞、发射管、泄气装置等组成。本发明采用二级气室动力源,二级气室分为大活塞段和小活塞段,内部两活塞刚性联动,起始状态一级气室和二级气室小活塞段充入高压空气,通过电磁阀控制高压空气的储存与释放,以解决在无法提供火工品和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的情况下,采用空气压缩加载实现物体的超高速飞行。本发明安全可靠,采用压缩空气的方法实现物体超高速飞行,实验成本低,操作安全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911595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044264.1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爆炸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高压气体连续爆喷装置及实验平台。通过空压机对高压压缩气体连续爆喷实验装置内充入高压气体,达到目标压力后控制电磁阀释放高压气体。在实验水箱内进行高压气体爆喷实验,水箱外部放置高速摄像机,同时在多点放置自由场压力传感器和管壁压力传感器,对模拟水下爆炸物理现象进行记录以及数据采集。本发明通过释放不同压强的高压压缩气体,得到不同高压气体水下爆喷物理现象,并且无需将装置取出水面,可实现高压气体连续爆喷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72303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884214.3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含能材料的水下远距离抛散产气材料装置,涉及舰船防护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材料抛散方式运输距离有限、成本高以及水下受干扰可能性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引导部、投递部和动力推进部,引导部、投递部和动力推进部依次连接;引导部内设置有触发器;投递部内部设置有含能材料和若干材料投送弹体;材料投送弹体内部设置有产气材料;触发器和高能材料接触;引导部内设置有声呐探测系统,声呐探测系统和触发器连接,触发器收到声纳探测系统的信号后引爆周围的含能材料。本发明采用含能材料推进扩散的方式实现水下运输,以自主水下航行器为主体,以远距离抛散为目标,以含能材料释放能量为运输手段,实现保护海洋结构物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81826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10696837.3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模拟深水中静水压力差作用下结构进水的实验装置,属于深水进水实验领域。解决现有深水实验方法研究困难、成本昂贵以及无法在浅水中有效模拟深水环境的压力差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的问题。它包括进水控制组件、浮力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实验水箱、实验仓和控制器,实验仓外壁设有进水控制组件用于改变进水破口的大小,浮力控制系统与实验仓相连用于调整实验仓在水中的姿态,压力控制系统与实验仓相连用于调节实验仓内部压力,实验仓容置在实验水箱内,进水控制组件、浮力控制系统和压力控制系统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它主要用于模拟深水破口进水实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