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无人机与地面站通信延迟影响的跟踪目标框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998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280687.9

    申请日:202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无人机与地面站通信延迟影响的跟踪目标框选方法,该方法中,在无人机上添加存储单元,机载计算机从光电传感器获取到图像后,先给图像加入ID,然后存入存储单元,由数据链同步发送给地面站,地面站框选目标后,再由数据链把目标在像素坐标系的边框信息和图像的ID信息发送到机载计算机,机载计算机根据ID信息从存储单元中读取图像,结合边框信息确定目标,然后,跟踪算法以大于光电传感器工作频率的频率从存储单元读取图像并处理,计算出视差角给导航控制算法,直到处理的图像ID等于当前光电传感器读取图像的ID;之后,跟踪算法直接从光电传感器读取图像,进入稳定追踪阶段。

    四旋翼无人机垂向通道的过载反馈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857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528282.2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旋翼无人机垂向通道的过载反馈控制方法,基于期望垂向加速度的控制偏差,设计平衡油门的补偿来获得闭环控制的油门控制量,实现对无人机前飞模态下垂向加速度的快速稳定精准控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期望垂向加速度;S2、获得加速度偏差;S3、进行平衡油门补偿,获得油门控制量。本发明公开的四旋翼无人机垂向通道的过载反馈控制方法,具有垂向加速度控制快速稳定精准、无抖振现象、鲁棒性高、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一种基于领导者跟追随者原理的协同制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664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1421873.9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领导者跟追随者原理的协同制导方法及系统,通过设立领航飞行器和跟随飞行器,领航飞行器进行制导,跟随飞行器跟随领航飞行器以实现协同制导,领航飞行器在制导过程中通过构建神经网络获取制导参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领导者跟追随者原理的协同制导方法及系统,具有简化了制导时对多个飞行器的控制过程,在制导过程中的飞行路径平稳、高效,系统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

    一种飞行器的制导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6444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28495.0

    申请日:2021-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的制导方法及系统,其中该制导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飞行器和目标的运动参数,得到飞行器与目标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参数;步骤二:将相对加速度转换为带偏置项的比例导引制导律;步骤三:根据带偏置项的比例导引制导律、相对运动参数和运动参数,得到飞行器的制导指令。本发明所提供的飞行器的制导方法能够实时更新机动目标的位置,实现对机动目标的攻击以及能够避免飞行器在末端丢失目标的情况。

    一种基于动力学RRT*的无人机运动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5030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66611.4

    申请日:2020-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学RRT*的无人机运动规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检测获得环境信息;步骤2,建立无人机运动规划模型;步骤3,获得无人机避障规划运动路径。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动力学RRT*的无人机运动规划方法,无需对搜索区域进行几何划分,搜索空间的覆盖率高,搜索的范围广,可以尽可能的探索未知区域,增强了无人机运动规划的目的性和灵活性,能够使无人机快速地规划出符合动力学约束的安全可行的渐进最优路径,解决多自由度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和动态环境中的运动规划。

    高动态旋转飞行器复合制导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406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894011.1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动态旋转飞行器复合制导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制导模块(1)、飞行器姿态测量模块(2)、舵机指令解算模块(3)和执行模块(4),其中,所述制导模块采用雷达/红外的双模复合导引模式,在飞行器飞行的过程中根据飞行器与目标的距离自动切换制导模式,能够实现全天候、多环境的使用,提高了制导精度;通过设置捷联导引头和视线角速度解算模块,提高了舱体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了干扰性;另外,通过对控制舱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增加了战斗部空间,提高了飞行品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