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92149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1245420.0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nventor: 苏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开发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压电性质的柔性电磁材料及制备方法,将导电材料和磁材料按照需要分散到柔性可拉伸/压缩聚合物中,在外界应力作用下改变电磁作用距离,通过电磁耦合/相互作用原理从而产生压电效应。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提出的具有压电性质的柔性电磁材料,不使用压电粉体材料或者拥有导电性质的聚合物,因此整体材料价格较低。此外,由于不使用拥有导电性质的聚合物,复合材料体系整体电阻低、输出电压时在材料内部的损耗小,从而使得材料向外输出电压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10346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74586.8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9C64/118 , B29C64/124 , B33Y80/00 , B25J15/00 , B25J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弹射与抓取功能的软体抓手及其3D打印制备方法,属于软体抓手领域,包括:抓取部件、夹持部件、电磁线圈和运动控制部件,所述夹持部件的一端与抓取部件连接,另一端与运动控制部件连接,所述电磁线圈缠绕于运动控制部件周围;所述抓取部件的形状为C形,用于抓取目标;所述电磁线圈,用于在通电时,对运动控制部件产生推力;所述运动控制部件,用于通过夹持部件驱动抓取部件运动,实现弹射和拉回运动。本发明软体抓手实现快速弹射-抓取-拉回的过程,具有响应较快、抓取速度快、造价成本低、结构紧凑、耗能小、可自动回复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78224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13039.4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9C70/38 , B29C64/165 , B33Y10/00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多自由度增材混编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打印平台、机械臂、增材装置和纤维牵引装置,其中:打印平台下设置有变位装置,变位装置用于使打印平台水平旋转和上下翻转;增材装置位于打印平台上方,且与机械臂一端相连,增材装置上设置有按压锟轮;机械臂包括多个旋转关节,用于带动增材装置按照预设路径在打印平台上打印并熔融纤维丝束;纤维牵引装置设置在打印平台上,用于抓取强化纤维,并使其与水平打印的纤维丝束在水平面上交叉编织;工作时,按压锟轮始终垂直于打印平台,以按压熔融后的纤维丝束以及与纤维丝束交叉编织后的强化纤维。本发明能增强打印纤维的层间结合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2638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52408.9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复合粒料制备的表面润滑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硅橡胶、补强剂、偶联剂、润滑液按照预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依次进行挤出造粒、成形、固化处理,得到复合材料基底,然后将该复合材料基底置于含有润滑液、补强剂和偶联剂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浸润,得到表面润滑的复合材料。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使制备的复合材料基底和润滑液发生溶胀,有效提高复合材料中润滑液的储存量,使制得的表面润滑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且持久的超滑特性。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成形,以制备表面润滑的三维复杂结构产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81814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80584.0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触觉传感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柔性自供能触觉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触觉传感器包括由柔性薄膜和多个液态金属线圈组成的柔性线圈层,柔性薄膜将液态金属线圈包裹在其内部;柔性线圈层套设在手指状支撑层外,使液态金属线圈均布在手指状支撑层外部的各个方位;手指状支撑层的指尖一端设置有磁块,磁块与柔性线圈层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空隙,当柔性线圈层受到任意方向的外力作用时,其能带动液态金属线圈产生与该外力方向相反的形变,以和磁块发生相对运动,进而使穿过液态金属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信号。本发明设备结构简单、能实现多方向触觉传感、制造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602789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25291.4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1 , A41D19/00 , A41D31/04 , B29C64/106 , B33Y7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并公开了基于3D打印的自供能人机交互传感手套及其打印方法,传感手套包括柔性基底层、导电线圈和磁性聚合物层,其中,柔性基底层为通过3D打印一体成形的可穿戴柔性基底手套;磁性聚合物层为通过3D打印成形在柔性基底手套的大拇指区域;导电线圈分别通过3D打印成形在柔性基底手套的其他手指区域;工作时,大拇指区域的磁性聚合物层和其他手指区域的导电线圈相对运动,使得通过导电线圈的磁通量发生改变,从而产生特征电信号。本发明能通过导电线圈和磁性聚合物相对运动来产生特征电信号,并将特征电信号无线传输到外部终端设备,以在非可视环境下也能实现手势识别和人机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1487455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719335.3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8L23/12 , C08L61/06 , C08L63/00 , C08K7/26 , C08K7/20 , C08K3/26 , B29C64/153 , B33Y80/00 , B33Y7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界面亲疏水性能可控的复合材料、3D打印件及打印方法。本发明的界面亲疏水性能可控的复合材料,包括疏水性粉末、亲水性粉末以及连接相粉末,连接相粉末为热塑性聚合物;本发明通过调控疏水性粉末、亲水性粉末以及连接相粉末的质量百分数,借助3D打印的数字成型技术,可打印出超疏水至超亲水界面性能连续变化的的打印件,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制备各种形状的模型以及控制模型的界面性能;本发明的3D打印方法,方法比较的简单,工艺容易控制且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可以为客户进行量身定做,制备各种工业零件甚至是艺术品。
-
公开(公告)号:CN111975796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0849888.1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体机器人通信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软体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无源机器人交流网络、应用,所述软体机器人包括主体与突触,突触内设有导电线圈,且头尾两个对称设置的突触内的导电线圈是相互链接的,主体是多段可折叠结构,主体的材料包括Nd2Fe14B磁性粉末和Ecoflex液态硅树脂或液态二甲基硅氧烷。本发明通过将主体进行磁化后可在外部磁场作用下进行运动;而且,软体机器人之间能够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进行无线信号交流,解决了软体机器人之间难以进行交流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集可控运动与交流能力于一体的软体机器人,成本低廉、结构简单、运动灵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高,在软体机器人通信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5979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55977.5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华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磁流体发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仿鲨鱼皮3D打印磁流体液滴发电机及制备方法,设计鲨鱼皮模型,通过光固化打印技术制备仿鲨鱼3D打印装置;将制备的3D打印装置表面用乙醇洗涤,烘干;将清洗后的样品进行亲水处理,冷却,获得鲨鱼皮表面;依次将铜线圈和Nd2Fe14B磁块整合到3D打印装置内部,用Ecoflex将底部密封,获得仿鲨鱼皮3D打印磁流体液滴发电机;将4个相同的3D打印磁流体液滴发电机串联起来,获得Zigzag阶梯式的磁流体纳米发电机。本发明的磁流体发电装置表面基于鲨鱼皮结构的低粘附和减阻能力,能够降低磁流体液滴在固体表面的粘附力和滑动阻力,提高磁流体发电机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1032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068609.5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F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仿生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仿变色龙舌头的柔性电磁弹性体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电磁线圈、套筒、阻挡结构、软体舌头和金属块,其中,套筒的内部为圆柱形的第一中空结构,套筒的外部根据弹射力大小设有所述电磁线圈,阻挡结构设于所述第一中空结构的一端,软体舌头包括弹射部件和伸出部件。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装置的制作方法。本发明能够较好地模拟变色龙舌头的弹射过程,同时还具有结构紧凑,耗能小,弹射速度快,可自动回复等优点,利用柔性电磁材料自身存在的电磁耦合/相互作用的特点,只需要一个瞬间的放电过程即可实现变色龙舌头的弹射进而驱动整个躯体,降低了所需的电压和能耗,同时机械能转换效率也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