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07772C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310107880.4
申请日:2003-10-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 , 万钢
IPC: H02K7/10
Abstract: 一种可安装多种制动盘的外转子轮毂电机,由轮毂电机和电机轴组成。在外转子轮毂电机内侧端盖上设有圆柱定位凸台,凸台上设有定位盘,定位盘外圆边上均匀开有四个凹槽,定位盘上和定位盘凹槽内设有摩托车制动盘固定螺孔,圆柱定位凸台上设有微型汽车制动盘安装螺孔。所述的定位盘上的四个凹槽均匀分布;定位盘上、定位盘凹槽内、圆柱定位凸台上的螺孔设置在不同的圆周上;外转子轮毂电机外形结构尺寸在一定的功率范围内完全相同。本发明适合安装不同类型的制动盘,可提高外转子轮毂电机外形结构的通用性,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电驱动轮模块的制造成本以及新车的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067585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710093863.8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抑制低频颤振和调压作用的风洞驻室结构,包括驻室和位于驻室内的喷口,所述喷口上方的驻室壁面上设有与外界大气相通的通风孔。本发明将开口回流式低速风洞传统的调压方法与减振方法进行综合考虑,找到了能够同时满足调压和减振两种目的的方法一在喷口上方驻室壁面开设通风孔,从而减少了风洞结构开缝(孔)的位置,同时有效抑制了某些特殊频段低频颤振的幅值,进而改善声学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1067584A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710093862.3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开口回流式低速风洞低频颤振的喷口结构,包括喷口以及在喷口的周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沿气流方向的扰流条。扰流条由具有一定硬度的柔性材料制成。本发明在喷口出口处设置有扰流条,从而在有气流流出时形成对气流的扰动。在风洞运行时,这些扰流条会随着气流摆动,从而破坏喷口出口处的大尺寸涡旋,进而改变了风洞驻室内流场和声场的压力脉动分布,减轻甚至避免了低频颤振的出现。与现有的涡流发生器不同,本发明的特点是柔性扰流条在涡流剪切层内的运动不但能破坏剪切层内诱发低频颤振的旋涡,同时由于扰流条可以运动而减轻了气流撞击扰流条时带来强烈的高频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607711A
公开(公告)日:2005-04-20
申请号:CN200310107880.4
申请日:2003-10-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 , 万钢
IPC: H02K7/10
Abstract: 一种可安装多种制动盘的外转子轮毂电机,由轮毂电机和电机轴组成。在外转子轮毂电机内侧端盖上设有圆柱定位凸台,凸台上设有开有四个凹槽的微型汽车制动盘的定位盘,定位盘上和定位盘凹槽内设有摩托车制动盘固定螺孔,圆柱定位凸台上设有微型汽车制动盘安装螺孔。所述的定位盘上的四个凹槽均匀分布;定位盘上、定位盘凹槽内、圆柱定位凸台上的螺孔设置在不同的圆周上;外转子轮毂电机外形结构尺寸在一定的功率范围内完全相同。本发明适合安装不同类型的制动盘,可提高外转子轮毂电机外形结构的通用性,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电驱动轮模块的制造成本以及新车的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607110A
公开(公告)日:2005-04-20
申请号:CN200310107879.1
申请日:2003-10-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 , 万钢
IPC: B60G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转向轮双横臂导向机构,旨在提供一种可使车轮上下跳动产生的附加转向干涉完全消除。本发明它包括车架、上横臂、转向节及车轮等,其中上横臂的一端用固定铰销轴与车架铰接,另一端用球铰铰接转向节;转向节的上端与上横臂用球铰铰接于B点,下端与下横臂用球铰铰接于C点;下横臂的一端用固定铰销轴与车架铰接,另一端用球铰铰接转向节于C点;双球铰拉杆一端用球铰与固定铰销轴铰接于A′点,另一端用球铰与节臂铰接B′点;节臂与转向节相固联,而且双球铰拉杆其铰接点的位置应满足以下几何关系:aa//dd、AB=A′B′、AA′=BB′。
-
公开(公告)号:CN100559144C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710093864.2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口回流式气动-声学风洞的低频颤振抑制结构,所述风洞依次由风机、风机扩散段、第三拐角、换热器、第四拐角、蜂窝器、阻尼网、收缩段、喷口、射流段、收集口、扩散段、第一拐角、第一过渡段、第二拐角及风机进风段组成,其中喷口、射流段和收集口均包含于风洞驻室内,在与收集口相连的扩散段、第一拐角、第一过渡段及第二拐角的上方设有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上设有多个通风孔与风洞流道、驻室相通。本发明降低了低频颤振,改善试验段流场和声场的试验测量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0401034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610023920.0
申请日:2006-02-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气动力学和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风洞的水平抽吸系统及抽吸控制方法。水平抽吸系统由风洞喷口、抽吸口密封、水平抽吸槽、抽吸气流管道、流量计、抽吸风机、差压传感器、PLC控制器和变频调速器组成。被测气流通过本装置进入试验段的下游扩散段内,实验车辆前方形成风速剖面,调节抽吸口开度;标定压差-试验风速、流量-试验风速和转速-试验风速三条运行控制曲线,将测量实际抽吸流量和实际抽吸口前缘上、下表面压差与标定曲线数据比较,至所测值在允许范围内。本发明有效地模拟均匀风速剖面,去除风洞边界层对汽车空气动力学实验的影响,克服传统边界层控制方法产生的试验段静压力梯度或者气流偏角等负面影响。
-
-
公开(公告)号:CN101071091A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710093864.2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口回流式气动—声学风洞的低频颤振抑制结构,所述风洞依次由风机、风机扩散段、第三拐角、换热器、第四拐角、蜂窝器、阻尼网、收缩段、喷口、射流段、收集口、扩散段、第一拐角、第一过渡段、第二拐角及风机进风段组成,其中喷口、射流段和收集口均包含于风洞驻室内,在与收集口相连的扩散段、第一拐角、第一过渡段及第二拐角的上方设有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上设有多个通风孔与风洞流道、驻室相通。本发明降低了低频颤振,改善试验段流场和声场的试验测量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1067585A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710093863.8
申请日:2007-06-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M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抑制低频颤振和调压作用的风洞驻室结构,包括驻室和位于驻室内的喷口,所述喷口上方的驻室壁面上设有与外界大气相通的通风孔。本发明将开口回流式低速风洞传统的调压方法与减振方法进行综合考虑,找到了能够同时满足调压和减振两种目的的方法-在喷口上方驻室壁面开设通风孔,从而减少了风洞结构开缝(孔)的位置,同时有效抑制了某些特殊频段低频颤振的幅值,进而改善声学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