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线型穿流式排障器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912491U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20391539.2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线型穿流式排障器,包括排障器本体,所述排障器本体为扁平板状结构,外形轮廓呈变截面流线型,前端为迎流面,所述迎流面的中心处开有一穿流口,所述排障器本体内部设有穿流通道,排障器本体的后端面上设置释流口,所述穿流口引导高速气流流入所述穿流通道并由所述释流口流出,所述穿流通道使高速气流自前往后、由内而外斜向向下流出释流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流线型穿流式排障器,可以缓和高速列车运行时排障器前端面所受的流动冲击,同时干扰转向架前轮对两车轮踏面处流动分离的生成、抑制其表面压力脉动形成,从而有效控制排障器与转向架区域气动噪声的产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开口回流式气动-声学风洞的低频颤振抑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1060094Y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20144031.X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开口回流式气动-声学风洞的低频颤振抑制结构,所述风洞包括驻室和由扩散段、第一拐角、第一过渡段、第二拐角、风机及进出风段、第三、四拐角、第二过渡段、收缩段构成的回流管道,所述由扩散段、第一拐角、第一过渡段和第二拐角构成的回流管道上方设有吸振腔,所述吸振腔与回流管道之间至少设有一个通风孔。本实用新型从研究驻室内发生低频颤振现象的诱导因素出发,在回流管道上方增加吸振腔结构,并在回流管道和吸振腔之间开孔,从而吸收了某些频段的低频颤振能量,也改变了管道中的共振声模态,进而降低了低频颤振,改善试验段流场和声场的试验测量环境。

    一种基于仿生海豹胡须的风洞喷口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9348135U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22515380.5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仿生海豹胡须的风洞喷口结构,包括设置在驻室内部一端的喷口,其中,喷口的内壁上安装有海豹胡须条,驻室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喷口相对应的收集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喷口的出口内壁安装具有凹凸波浪结构的海豹胡须条,利用海豹胡须条在喷口气流喷出时产生小涡结构,以破坏喷口出口处的脱落大涡,能够高效地抑制低频颤振现象的发生,降低压力脉动的幅值,同时减少喷口结构本身给流场带来的干扰以及高频噪声。

    一种降低汽车后侧窗风振噪声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001862U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23209442.7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汽车后侧窗风振噪声的装置,其包括:盖板,设置在汽车的车身立柱的外侧面上,所述盖板的一侧与所述车身立柱相链接,所述盖板的另一侧能够相对于所述车身立柱进行旋转;驱动机构,与汽车后侧窗的升降玻璃相连接,所述升降玻璃通过升降滑轨与所述车身立柱相连接,复位机构,与所述盖板和车身立柱相连接,当所述升降玻璃上升时,所述复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盖板的另一侧向内旋转,使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与所述车身立柱外表面相齐平。本实用新型能引导气流的方向,使得气流不直接作用到汽车后侧窗上,其降低风噪声和车内风振声,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降低开汽车后侧窗时的空气阻力,且无需额外控制系统,其成本低、结构简单。

    开口式低速风洞收集口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927023Y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620043026.5

    申请日:2006-06-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风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口式低速风洞收集口结构。开口式低速风洞依次由喷口、射流段、收集口、扩散段组成,喷口、射流段和收集口位于风洞驻室内,其特征在于收集口由收集口主体和收集口喉部相连组成,收集口主体由三块活动板和一块底板相连组成,呈锥形,收集口喉部呈柱形,收集口喉部沿纵向开槽,槽的数目为1-5个。槽为垂直于轴线的直槽或与轴线成不同角度的斜向槽。本实用新型从改变气动声学的诱发流场出发,进行了局部结构改进,从而改变了收集口附近流场结构,进而改善声学环境,起到了抑制颤振幅值的效果,改善了驻室中轴线的压力梯度。

    一种可用于坐姿调整的车内测试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12585988U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21526860.6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坐姿调整的车内测试支架,车内测试支架由可折叠收缩的脚部支架、小腿支架、大腿支架和躯干支架构成,小腿支架、大腿支架和躯干支架均为伸缩架;脚部支架和大腿支架分别铰接在小腿支架的两端,躯干支架铰接在大腿支架与小腿支架铰接侧的另一侧,在铰接的关节处通过转接块来连接两支架,在大腿支架两端与小腿支架和躯干支架铰接的关节处分别安装有扇形固定盘,扇形固定盘上开设有弧形调节槽,在弧形调节槽内设置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与大腿支架或躯干支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内测试支架,各部分间关节可自由旋转并可固定、收纳时各部分可充分折叠;躯干部分可加装其他测试设备以满足不同测试需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抑制开口回流式风洞低频颤振的收集口

    公开(公告)号:CN201060095Y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20144032.4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抑制开口回流式风洞低频颤振的收集口,包括上导流板和两块侧导流板,两块侧导流板的迎风侧为锯齿形结构。本实用新型改变了收集口的结构形状,从而改变了经收集口反射的气流流量和声波的反馈,改变了驻室内的气流流动,这样使风洞驻室内流场和声场的压力脉动分布发生变化,从而起到了改善低频颤振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