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05438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712073.9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通过静电纺丝将核酸适配体修饰的高分子体系纺成纤维膜应用于控制释放,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领域,本发明设计制备特定的核酸适配体,两条互补配对的DNA链,通过接枝将DNA双链分别接枝到线状聚丙烯酰胺高分子聚合物上,接着加入客体分子,通过引发适配子杂交形成包裹客体分子的装载体系。通过静电纺丝将装载体系纺成纤维膜,当加入与适配子结合能力更强的目标分子时,通过竞争结合适配子,装载体系解体,包裹的客体分子释放出来。本发明技术方案设计新颖合理,重复性好。本发明通过静电纺丝将适配子修饰的装载体系制成纤维膜,用于客体分子的控制释放,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且生物相容性好,大大扩展了释放领域研究空间,有望应用于医学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352921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658044.8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增强荧光的汞离子传感器制备及其应用,由光子晶体、核酸荧光分子探针和DNA辅助探针构成。光子晶体作为基底,利用DNA的胸腺嘧啶(T)与Hg2+间强的亲和作用,使标记有荧光基团ROX的核酸适体与互补序列构成荧光检测体系。光子晶体薄膜是用制得的PS小球,采用垂直沉积自组装的方法,在玻璃片基底上形成的。光子晶体表面喷金,基于Au-S键合作用,在光子晶体表面自组装巯基修饰的标记有荧光基团ROX的核酸适体,其中ROX的发射波长与光子晶体的禁带相符,以达到增强荧光的效果。本发明通过利用光子晶体增强荧光的原理,提高了核酸荧光分子的荧光信号强度,从而提高了传感器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6910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28548.5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金电极、与目的DNA序列互补的互补DNA、导电纳米颗粒以及可溶性电化学活性试剂,其中一段互补的单链DNA作为捕获探针组装于金电极上,并利用该单链DNA与导电纳米颗粒的结合作为电化学信号的转换单元,对DNA杂交事件进行电化学响应。该方法将吸附了导电纳米颗粒的巯基化DNA修饰金电极作为信号转换电极,利用可溶性电化学活性试剂的电极反应,基于DNA序列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作用,对目标物DNA进行电化学响应和检测。该传感器结构简单、制备工艺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DNA分子的快速检测,而且,该DNA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可以重复使用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19954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10562127.8
申请日:2013-11-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木犀草素自聚合制备抗菌涂层的方法,属于生物材料领域。其特征是首先配置pH=8.5的Tris缓冲溶液,加入木犀草素的粉末,使木犀草素浓度为0.1mM,将氧化物类、金属、陶瓷类物体等待修饰基底浸泡于新鲜配制的木犀草素Tris溶液中,即可自发地在基底表面生成聚木犀草素抗菌涂层,静置时间为12h~24h且反应温度为35℃~40℃。将使用过的带有聚木犀草素抗菌涂层材料通过高温高压实验进行修复,带有聚木犀草素抗菌涂层在121℃,0.1Mpa环境下处理后即能重复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带有聚木犀草素抗菌涂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且绿色、环保、耐高温,预计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630521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52621.3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一种基于荧光银纳米簇的检测血清中半胱胺的方法。其特征是先合成的荧光银纳米簇原液稀释400倍,取990μL作为探针溶液。分别向探针溶液中加入10μL含不同浓度半胱胺的血清样品,反应5分钟。半胱胺浓度范围是5-120μM。用荧光检测仪测定混合反应后的银纳米簇溶液与空白对照组的荧光强度比,做出荧光强度比与半胱胺浓度的线性关系图。再向探针溶液中加入10μL含未知浓度半胱胺的血清溶液,反应5分钟后,测得反应后的银纳米簇溶液与空白对照组的荧光强度比。根据步骤2)中的关系图计算得出血清样品中半胱胺的浓度。本发明对半胱胺分子有着很好的专一识别能力,操作简单,反应迅速,样品需求量少,并且检测灵敏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672687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1036907.2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A61B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胶带基电化学汗液传感器,属于化学检测传感器技术领域。该传感器以市售的胶带为基底,自下而上组成分别为吸汗层和电化学检测层。吸汗层由带有微孔的PET薄膜组成,微孔内填充有Janus浸润性膜;电化学检测层组成为印刷在胶带上的电极;微孔区内的Janus浸润性膜直接与电极表面接触,能快速将汗液从皮肤侧转移至电极侧。纳米枝状金和Ag/AgCl组成的双电极电化学传感体系能同时地、灵敏地、实时地检测汗液的多种组分,包括但不限于葡萄糖、乳酸、钠离子和钾离子。这种可穿戴式的胶带基电化学汗液传感器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汗液的即时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226259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711375543.1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7/416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制备和电化学检测分析领域,提供了一种超浸润高灵敏电化学微芯片、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微芯片自下而上依次为ITO玻璃、钛层、金层、纳米枝状金层、超疏水表面;钛层、金层通过磁溅射法依次沉积在ITO玻璃导电面;纳米枝状金层通过电化学法沉积到金层上;超疏水表面通过溶液浸泡修饰在纳米枝状金层上;超疏水表面上设有用于固定微液滴的超亲水位点。本发明将超浸润液滴固定技术与超灵敏电化学检测相结合,基底的纳米枝状金能大大提高了电化学检测的灵敏性,对超浸润的液滴处理解决了传统电化学检测时检测液体量大的问题,通过对癌症特异性标志物的检测证明了该微芯片生化检测的可行性;制作简单,成本廉价,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077243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72125.4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效金纳米簇荧光染发剂及染发方法,基于金离子和发丝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发丝表面的蛋白质作为还原剂,角蛋白上占大部分的胱氨酸有大量二硫键,断裂后的带巯基的半胱氨酸等还原性氨基酸将Au(III)还原成Au(0),而发丝内蛋白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利用蛋白质结构本身空间限域作用,从而逐渐生成嵌入到天然发丝的发光金纳米簇,最终使发丝能够发出红色荧光。相对于天然发丝,金纳米簇荧光染发剂染过的发丝拥有更好的机械性能,染色后的发光发丝,荧光稳定性良好,常温放置一年以上,荧光强度无变化,洗发剂洗涤清水冲洗擦干进行30次以上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连续用紫外线照射发丝24小时仅有轻微光漂白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981369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02067.1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声聚集的毛细管分析检测方法,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将痕量目标物、信号标记分子与特异性修饰后的纳米颗粒混合注入毛细管中,通过超声波装置聚集捕获标记物后的纳米颗粒来实现对超痕量目标物的聚集,并结合拉曼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实现对目标物的SERS或荧光检测。该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限度低、可实现自动化检测等优势,在实现快速精准分析和超痕量检测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72835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503262.8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技术和细胞三维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以简单的微井阵列微流控芯片为基础快速制备不同三维细胞团块并使异种细胞团块之间1:1配对及其共培养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能够用于制备不同三维细胞团块,并能够实现异种细胞团块之间1:1配对及共培养;所述装置包括带有微井阵列的微流控芯片及围堰,每个微流控芯片的周边配有一个围堰,二者紧密封接在一起;将所述带有微井阵列的微流控芯片及围堰均设置在细胞培养器具上。能够方便地实现对多种细胞的三维培养以及使异种团块之间1:1配对,共培养,并能够对细胞进行显微成像分析和药物筛选,得到定量化的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