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动流动导流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54453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0486379.4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动流动导流器及其应用,该导流器外形轮廓为变截面流线型鳍状结构,沿气流方向,导流器水平横截面从前端至后端逐渐变宽,垂直气流方向的竖直纵截面从前端至后端逐渐增厚,该导流器沿气流方向由中部向边缘处逐渐变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方面减少进入转向架舱气流量,另一方面降低了气流对轮对、构架、悬挂等转向架部件和转向架舱后缘及侧缘的直接冲击,有效降低转向架和转向架舱产生的气动噪声。

    一种高速列车排障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626186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1366016.5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列车车辆装备技术与气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高速列车排障器,包括排障器本体,所述排障器本体为扁平流线型结构,排障器本体靠近转向架舱的一端为后端,设置有用于给气流增加三维扰动的主动射流模块,排障器本体的另一端为迎风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主动射流模块,通过多个射流口可以有效对气流增加三维扰动,从而降低气流对转向架舱内部声模态的激励,有效降低了转向架舱顶部的峰值、后壁的峰值及宽频气动噪声幅值。

    一种后端设置锯齿形扰流板的排障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89561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0972800.2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端设置锯齿形扰流板的排障器及其应用,包括排障器本体(1),所述排障器本体(1)为扁平状结构,外形轮廓呈变截面流线型,前端为迎流面,所述排障器本体(1)的后缘设置锯齿形扰流板(2),所述扰流板(2)的前缘与排障器本体(1)的底部后端连接,后缘在水平面内沿展向呈凹凸相间锯齿形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有效降低高速列车排障器和转向架区域气动噪声的产生。

    一种高速列车排障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2618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66016.5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列车车辆装备技术与气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高速列车排障器,包括排障器本体,所述排障器本体为扁平流线型结构,排障器本体靠近转向架舱的一端为后端,设置有用于给气流增加三维扰动的主动射流模块,排障器本体的另一端为迎风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主动射流模块,通过多个射流口可以有效对气流增加三维扰动,从而降低气流对转向架舱内部声模态的激励,有效降低了转向架舱顶部的峰值、后壁的峰值及宽频气动噪声幅值。

    一种被动流动导流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5445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86379.4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动流动导流器及其应用,该导流器外形轮廓为变截面流线型鳍状结构,沿气流方向,导流器水平横截面从前端至后端逐渐变宽,垂直气流方向的竖直纵截面从前端至后端逐渐增厚,该导流器沿气流方向由中部向边缘处逐渐变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方面减少进入转向架舱气流量,另一方面降低了气流对轮对、构架、悬挂等转向架部件和转向架舱后缘及侧缘的直接冲击,有效降低转向架和转向架舱产生的气动噪声。

    一种降低后视镜风阻和风噪的主动射流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406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89634.8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后视镜风阻和风噪的主动射流设计方法,包括:获取车体模型数据,锁定镜框和镜片间的缝隙位置为射流出口、后视镜根部位置为射流进口;在车体模型的射流出口和射流进口之间设计并构建射流内流道加开通向射流进口的新管路并设计管路上的可开闭风门和接入空调主风管;基于车辆行驶速度控制可开闭风门的开度或调整空调系统档位,以此实现后视镜的适应性减阻和降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车辆设计中不破坏后视镜造型特征和原有功能,射流速度可随车辆运行工况变化而快速实施变化,达到智能控制效果,有效降低车辆后视镜风阻和风噪以及实现特殊天气镜片的除霜和除雾功能,降低能耗、提高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

    一种应用于高速列车转向架舱的薄板吸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1908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89132.3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高速列车转向架舱的薄板吸声装置,薄板吸声装置为长方体的空腔结构,薄板吸声装置的一面为阵列排布的穿孔,穿孔贯通薄板吸声装置的内腔与外界;吸声装置针对舱内共振峰值噪声频率设计。本发明吸声装置应用赫姆霍兹共振器原理,针对特定频率的噪声降噪。置于高速列车转向架舱顶,穿孔面朝向舱内,高速列车转向架区域的气动噪声通过薄板装置得衰减、耗散,流声共振峰值噪声得到了有效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