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26259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711375543.1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7/416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制备和电化学检测分析领域,提供了一种超浸润高灵敏电化学微芯片、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微芯片自下而上依次为ITO玻璃、钛层、金层、纳米枝状金层、超疏水表面;钛层、金层通过磁溅射法依次沉积在ITO玻璃导电面;纳米枝状金层通过电化学法沉积到金层上;超疏水表面通过溶液浸泡修饰在纳米枝状金层上;超疏水表面上设有用于固定微液滴的超亲水位点。本发明将超浸润液滴固定技术与超灵敏电化学检测相结合,基底的纳米枝状金能大大提高了电化学检测的灵敏性,对超浸润的液滴处理解决了传统电化学检测时检测液体量大的问题,通过对癌症特异性标志物的检测证明了该微芯片生化检测的可行性;制作简单,成本廉价,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264936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418669.4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器件制备和传感检测领域,涉及一种可以和多种设备联合使用的可实现多模态输出的自由组装拼接式微液滴检测芯片。该微液滴检测芯片包括微滴固定单元和信号传输单元,微滴固定单元包括若干微滴固定单体,每个微滴固定单体上均修饰有所述信号传输单元,且若干独立微滴固定单体之间可自由组装拼接。可根据检测物种类和现场条件限制实现两种,三种或更多种的检测信号输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微液滴检测芯片不仅具有便于携带,成本低,检测体量小,高通量筛选,适用于复杂检测环境,迎合多种检测手段等;还具有多信号的输出的优点,多信号结果相互验证,提高检测准确性,有效避免检测假阳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20977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1189805.X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27/327 , G01N27/48 ,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功能芯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多体系检测的超浸润纳米枝状金/石墨烯微芯片、制备及应用;在单一超浸润微芯片上进行电化学,荧光和表面拉曼增强(SERS)多信号输出检测疾病标志物;通过电化学沉积,溶剂修饰,光掩膜板刻蚀和溶液蒸发法得到多功能超浸润纳米枝状金/石墨烯微芯片;这种微芯片结合了超浸润体系液滴操控的优点以及石墨烯和纳米枝状金的功能化优点,通过三种检测结果输出手段相互对比验证,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可以有效避免假阳性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017445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527632.6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柱高通量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传感器通过简单的插拔组装成若干微柱阵列,实现微液滴的高通量电化学传感,所述传感器包括微柱液滴管理单元和电化学传输单元。其中液滴管理单元为包含三电极体系的小型微柱,其表面的粘附力可将微量液滴固定;电化学传输单元为具有阵列电极孔的集成电路板,微柱末端的电极线与电路板直接连接形成微柱阵列,电路板通过内部线路整合实现高通量电化学检测。这种微柱传感器具有检测体量小,可多功能化修饰,信号易检测和高通量整合等特性,可实现微量体液离子监控,痕量多标志物检测和高通量药物筛选等,有望取代传统商用孔板成为新一代高通量分析传感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952097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189805.X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27/327 , G01N27/48 ,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功能芯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多体系检测的超浸润纳米枝状金/石墨烯微芯片、制备及应用;在单一超浸润微芯片上进行电化学,荧光和表面拉曼增强(SERS)多信号输出检测疾病标志物;通过电化学沉积,溶剂修饰,光掩膜板刻蚀和溶液蒸发法得到多功能超浸润纳米枝状金/石墨烯微芯片;这种微芯片结合了超浸润体系液滴操控的优点以及石墨烯和纳米枝状金的功能化优点,通过三种检测结果输出手段相互对比验证,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可以有效避免假阳性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822625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375543.1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7/416 , G01N2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16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制备和电化学检测分析领域,提供了一种超浸润高灵敏电化学微芯片、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微芯片自下而上依次为ITO玻璃、钛层、金层、纳米枝状金层、超疏水表面;钛层、金层通过磁溅射法依次沉积在ITO玻璃导电面;纳米枝状金层通过电化学法沉积到金层上;超疏水表面通过溶液浸泡修饰在纳米枝状金层上;超疏水表面上设有用于固定微液滴的超亲水位点。本发明将超浸润液滴固定技术与超灵敏电化学检测相结合,基底的纳米枝状金能大大提高了电化学检测的灵敏性,对超浸润的液滴处理解决了传统电化学检测时检测液体量大的问题,通过对癌症特异性标志物的检测证明了该微芯片生化检测的可行性;制作简单,成本廉价,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9813791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10002081.1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7/48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柱阵列的微液滴高通量电化学传感器,属于电化学传感器技术领域。该传感器包括液滴固定单元和电信号传输单元,液滴固定单元可以将微量液滴固定在微柱表面;电信号传输单元由每个微柱内的三电极体系和集成电路板构成。本发明将微液滴阵列平台与电化学技术相结合,既具有电化学检测灵敏度高和准确性强的优点,又解决了传统电化学检测液体量大,难以高通量检测等问题,在疾病多标志物检测,药物筛选和高通量细胞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81379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02081.1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27/48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柱阵列的微液滴高通量电化学传感器,属于电化学传感器技术领域。该传感器包括液滴固定单元和电信号传输单元,液滴固定单元可以将微量液滴固定在微柱表面;电信号传输单元由每个微柱内的三电极体系和集成电路板构成。本发明将微液滴阵列平台与电化学技术相结合,既具有电化学检测灵敏度高和准确性强的优点,又解决了传统电化学检测液体量大,难以高通量检测等问题,在疾病多标志物检测,药物筛选和高通量细胞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375566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134099.2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属于材料制备和SERS检测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浸润纳米枝状金SERS微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并且能够将所述超浸润纳米枝状金SERS微芯片用于对生物分子miRNA进行检测。所述超浸润纳米枝状金SERS微芯片依次包括:ITO玻璃,钛层,金层,纳米枝状金层,超亲水阵列-超疏水表面;所述超亲水阵列-超疏水表面具体是通过在所述超疏水表面上分布设置超亲水阵列点制成,所述超亲水阵列点用于固定待检测液滴。通过将不同浓度的待检测液滴滴加到同一SERS微芯片的不同亲水点上,能够实现不同浓度待检测液滴的同时检测,以提高检测准确性和缩短检测时间。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