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连接装置和纳米线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65490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811642315.0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连接装置和纳米线连接方法,涉及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纳米连接装置,包括:真空腔、电子束发射及调控模块、电子束物镜、纳米操作装置、近场光发生装置、保护气体引入装置、工控机和显示装置。本发明所述纳米线连接方法包括:获取纳米颗粒和纳米线均匀分布于硅片表面的基底,将所述基底固定于精定位样品台上;利用粗定位样品台和精定位样品台进行所述基底的定位;利用纳米操作装置进行所述纳米线的定位,然后利用纳米操作装置进行纳米颗粒的定位;采用近场光作为热源,进行不同所述纳米线之间的连接。本发明通过多功能的结构设计,辅助完成纳米线的连接,从各个方面来提高了纳米线的连接效率和连接质量。

    一种激光复合清洗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25096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91585.4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复合清洗系统及方法,属于激光清洗领域,所述包括激光复合清洗系统:机架、移动机构和激光头;所述移动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激光头安装于所述移动机构上,所述移动机构适于带动所述激光头运动;所述激光头包括激光发生组件、激光整形组件、第一合光镜和聚焦镜,所述激光发生组件适于发射红外激光和紫外激光;所述激光整形组件适于分别对所述红外激光和所述紫外激光进行整形;所述第一合光镜适于调整所述红外激光和所述紫外激光的出射光路;所述聚焦镜将所述第一合光镜的出射激光聚焦到待清洗表面。本发明通过红外激光对待清洗表面进行一次处理,通过紫外激光对待清洗表面进行二次处理,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

    一种纳米连接装置和纳米线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6549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642315.0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连接装置和纳米线连接方法,涉及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纳米连接装置,包括:真空腔、电子束发射及调控模块、电子束物镜、纳米操作装置、近场光发生装置、保护气体引入装置、工控机和显示装置。本发明所述纳米线连接方法包括:获取纳米颗粒和纳米线均匀分布于硅片表面的基底,将所述基底固定于精定位样品台上;利用粗定位样品台和精定位样品台进行所述基底的定位;利用纳米操作装置进行所述纳米线的定位,然后利用纳米操作装置进行纳米颗粒的定位;采用近场光作为热源,进行不同所述纳米线之间的连接。本发明通过多功能的结构设计,辅助完成纳米线的连接,从各个方面来提高了纳米线的连接效率和连接质量。

    一种纳米操作装置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0254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647147.4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操作装置,涉及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纳米操作装置包括:第一运动机构、第二运动机构和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具有多个平动自由度和至少一个旋转自由度,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具有多个旋转自由度和至少一个平动自由度,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上均安装有执行端,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适于控制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带动所述执行端运动。本发明通过在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上安装执行端,通过多个所述执行端的配合使用而形成微镊子,实现对所述纳米线或纳米颗粒的夹取。

    一种纳米连接装置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8501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642459.6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连接装置,涉及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纳米连接装置,包括真空腔、近场光发生装置、电子束发射及调控模块、电子束物镜、纳米操作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纳米操作装置包括样品台和执行端操作装置,所述纳米操作装置设置于所述真空腔内部,所述近场光发生装置包括激光发射装置和执行端,所述执行端设置于所述真空腔内部且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执行端操作装置上,所述电子束发射及调控模块与所述电子束物镜相连接,所述近场光发生装置、所述电子束发射及调控模块、所述纳米操作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本发明不需要移出样品,通过所述样品台配合所述执行端操作装置,所述样品的操作灵活度更佳,从而提高纳米连接的精度。

    一种平面分段逼近圆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45857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865774.X

    申请日:2016-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分段逼近圆弧的方法,其适用于设置激光板材成形、板材局部压弯成形等成形技术中的成形路径。基于正余弦定理及三角几何关系将平面或直线特征分段逼近为给定曲率的圆弧。本发明提供的平面分段逼近圆弧的方法,将平面或直线事先进行分段,分段方式或是均匀的分段或是任意的分段,然后根据要逼近的圆弧的曲率半径,基于正余弦定理及三角几何关系计算出弯曲每一分割段后平面或直线的端部及每个分段节点相对于平面或直线初始位置升高的高度,进而对每一分割段进行弯曲逼近圆弧,最终达到逼近给定曲率的圆弧的目的,可以将激光成形技术与数学理论模型建立联系,对提高成形精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脉冲调控的飞秒激光-纳秒电解射流复合加工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06098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86259.8

    申请日:2018-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脉冲调控的飞秒激光-纳秒电解射流复合加工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脉冲序列调节器、飞秒激光子系统、可见光透射激光反射镜、激光束与射流同轴监测子系统、反射式物镜、供液子系统、纳秒脉冲供电子子系统、射流发生装置、工作台、示波器;通过飞秒激光子系统进行激光烧蚀、纳秒脉冲供电子系统进行电解腐蚀、射流发生装置进行射流冲刷;三种作用不同的时序分布对所述工作台上的工件进行加工。本发明可针对不同材料进行加工,且加工出的产品质量高,效率高,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一种可实时监测刀具磨损的激光加热辅助铣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16745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605407.6

    申请日:2016-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时监测刀具磨损的激光加热辅助铣削装置,包括铣削装置,激光加热装置,实时监测装置;所述铣削装置包括数控铣床工作台、铣刀、固定在所述数控铣床工作台上的工件;所述激光加热装置包括激光聚焦头,所述激光聚焦头将激光入射到工件的表面;所述实时监测装置包括多个声发射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工控机,所述声发射传感器安装在工件上检测所述铣刀在铣削状态时的声发射信号,所述声信号经信号处理模块和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处理后存储于工控机内,通过处理和分析后,得出所述铣刀实时磨损状态。

    一种校正结构板激光成形后整体扭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63041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65775.4

    申请日:2016-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校正结构板激光成形后整体扭曲的方法,针对轻量化结构板激光成形后出现的整体扭曲变形现象,利用支撑装置将整体扭曲变形的所述轻量化结构板校正后,对校正后的所述轻量化结构板的变形量进行测量,测量所述轻量化结构板在扫描线路径上不同位置的弯曲角度,根据不同位置加强筋部位的变形量大小情况,确定所述轻量化结构板后续校正措施。采用该种校正方法,来校正在激光成形后出现整体扭曲变形现象的轻量化结构板,进而保证轻量化结构板的后续持续成形工艺,提高了轻量化结构板激光成形的有效性及成品率。

    一种平面分段逼近圆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45857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65774.X

    申请日:2016-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分段逼近圆弧的方法,其适用于设置激光板材成形、板材局部压弯成形等成形技术中的成形路径。基于正余弦定理及三角几何关系将平面或直线特征分段逼近为给定曲率的圆弧。本发明提供的平面分段逼近圆弧的方法,将平面或直线事先进行分段,分段方式或是均匀的分段或是任意的分段,然后根据要逼近的圆弧的曲率半径,基于正余弦定理及三角几何关系计算出弯曲每一分割段后平面或直线的端部及每个分段节点相对于平面或直线初始位置升高的高度,进而对每一分割段进行弯曲逼近圆弧,最终达到逼近给定曲率的圆弧的目的,可以将激光成形技术与数学理论模型建立联系,对提高成形精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