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1774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10482565.0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JT68及其在防治茶炭疽病的应用。本发明筛选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JT68可以显著抑制茶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降低病情指数,对茶炭疽病菌具有非常好的抑制效果,有望用于防治茶炭疽病,减少茶炭疽病的发生。尤其是对于广东省茶园炭疽病发病严重的情况,该菌株来源于本地,对于本地茶炭疽病的防控更具应用价值。同时,该解淀粉芽孢杆菌JT68对稻瘟病菌、菜心炭疽病菌、香蕉枯萎病菌、辣椒炭疽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等也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具有开发为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和防治茶炭疽病的菌剂的前景。本发明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茶叶的农药残留,为以生物防治逐渐替代化学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6434385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610965043.2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从固体培养基中提取较纯净荔枝霜疫霉菌卵孢子的便捷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覆盖尼龙薄膜后再于尼龙薄膜表面接种荔枝霜疫霉菌,按常规方法培养后,撕开薄膜,从固体培养基中得到荔枝霜疫霉卵孢子。本发明方法通过在培养基表面覆盖尼龙薄膜后再接种荔枝霜疫霉菌进行培养,菌丝基本生长在尼龙薄膜表面,而只有少量透过薄膜生长于培养基表面,且培养基表面菌落生长良好,含有大量卵孢子,撕开薄膜即可基本实现菌丝与荔枝霜疫霉卵孢子的分离,在固体培养基中获得大量、纯净且具有活力的荔枝霜疫霉卵孢子。本发明方法能快捷获得大量、纯净且具有活力的卵孢子,大大提高开发对卵孢子研究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97186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160719.1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霉酚酸在抑制荔枝霜疫病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研究得出,霉酚酸具有防治荔枝霜疫病的重要用途,尤其可以抑制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及抑制荔枝霜疫霉孢子囊的萌发,从而有效抑制荔枝霜疫病的发生。而且,霉酚酸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却不能完全杀死病原菌,表明其毒性不高,对环境更加友好。因此,在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28990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59606.5
申请日:2013-05-0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领域,公开了一株棘孢木霉及其生物制剂和在防治黄瓜疫霉病中的应用。将该株棘孢木霉命名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PD-19,于2013年4月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113。该菌株由黄瓜根际土壤分离得到,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对黄瓜疫霉病菌具有强烈的寄生抑制作用,而且来源环保无毒性,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培养条件要求低,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204465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10099531.7
申请日:2011-04-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抗病性鉴定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甘蔗黑穗病抗性鉴定方法,首先用微量新鲜甘蔗黑粉菌冬孢子分离培养出甘蔗黑粉菌异型交配型(+、-)单倍体担孢子,然后经过菌株扩大培养、接种、发病率调查、抗性评价等步骤,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1、只需极少量甘蔗黑粉菌冬孢子经分离培养,即可满足接种需要,工作量小;2、异型交配型菌株能够超低温保存,经活化、扩大培养后可作接种源,无需每次鉴定都重新采取菌种并分离培养;3、本发明抗性鉴定历期短、灵敏性高;4、还可利用本发明的方法,鉴别出参试品种所抗感的黑穗病生理小种类型,有效指导甘蔗抗黑穗病育种及蔗区品种合理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329858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18585.0
申请日:2011-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甘蔗病原菌检测领域,提出甘蔗黑穗病菌巢式PCR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基因组DNA提取、第一轮PCR扩增、第二轮PCR扩增、PCR扩增产物检测步骤,其中第一轮PCR扩增中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的通用引物ITS4和ITS5,第二轮PCR扩增中采用甘蔗黑粉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的特异引物Smut-L1和Smut-R2,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有:1、检测灵敏度极高,即使在甘蔗无黑穗病症状或者感染黑粉菌量极少时也能准确检测出黑穗病菌。2、特异性强,受其他菌类干扰小,准确率高。3、具有耗时短、检测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甘蔗引种检疫、脱毒种苗质量检测及甘蔗黑穗病抗性鉴定早期无症状叶片检测等。
-
公开(公告)号:CN1190195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64193.4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C12N9/22 , C12N15/113 , A01H5/00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因PlIRP1及其在防治荔枝霜疫病中的应用,属于农作物病害绿色防控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基于聚乙二醇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技术与CRISPR/Cas9敲除策略,通过构建PlIRP1敲除载体并通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基因PlIRP1从荔枝霜疫霉中敲除,获得敲除突变体。该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致病力和卵孢子产量明显减弱。本发明证实PlIRP1是荔枝霜疫霉有性配合及侵染致病所必须的。我们的研究有助于深入阐明荔枝霜疫霉的致病分子机制,为开发有效杀菌剂提供了靶标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1610318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845096.6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阴沟肠杆菌及其在防治荔枝霜疫病中的应用,属于植物病害生防技术领域。该阴沟肠杆菌命名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YG‑7,其于2022年6月14日保藏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546。本发明阴沟肠杆菌来源于健康荔枝果树根际土壤,长期与荔枝互惠共生,避免了其破坏植物表面微生态环境稳定性的可能;本发明的阴沟肠杆菌及基于其得到的生物制剂对荔枝霜疫霉均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68310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19880.6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香蕉枯萎病菌分泌蛋白FoXYG1及其应用,属于分子植物病理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分泌蛋白FoXYG1可以诱导植物防御反应,包括引起植物细胞过敏性坏死,诱导胼胝质积累和植物免疫相关通路标志基因的上调表达,激活SA、JA、ET和HR通路介导的防御途径来诱导植物的免疫应答,能够显著提高植物对交链孢菌和/或尖孢镰刀菌的抗性;为提高植物抗病性、减轻病害发生提供了新的途径,因而在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3406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1087271.1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枯草芽孢杆菌XX及其在防治土传真菌病害中的应用,属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技术领域。该菌株于2021年6月7日保藏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713。本发明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XX及其发酵上清液对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均具有效果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番石榴纳氏霉具有极佳的抑制效果,对于防治香蕉枯萎病、粉葛根腐病、番石榴干枯病和水稻纹枯病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菌株培养条件简单,繁殖速度快,上清液来源环保无毒性,对生态环境影响小。菌体和菌液均可作为防控的主体,且易于保存和运输,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