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54320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039094.X
申请日:2011-02-1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菊花抗逆转录因子DgZFP1及其植物表达载体和构建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所构建的表达载体pCAMBIA1301-DgZFP1是由DgZFP1基因插入到克隆载体pMD19-Tsimplevector(Takara),经BamH (Takara)和Kpn (Takara)双酶切后连接到载体pCAMBIA1301(Invitrogen)的BamH和Kpn位点而得到的重组质粒。将该植物表达载体用于植物遗传转化,DgZFP1基因在CaMV35S启动子的启动下超量表达,大量合成DgZFP1蛋白,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提高植物耐盐性。
-
公开(公告)号:CN1593110A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200410041038.X
申请日:2004-06-2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菊花悬浮细胞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包括:筛选出愈伤组织分化能力较强的基因型菊花品种‘七月红’长嫩茎段;在培养基MS+2.0mg·L-1 2,4-D+0.2mg·L-16-BA上诱导获得浅绿色、颗粒细小(1毫米左右)、外观湿润、质地松软的愈伤组织,转移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40天后,采用固液双层培养约4周后转到MS分化培养基1个月后获得1cm左右高度的再生植株幼苗并驯化移栽。本发明首次建立了小菊细胞悬浮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为小菊的细胞及基因工程提供了培养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98762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63559.4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叶片衰老过程调控方法,该方法通过调控RNA m6A去甲基化基因ALKBH10B表达以实现对植物叶片衰老过程的调控。实验结果表明,超表达RNA m6A去甲基化基因ALKBH10B可以有效抑制植物叶片衰老;抑制RNA m6A去甲基化基因ALKBH10B表达则可有效抑制植物叶片衰老。该方法可以突破传统化学调控手段的局限性,实现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强观赏植物商品价值等用途;并且该方法涉及的基因在不同植物中高度保守,适用性强,应用潜力大。
-
公开(公告)号:CN11656440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372815.1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基因组选择预测菊花花期模型的筛选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由所述方法筛选的全基因组选择预测模型在预测菊花花期、筛选菊花品种、菊花花期育种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全基因组选择高效预测菊花花期的方法。本发明发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获得的显著关联位点以及SVM模型可以快速、高效、精准预测菊花动态花期,准确度可达0.90~0.95。本发明可实现菊花现蕾期、显色期、初开期、盛花期、衰败期以及开花早晚的早期预测,无需进行繁琐的田间全生育期观测,既避免了环境因子以及人为主观因素对花期表型鉴定的影响又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对于菊花花期改良和周年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70517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0675017.6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物种比较基因组学数据库及其构建和分析方法,通过搜集不同物种转录组、表观组等多组学数据,借助同一标准分析流程生成后台数据,并将每一物种注释模式物种同源基因,通过用户个性化交互式分析,以模式物种同源基因为媒介,将不同物种基因表达量或表观修饰调控进行比较,可快速挖掘到调控生物学功能的关键基因。借助本发明,能够在不具有生物信息学背景及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情况下,
-
公开(公告)号:CN11724807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333774.1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 A01H1/04 , G16B20/20 , G16B3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菊花托桂花型KASP标记开发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的BSA‑seq快速鉴定菊花托桂花型关联位点,并将SNP和InDel关联位点转化成KASP标记,与传统基于PCR和电泳的分子标记相比,KASP标记具有转化成功率高、分型准确、开发费用低、灵活性强、易于自动化等明显优势。开发的KASP‑Chr6__179207697‑G/A鉴定准确率可达76~85%,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批量材料的托桂花型筛选,避免了繁琐的田间花期表型观测,减少了环境因对表型鉴定的影响,从而大大缩短育种周期。本发明为实现菊花托桂花型的早期大规模、高通量、自动化检测筛选奠定了重要基础,对菊花花型MAS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43923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47581.2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花大菊花头脱落防治组合物及方法,主要通过对花头喷施稀释后的乙蒜素起到显著抑制花瓣或花头掉落的效果。本发明所描述的切花大菊花头脱落主要症状为切花大菊花托水渍状腐烂,花托与花瓣相连处呈黑褐色,随后花瓣脱落,严重影响切花菊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本发明提出了针对切花大菊花头脱落的绿色有效防控方式,显著降低切花大菊采后损耗,利于切花菊产业减损增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87504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39145.3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菊花抗蚜性的基因CmMYB15‑like、植物表达载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其中,该基因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其通过上调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的基因表达水平,调控木质素合成从而增加细胞壁厚度,提高菊花抗蚜性。同时,以该基因构建了相应的植物表达载体;所述基因及其植物表达载体可用于培育抗蚜转基因植物,具体以菊花‘神马’为材料获得抗蚜性基因CmMYB15‑like,构建其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导入菊花‘神马’。对转基因植株及野生型进行蚜虫接种处理,表明转基因植株的抗蚜性明显增强,为菊花抗蚜性工程育种提供优异基因储备和新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7041286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10228804.0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菊花插穗生根能力的评价方法,属于植物栽培与育种技术领域。一种菊花插穗生根能力的评价方法,包括对扦插苗根数、平均根长、根粗、最长根长、根表面积、根投影面积和根尖数等根系形态指标进行统计,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对7个形态指标的测量值进行转化,建立评价体系,并以最终得分评价不同品种的生根能力。本发明建立了菊花快速、简便的插穗生根能力量化评价体系,便于大规模菊花品种的生根能力评价工作,从而选择出快速生根的品种进行周年生产,也为进一步的菊花新品种选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802993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610221928.1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29 , C12Q1/6895 , A01H5/00 , A01H6/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和转基因育种领域,公开一种通过转CmSOS1基因提高切花菊耐盐和耐涝性的方法,通过将CmSOS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导入切花菊进行超表达以提高切花菊的耐盐和耐涝性。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超表达CmSOS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2)农杆菌EHA105介导的叶盘法转化菊花;(3)转CmSOS1基因植株的耐盐和耐涝性分析。通过对抗性生根植株进行PCR、定量RT‑PCR检测证实CmSOS1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基因组中并转录表达,对转基因植株进行盐和淹水处理发现超表达株系耐盐和耐涝性提高,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菊花抗逆品种提供新颖而实用的方法,将有效推动菊花生物技术育种进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