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34063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49352.9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G01M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高压燃气环境测量安装结构,其所述的高温高压燃气环境测量安装结构包括石英玻璃观察窗和钨渗铜安装环;所述的石英玻璃观察窗包括筒形的观测段壁,观测段壁外固定观察窗转接座,观察窗固定在观察窗转接座上;观测段壁与观察窗转接座连接处设置柔性石墨密封垫;所述的钨渗铜安装环包括筒形的钨渗铜内壁,在钨渗铜内壁外固定金属外壁,在金属外壁的中心通孔上端设置点火器转接座,在金属外壁的中心通孔下端设置测量管嘴。本发明可满足点火器、高频脉动压力传感器等较大口径结构的安装,适用于氢氧发动机从低温预冷到高温工作的交变试验环境,解决了沟槽式再生冷却燃烧室壁安装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318356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347802.X
申请日:2014-07-2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该技术属于换热通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深宽比变截面换热通道。燃烧室外周为燃烧室室壁,燃烧室室壁的内侧为燃烧室内壁,外侧为燃烧室外壁,侧面为肋条,燃烧室内壁、燃烧室外壁与肋条共同围成换热通道。燃烧室左侧为燃气入口,右侧为燃气出口。在换热通道右侧上下两端,燃烧室内壁与燃烧室外壁之间为冷却剂入口7,在换热通道左侧上下两端,燃烧室内壁3与燃烧室外壁4之间为冷却剂出口8,冷却剂由冷却剂入口7流入,由冷却剂出口8流出。本发明换热通道采用大深宽比结构,对流换热效率高,流阻相对较小;沿燃烧室轴向不同位置,根据热流密度的分布采用不同变截面的换热通道,可以实现燃烧室气壁温和流阻最优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26879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347793.4
申请日:2014-07-2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该技术属于复杂型面外壁整体加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面净成型整体加强外套。两个钢套半环对接套在高压装置上,利用和高压装置外形一致的模具热冲压而成的整体加强钢套与高压装置外壁紧密贴合在一起,对接焊缝将两个半环焊接在一起,对高压装置起到整体加强的作用,热试车时承受高压装置内腔的高压,使高压装置不会破坏,有了马鞍型整体加强钢套,整个高压装置强度和刚度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产品成型后不用对内型面进行加工,工艺简单,精度较高;整体强度和刚度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949153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10125527.7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23R3/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领域高温高压热防护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压燃烧室冷却套进出口结构及其加工方法。进出口结构燃烧室内壁和燃烧室外壁,燃烧室外壁的两端加工环形凹槽,在其底部加工进出孔,两端形成夹层通道入口和夹层通道出口。由于没有像现有技术一样将高强度金属层完全车削掉,而是在外壁上设计设计环形凹槽,进一步加工进出孔,一部分或全部高强度金属层与连接肋条相连接,加强了夹层通道进出口处的结构强度。通过改善压力容器最薄弱环节的状况,使燃烧装置热防护结构的总体承压能力提高80%以上,提高了的可靠性。加工方法中采用电火花、电解加工方法在环形凹槽底部加工进出孔,避免了断续车加工产生的毛刺,并且不会损伤连接肋。
-
公开(公告)号:CN115342006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69805.7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复合冷却的长寿命推力室,属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热防护领域。头部组件和身部组件通过对接焊缝和连接环进行连接。身部组件主要采用再生冷却方式进行热防护。头部组件包括顶盖、中底、一底、氧化剂主喷嘴、燃料主喷嘴、氧化剂边区喷嘴和燃料边区喷嘴。顶盖和中底之间为氧化剂腔,中底和一底之间为燃料腔。大部分冷却剂进入燃料腔中,另有1%~3%的冷却剂经过头部组件与身部组件对接处的气膜冷却结构对推力室内壁进行膜冷却。本发明以再生冷却为主,边区冷却和气膜冷却等多种冷却方式为辅,同时设置厚度变化的镀镍层,形成复合冷却结构,可在内壁表面建立贴壁流动的低温隔热气膜,并在近壁的边缘区域形成低混合比近壁层,提高推力室寿命和重复使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30658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33490.8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9/6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低流阻导流法兰结构,法兰结构包括连通于进口集合器外周向的进口法兰,进口法兰内设置有导流筋,导流筋两端分别连接于进口法兰沿着进口集合器轴向上相对的内壁,导流筋呈空心三角形状,导流筋外表面沿进口法兰轴向与法兰壁面近似平行的曲率向进口集合器方向延伸,形成类似于“A”字形剖面的流通通道,将一个进口引导分流至两个出口。法兰出口逐渐由圆形过渡到长椭圆形,使流通截面积逐渐变化,降低了推进剂流通时的局部流阻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130597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36387.9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9/96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集成燃烧组件测试装置,包括预燃室试验件、推力室试验件、预燃室点火器、推力室点火器、推进剂供应系统和流量控制系统。推力室试验件包括燃烧室试验件、再生冷却喷管试验件和气膜冷却单壁喷管试验件,三者采用法兰顺次连接,能够实现不同设计方案的组合拆换;预燃室试验件包括预燃室喷注器和预燃室身部,预燃室喷注器和预燃室身部采用法兰连接,方便实现不同设计方案的组合拆换。本发明实现一套试验装置可以同时对推力室喷注器、身部和喷管传热流阻、预燃室喷注器和燃烧室设计方案以及补燃循环火箭发动机特有的预燃室和推力室之间的压力脉动传递特性进行试验考核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306920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810932934.7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大尺寸高效再生冷却喷管,涉及航空航天、民用和燃烧技术领域;包括进口集合器、喷管上段、连接环、喷管下段和出口集合器;其中,喷管上段为中空弧形锥状结构;进口集合器固定安装在喷管上段的窄口端;喷管下段为中空弧形锥状结构;喷管下段的窄口端沿轴向与喷管上段的宽口端处对接;出口集合器固定安装在喷管下段的宽口端;连接环固定安装在喷管上段与喷管下段之间;外部介质依次经介质入口、第一内腔、径向均流孔、第二内腔、二次均流孔、喷管上段外壁与喷管上段内壁之间的间隙中,最终通过出口集合器流出;本发明提高了与其面积比相适应的再生冷却能力,提高了工艺加工性,解决工艺生产难度较大,与上游结构安装、拆卸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7990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995251.6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的集液环,包括集液环上盖(1)、集液环下盖(2);所述集液环下盖(2)上设有径向孔(7)、集合槽(8);所述集液环上盖(1)的横截面为椭圆弧形;所述集液环下盖(2)的横截面具有内凹形的槽;所述集液环上盖(1)和集液环下盖(2)连接后形成集液腔(6);所述集液腔(6)通过径向孔(7)与集合槽(8)连通。该集液环除具有均流性好、压力损失小、强度刚度好的优点外,还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钢套(3)与推力室身部焊接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5438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907952.X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23R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R3/00
Abstract: 一种提高预燃室温度均匀性的组合扰流装置,包括排放冷却身部(2)、过渡身部组件(3);所述排放冷却身部(2)为圆筒状,排放冷却身部(2)的一端内表面设有扰流结构;所述过渡身部组件(3)包括弯头和三通;所述排放冷却身部(2)设有扰流结构的一端与过渡身部组件(3)的弯头连接;所述排放冷却身部(2)和过渡身部组件(3)作为一个整体,呈倒S状。本装置在以往燃烧室单一的圆柱形结构基础上,增加了扰流结构、弯头和球形三通结构,使燃气得以充分掺混,从而提高出口温度的均匀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