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7019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56805.9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F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屏蔽装置的退磁方法,退磁方法基于退磁线圈系统实现退磁,退磁线圈系统包括多匝退磁线圈、多个连接导线和供电模块;多层屏蔽装置包括至少两层屏蔽体,各层屏蔽体由内到外逐层套设,每层屏蔽体上均间隔缠绕多匝退磁线圈,每匝退磁线圈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内侧,另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外侧;各退磁线圈均通过相应的连接导线接入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各连接导线连接;退磁方法包括:向各退磁线圈通入相应的退磁电流,令各层屏蔽体先由内向外逐层退磁,再由外向内逐层退磁,退磁电流强度大小根据各层所述屏蔽体的尺寸设定。该方法相较于现有的退磁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退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82961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896791.9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磁耦合无线充电传输系统的磁耦合机构位置自动对准方法,属于无线充电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基于LCL-S补偿拓扑建立磁耦合无线充电系统的电路模型,得到互感值与系统电路参数的函数关系,从而实现互感值的在线估计。在分析磁耦合机构的位置偏移与互感值的特性曲线基础上,结合在线估计的互感值,通过扰动观测法实现磁耦合机构位置的自对准。
-
公开(公告)号:CN1091876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09821.0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7/12 , G01N27/407 , G01N27/40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环境气体浓度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到监测污染气体浓度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污染监测系统中固态传感器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导致检测结果误差、以及操作复杂的问题,其包括机箱、数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气体浓度传感器阵列,还包括气路模块。使用方法包括气体浓度传感器的测试方法和气体浓度传感器输出的浓度值曲线的拟合方法,本装置中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并且设计了气路模块,使得气体污染传感器能够在最佳工作环境中工作,极大地减少了环境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令相对误差保持在±2%左右。同时相对于傅利叶光谱仪(FTIR)、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等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对专业人员的需求较少。
-
公开(公告)号:CN10866610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603241.3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38/14 , H01F27/24 , H01F27/25 , H01F27/2823 , H01F27/34 , H02J7/025 , H02J5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旋转设备无线电能传输的交叉绕线式耦合装置,包括供电磁芯和供电线圈,供电磁芯均为方条形磁芯,供电磁芯包括多个原边磁芯和多个副边磁芯,多个原边磁芯和多个副边磁芯均是按照圆周阵列围成的骨架型磁芯结构,供电线圈包括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同轴嵌套,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均为一根导线采用交叉绕线方式绕制在各自磁芯上成型,多个原边磁芯围成的骨架型磁芯结构与固定端连接,多个副边磁芯围成的骨架型磁芯结构与旋转端连接,形成固定供电设备为旋转设备供电模式;相反设置则形成旋转供电设备为固定设备供电模式。本发明安全可靠,可以在360°旋转范围内实现电能稳定的无线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7807394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899358.6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置于无线能量发射线圈端的多异物检测线圈装置,属于无线电能传输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在有异物进入能量传输介质中时进行切断或停止供电的问题。它包括异物检测线圈、异物检测传感器、异物检测供电电路和主控器,异物检测传感器采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或相位传感器;异物检测线圈为单匝或多匝双边绕组线圈,异物检测线圈置于能量发射线圈所在平面内侧,有异物时,异物检测线圈的电流或电压或相位发生改变,异物检测传感器根据异物检测线圈的电流或电压或相位变化检测到异物,然后将检测到异物信号发送至设置在电源侧的主控器,主控器控制逆变器停止供电。本发明主要用于无线电能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7659003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99345.9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异物检测电路,属于无线电能传输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在有异物进入能量传输介准确地检测出异物的问题。它包括补偿谐振电容C、检测线圈、异物检测电路电源、电阻R和电压传感器,检测线圈、异物检测电路电源和电阻R串联连接,电压传感器与电阻R并联连接,补偿谐振电容C与检测线圈串联或并联连接形成谐振电路;异物检测电路电源利用谐振电路将小电流放大,以无功方式对外辐射交变磁场,扩大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磁场范围,异物金属在距离检测线圈一定高度内,交变磁场通过异物金属发生涡流损耗,检测出异物。本发明主要用于检测异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262244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10822636.9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应用于移动设备无线供电系统的带有正交线圈的接收端,属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发射端采用双极性轨道的无线供电系统中,接收端随着位置不同,存在接收功率零点,接收功率波动较大的问题。它的2n个接收线圈依次以两个为一组形成n组接收端,依次相并行连接在一起;每组接收端对应一个正交线圈,每个正交线圈居中设置在一组接收端上;每组接收端内设置一组条型磁芯,每组条型磁芯中的多根条型磁芯沿宽度方向均匀分散排布在接收端的外框之内;每个接收端与每个正交线圈各自匹配一个谐振补偿电容,并分别连接一个整流桥,2n个整流桥并联连接后的输出作为接收端的输出。本发明作为能量传输的接收端。
-
公开(公告)号:CN104462847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410811083.2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电池内部温度实时预测方法,涉及电池温度实时预测方法。为了解决电池表面温度监测无法体现电池内部实际工作温度的问题。本方法将电池分为内核和外壳,分别建立温度预测模型,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取电池内部和表面材质比热容、电池内核‑外壳以及外壳‑外界的热阻参数、电池开路电压曲线、开路电压随温度变化曲线等信息。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电池内部温度进行实时跟踪和修正,将实时电池表面和环境温度输入预测模型,实时预测电池内部温度。本发明适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电池内部温度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503434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10720508.9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故障征兆主动推送的故障诊断方法,过程为:所有故障模式参数表示形式进行符号生成;获得系统故障征兆集;采集系统参数,并将所采集的参数表示形式进行符号生成;生成的符号是否匹配故障征兆集中至少一个,若是,则将所对应的故障征兆输出后结束该方法,否则,基于生成的符号确定故障征兆,进入故障征兆主动推送环节,对于已存在的故障征兆,表明原始知识库存在与新出现的故障征兆完全一致的情况,此情况不对原始知识库做任何处理;对于完全新的故障征兆,将确定的故障征兆和生成的符号的对应关系添加到故障征兆集中。本发明故障诊断方法由被动识别改为主动推送,减少了繁杂的信息搜索工作,实现故障的快速、正确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645181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37509.8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J50/12
Abstract: 基于磁耦合谐振的轮毂电机无线供电系统,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的轮毂电机采用电缆线供电,很容易出现接线处松动、脱落甚至漏电,给车辆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同时,电缆线的老化会引起短路,严重时可能造成火灾的问题。车载电池给能量激发电路供电,能量激发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给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给轮毂电机供电,采集轮毂电机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进行调制和运算后作为DC-DC变换器的驱动信号,用来调节轮毂的阻抗,包络检波器检测发射线圈中的电流信号进行解调和处理后产生PWM信号来调节Buck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占空比,实现负载电压的稳定。用于对直流轮毂电机进行无线充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