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13453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110262665.6
申请日:2011-09-06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IPC: F27D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冶金炉渣厚度控制装置。该冶金炉渣厚度控制装置包括炉墙,炉墙上具有耐火出渣墙体,炉墙和耐火出渣墙体之间嵌入水冷元件,耐火出渣墙体上具有上渣口和下渣口;渣口外水套,其位于水冷元件内且位于耐火出渣墙体的外表面,渣口外水套包括第一渣口、第二渣口和第三渣口;第一渣口和第二渣口同时与上渣口连通;第三渣口与下渣口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冶金炉渣厚度控制装置,可实现根据现场炉况,及时合理的控制炉渣层厚度,调节炉渣在冶金炉内停留时间,降低金属在炉渣中由于化学反应的完成程度和机械夹杂造成的损失,提高了金属回收率,节省加工成本,并可有效延长渣口的使用寿命且便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3088208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5686.7
申请日:2013-01-16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含锰含磷赤铁矿的处理方法,涉及一种含锰含磷赤铁矿综合回收含锰含磷赤铁矿中的铁和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处理过程的步骤依次包括:将含锰含磷赤铁矿原矿破碎后与粉煤混匀,制成粒料;将粒料进行还原焙烧;将高温水淬球磨;进行磁选分离得到精矿铁粉和尾矿;将尾矿进行硫酸浸出、过滤,滤液净化除杂;净化后液浓缩结晶制备硫酸锰。本发明的方法,适用性广,原矿无需细磨,金属化焙烧过程无需焦炭与炼焦煤,焙砂球磨磁选后Fe、Mn、P分离效果好;磁选尾矿锰富集效果好,采用常规浸出剂硫酸浸出,除杂、浓缩结晶后制得精制硫酸锰产品;工艺过程所用设备成熟,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控制,环境污染小,产品产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01433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310008211.5
申请日:2013-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一种酸浸溶液中铜、铬、锌的分离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含铜、铬、锌成分电镀污泥的酸浸出液中铜、铬、锌分离方法。其工艺过程的步骤依次包括:(1)将酸浸溶液中加入萃取剂进行萃取铜,有机相中的铜经硫酸反萃后得以分离提取;(2)萃取后的萃余相除油后,调整溶液pH值,加入可溶性磷酸盐,进行磷酸沉铬反应;(3)进行过滤分离,得到磷酸铬氢氧化铬复合沉淀物和含锌滤液,实现铬和锌选择性分离。本发明一种酸浸溶液中铜、铬、锌的分离方法,利用萃取、化学沉淀等优化与控制技术,以及磷酸盐的溶解性差异,磷酸铬与氢氧化铬形成复合共沉淀物的特点,解决了酸性溶液中宏量铜、铬、锌混合溶液中的分离提取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912144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335072.2
申请日:2012-09-12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含钒烟灰中浸出五氧化二钒的方法,该方法以火力发电厂产出的含钒烟灰为原料,首先控制烟灰含水质量百分比3~8%,再配入烟灰重量3~8%的硫酸钠,然后加入烟灰重量15~30%的浓硫酸进行熟化,熟化时间为12~48小时,熟化料用水浸出2~10小时,浸出液固比ml/g在1.5:1~3:1之间,浸出反应在85~100℃温度范围内进行,烟灰中钒浸出率大于80%,铁浸出率小于5%。该工艺可以实现铁的控制浸出,具有流程短,钒浸出率高,铁浸出率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81626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087956.6
申请日:2011-04-08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一种钛铁矿的选矿方法,涉及一种钛铁矿原矿选矿制备钛精矿和铁精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选矿过程的步骤依次包括:(1)将钛铁矿原矿磨矿;(2)在加温、加氧、加压条件下进行碱浸预处理;(3)将碱浸预处理后矿浆进行过滤;(4)过滤的滤渣相洗涤后,再进行磨矿;(5)磁选得到钛精矿和铁精矿。本发明的方法,采用预处理工序,从钒钛磁铁矿矿物的源头上破坏铁、钛致密共生的特性和钒的类质同象赋存特性,从而实现钒钛磁铁矿的矿物转型,使钛、铁晶格层面上的解离,然后再通过磨矿,磁选工艺得到高品质的铁精矿和含铁较低的钛精矿,预处理所用的碱介质可循环使用,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小,应用前景乐观。
-
公开(公告)号:CN102313453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262665.6
申请日:2011-09-06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IPC: F27D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冶金炉渣厚度控制装置。该冶金炉渣厚度控制装置包括炉墙,炉墙上具有耐火出渣墙体,炉墙和耐火出渣墙体之间嵌入水冷元件,耐火出渣墙体上具有上渣口和下渣口;渣口外水套,其位于水冷元件内且位于耐火出渣墙体的外表面,渣口外水套包括第一渣口、第二渣口和第三渣口;第一渣口和第二渣口同时与上渣口连通;第三渣口与下渣口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冶金炉渣厚度控制装置,可实现根据现场炉况,及时合理的控制炉渣层厚度,调节炉渣在冶金炉内停留时间,降低金属在炉渣中由于化学反应的完成程度和机械夹杂造成的损失,提高了金属回收率,节省加工成本,并可有效延长渣口的使用寿命且便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1974740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31113.6
申请日:2010-10-29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Abstract: 一种氧化锌晶须负载铜银的制备方法,采用不同混合方法,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与镀锌层或金属锌粉结合,然后将混合物加入到含铜3~50g/L、含银1~40g/L的单金属离子水溶液或氨水溶液或同时含铜、银金属离子的混合金属离子水溶液或氨水溶液;使铜、银以金属态与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结合,获得负载铜、银或铜银两种金属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经过滤、干燥,获得负载1~10%金属铜或0.5~9%金属银或0.5~12%铜银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产品,可用于复合材料制备;滤液经补充铜盐、银盐后重复使用。处理过程简单,无大量废水产生,设备要求低、投资少,制备过程容易控制,生产成本低,不使用有毒试剂,特别适合不同的处理规模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519726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10130828.8
申请日:2009-04-16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一种直接焙烧处理废旧锂离子电池及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特别是针对以钴酸锂为正极材料的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处理。首先在500~850℃温度下焙烧除去电池中有机隔膜材料和电极材料上的有机粘结剂,将经过焙烧的电池材料破碎后与硫酸钠(或硫酸钾)、浓硫酸混合调浆,在电炉内350~600℃温度下进行二次热处理,使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钴、铜和锂等金属转变为易溶于水的硫酸盐,用水或稀硫酸溶液浸出后,再用有机萃取剂分别从浸出液中提取钴、铜,并获得铜和钴产品。用碳酸钠从脱除了钴和铜的浸出液中沉淀金属锂后,浸出液再返回处理热二次热处理物料。金属浸出率大于99.5%,金属回收率大于99%。
-
公开(公告)号:CN100595970C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10115349.4
申请日:2008-06-20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选择性脱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含铜废旧锂离子电池为原料,采用含氨水的碱性介质为浸出溶液,将破碎或焙烧后破碎的所述含铜废旧锂离子电池原料在所述浸出溶液中将铜浸出分离,铜的浸出率达93~99.99%,进入氨性水溶液中,而锂、钴的浸出率则分别只有5~25%、0.1~15%,有利于从铜溶液中进一步回收铜,浸出渣中锂、钴得到富集。该方法工艺简单,采用含氨水的氨性浸出液,控制浸出条件,将铜优先浸出,而锂、钴等则主要留在浸出渣中,有利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有价金属的高效回收。本发明所用原材料价格低廉,处理条件温和,脱铜效率高,适于大规模废旧锂离子电池的脱铜需要,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550596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130827.3
申请日:2009-04-16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Abstract: 液态金属锌制备四针状及多针状氧化锌晶须的方法,属无机材料制备技术和有色金属冶金领域。其特征在于:以金属锌为原料,将金属锌在一个较低温度的加热炉内熔化成液态金属锌,然后将其加入到另一个较高温度的高温氧化反应炉内,同时在高温氧化反应炉内通入空气或氧气,使液态金属锌迅速被氧化,生成氧化锌晶须。通过控制液态金属锌的加入量和成分,生成四针状或多针状氧化锌晶须产物。由于直接采用熔化后的液态金属锌制备氧化锌晶须,省去了目前其它制备方法中复杂的原料预处理过程,减少了设备投资和晶须制备环节,大大简化了制备过程,有利于制备过程的自动控制和连续化生产,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