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19535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177173.1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的检测方法。本发明针对单核增生李斯特菌设计和筛选了一套特异性检测引物,采用LAMP对待检测食物样品进行检测,确认是否存在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特异性基因片段,进而确定待检测样品是否受到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污染。此外,在进行LAMP检测前,本发明还通过叠氮溴化丙锭处理食物样品以去除死菌的干扰,从而在随后进行的LAMP检测中只会有活菌的检测信号。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不需要昂贵的实验仪器,操作过程简单,并且不会被食物样品中残留的DNA或死菌的干扰,特别适合在野外和基层检测机构和食品企业中自检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53816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26837.4
申请日:2012-02-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nventor: 许恒毅
IPC: F24F1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湿设备,包括主机,主机内的空腔,置于空腔中的水箱,水箱上有水位警戒线,水箱箱体侧面低于水位警戒线处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有水箱排水开关装置,水箱排水开关装置与储水袋顶部的进水管相连,储水袋顶部四角和底部四角分别装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间通过支撑柱连接。本发明百万级实验室用抽湿设备在空气湿度大时能通过安装储水袋扩大储水容量,空气湿度小时可以通过拆卸储水袋节约空间,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83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438750.3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快速富集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磁性纳米粒子与聚乙烯亚胺进行偶联、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捕获样品液中的目的菌,通过外加磁场的作用,将被捕获目标菌与样品液进行分离及重悬等步骤。本发明通过磁分离捕获到的目的菌可以直接进行后续分析;与传统的细菌磁分离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可以对食品基质中的大部分细菌进行磁分离,不仅提高了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7450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42730.9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珠富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包括磁性纳米粒子洗涤后重悬;活化磁性纳米粒子,得活化后磁性纳米粒子;使用聚氧乙烯二胺与活化后磁性纳米粒子反应,得聚氧乙烯二胺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使用戊二醛与聚氧乙烯二胺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反应,得物质A;使用头孢吡肟与物质A反应,得聚氧乙烯二胺介导的头孢吡肟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富集捕获。本发明采用聚氧乙烯二胺作为介导物能减少空间位阻,采用头孢吡肟作为识别元件可提高与细菌之间的结合力,采用结合比表面积大的纳米级磁珠可提高识别元件的负载量,进而提高细菌的捕获效率。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孵育时间短,耗材少,成本低,适应性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19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31214.7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型分离细菌的磁性纳米材料制备方法,以期为后续更好地进行目的菌的高灵敏检测提供基础,涉及材料化学领域和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磁性纳米粒子与聚乙二醇的偶联、氨苄青霉素偶联聚乙二醇偶连的磁性纳米粒子、氨苄青霉素‑聚乙二醇‑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对样品液中细菌的识别捕获以及细菌‑氨苄青霉素‑聚乙二醇‑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的富集分离等步骤。通过磁分离捕获到的目的菌可以直接进行后续分析,与传统的细菌磁分离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对食品基质中的大部分细菌进行磁分离,不仅提高了样品中细菌分离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19659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652229.X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2N1/20 , A61K35/747 , A61P31/04 , A61P37/02 , A61P39/06 , A61P1/16 , A23L33/135 , A23L29/00 , C12R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抗氧化活性植物乳杆菌P101及其应用,本发明植物乳杆菌P101分离自江西省吉安市农家自制酸菜,其16S rR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1108。本发明植物乳杆菌P101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能够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肠道致病菌的活性;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体外实验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P101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均显著高于鼠李糖乳杆菌GG(LGG),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P101能有效减弱酒精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并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本发明植物乳杆菌P101在酸性或高胆盐环境中存活率显著高于植物乳杆菌ZDY2013,此外,植物乳杆菌P101在缓解酒精诱导的脂肪性肝炎中效益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974932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629524.1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四联苯乙烯酸四甲酯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将四联苯乙烯酸四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马来酸酐十八醇酯溶于三氯甲烷溶剂后分散于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在冰浴条件下强超声制成微纳米乳液,除去三氯甲烷,离心清洗同时活化微球表面官能团,即制得本发明微球。本发明用四联苯乙烯酸四甲酯为荧光染料制得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荧光强且装载量大,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的良好荧光性能,且具备丰富的表面修饰官能团。
-
公开(公告)号:CN10934233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58174.2
申请日:2018-10-26
IPC: G01N21/25 , G01N33/531 , G01N33/543
Abstract: 一种光纤生物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所述光纤生物传感器包括输入传输光纤、无芯光纤和输出传输光纤;所述输入传输光纤、所述无芯光纤和所述输出传输光纤依次连接,所述输入传输光纤和宽带光源连接,所述输出传输光纤和光谱分析仪连接;所述输入传输光纤和所述输出传输光纤为单模光纤,所述无芯光纤为拉锥光纤。本发明提供的光纤生物传感器,先在其传感器表面修饰待测生物特异性识别分子,之后将修饰过的传感器浸入待测样品池,通过检测干涉光谱变化就可以实现待测样品浓度的测定,并且修饰过的传感器浸入待测样品池后再浸入修饰过的微球溶液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本发明提供的光纤生物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23876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610157051.4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先将沙门氏菌与包被的单克隆抗体结合,接着连接生物素化的多克隆抗体,再连接链霉亲和素标记的触酶C100,通过触酶催化双氧水分解,降低对巯基丙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的荧光淬灭,根据荧光强度的高低来判断样品中沙门氏菌的浓度。该方法基于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技术,并采用了生物素‑亲合素系统用于反应的放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本发明采用了新的抗体标记酶(触酶C100)和更为灵敏的荧光底物(碲化镉量子点),并匹配了有效的反应条件,使得检测灵敏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降低成本、提升检测效率,因此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842447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0157006.9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N33/576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先将乙肝表面抗原与包被的多克隆抗体结合,接着连接生物素化的单克隆抗体,再连接链霉亲和素标记的触酶C100,通过触酶催化双氧水分解,降低对巯基丙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的荧光淬灭,根据荧光强度的高低来判断样品中乙肝表面抗原的浓度。该方法基于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技术,并采用了生物素‑亲合素系统用于反应的放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本发明采用了新的抗体标记酶(触酶C100)和更为灵敏的荧光底物(碲化镉量子点),并匹配了有效的反应条件,使得检测灵敏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降低成本、提升检测效率,因此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