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4536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664448.9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磁悬浮列车的运行控制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类基于磁悬浮列车的运行控制系统中的分区调度子系统先获取磁悬浮列车的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位置信息;在限制速度曲线中确定与列车位置信息对应的曲线速度值;若列车运行速度大于曲线速度值,则向车载控制子系统下发应急指令,以控制与车载控制子系统对应的磁悬浮列车的运行状态。可见,本发明实施例重新调整了系统框架,将列车侧的部分操作迁移至非列车来实现,提高了整体运行效率,解决了目前的磁悬浮运控系统运行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的运行控制系统也适应于600km/h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77191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84383.0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L15/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单元的任务同步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任务同步方法包括:主车辆控制单元通过执行第一预设任务,从而在检测到车辆控制信号后,确定车辆控制信号对应的ComID;然后基于TRDP协议,将ComID发送给备车辆控制单元;备车辆控制单元通过执行第二预设任务,从而根据第一映射关系,从备车辆控制单元存储的全局变量列表中确定ComID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任务变量;然后将确定出的一个或多个任务变量提交给备车辆控制单元的相应任务。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案,主车辆控制单元与备车辆控制单元之间传递的数据量比较小,对车载骨干网ETB通讯的影响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259082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40089.2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C17/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下一代列车的自适应集成模块化平台,包括第一插箱;所述第一插箱中包括多个计算机主板;每一计算机主板配备时间敏感网络TSN网卡;各个计算机主板通过TSN交换机相互连接;在计算机主板中部署列车子系统;列车子系统之间使用TSN网络协议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下一代列车的自适应集成模块化平台,通过共享网络、共享主机/IO、共享信息和共享服务,减少硬件空间,提升系统安全性和扩展能力,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达到列车计算机平台的自适应集成模块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47791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59030.0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L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列车控制系统平台的动态冗余备份方法及系统,包括:在上电初始化检测结果合格的情况下,执行上电同步管理流程,以确定列车控制系统平台的主控设备和备用主机;基于系统配置信息以及每块板卡的配置信息,分别确定主控设备所对应的主机板,以及备用主机对应的备机板;将主控设备相关的主机应用加载至主机板,并将主机应用相关的备机应用加载至备机板;控制主机应用和备机应用运行,以使得列车控制系统平台进入至双机热备运行模式。本发明提供了一套冗余备份处理逻辑,同时动态地利用空余板卡部署备份应用,能确保主机和备机的稳定连续运行,并最大程度整合利用硬件资源,满足对于主备冗余的设计要求,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4997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711242540.0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隐藏列车排除处理方法,包括:后车到达转换轨后,后车通过对象控制器获取位于转换轨时位于后车前方的、能与后车通信且距离后车最近的第一前车,并确定第一间距;若后车判断获知第一间距小于一个列车长度,则确定后车与第一前车之间无隐藏车;若后车与第一前车的运行计划相同,则后车将第一前车作为后车的建链车,后车与第一前车持续追踪运行。通过对象控制器获取后车的第一前车,并确定后车和第一前车的第一间距,判断当第一间距小于列车长度时,确定后车与第一前车之间无隐藏车,在保证行车安全和设备高可靠性的前提下,减少轨旁、车站设备,排除隐藏列车,实现前后列车建链追踪运行,提高追踪效率,降低建造运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84997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1242540.0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隐藏列车排除处理方法,包括:后车到达转换轨后,后车通过对象控制器获取位于转换轨时位于后车前方的、能与后车通信且距离后车最近的第一前车,并确定第一间距;若后车判断获知第一间距小于一个列车长度,则确定后车与第一前车之间无隐藏车;若后车与第一前车的运行计划相同,则后车将第一前车作为后车的建链车,后车与第一前车持续追踪运行。通过对象控制器获取后车的第一前车,并确定后车和第一前车的第一间距,判断当第一间距小于列车长度时,确定后车与第一前车之间无隐藏车,在保证行车安全和设备高可靠性的前提下,减少轨旁、车站设备,排除隐藏列车,实现前后列车建链追踪运行,提高追踪效率,降低建造运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741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07734.0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V10/25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V10/4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轨面区域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轨面图像;通过预先训练的轨面区域识别模型识别轨面图像中的轨面区域;其中,轨面区域识别模型由识别模块和对齐模块构成;识别模块基于YOLO模型构建;识别模块的卷积层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实现;识别模块的卷积层中的原型数量根据轨面图像确定;对齐模块,用于识别模块得到的对轨面区域mask的质量进行显式监督。其中,识别模块可以减少轨面识别过程的特征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进而保证轨面识别的实时性;对齐模块不仅显著提升了轨面区域识别的准确性,还使得轨面区域识别模型在不同线路下都能对轨面区域进行准确的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89185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71667.X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V20/56 , G06T5/40 , G06T5/73 , G06T5/80 , G06T7/13 , G06T7/90 , G06V10/764 , G06V10/76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轨道线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轨道线图像;对轨道线图像进行去畸变处理后,对去畸变后的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得到透视变换后的图像;基于透视变换后的图像,确定卷积图像和轨道区域;基于轨道区域,将滑动窗口在卷积图像上滑动,并确定每次滑动后滑动窗内的轨道边缘,基于轨道边缘进行轨道线检测。本申请的方法基于透视变换后的图像,确定卷积图像和轨道区域;基于轨道区域,将滑动窗口在卷积图像上滑动,并确定每次滑动后滑动窗内的轨道边缘,基于轨道边缘进行轨道线检测,保证了轨道线检测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08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07228.2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6/783 , G06F16/75 , G06F16/71 , G06V10/764 , G06V10/75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视频检索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视频检索信息;基于视频检索信息对视频标签信息库进行数据检索,确定与视频检索信息相匹配的目标标签信息,并确定目标标签信息对应的目标视频文件;视频标签信息库是基于对输入的多个视频文件的身份信息和每个视频文件的标签信息进行关联存储得到的;标签信息是通过将视频文件输入至预设的混合专家模型进行对象识别所确定的;混合专家模型包括多个用于执行不同视觉识别任务的专家模型。本发明可以在提升视频检索结果准确率的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由人工查看视频带来的庞大工作量,大大提高了视频检索的效率,降低了开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4737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181712.3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5B17/02 , G06Q10/067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仿真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构建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仿真验证的仿真验证虚实场景,仿真验证虚实场景包括由实景和实车构成的实景实车场景、由实景和虚车构成的实景虚车场景、由虚景和实车构成的虚景实车场景,以及由虚景和虚车构成的虚景虚车场景;确定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目标运营指标进行仿真验证所适用的目标验证场景,并基于目标验证场景对目标运营指标进行仿真验证,目标验证场景为仿真验证虚实场景中的其中一种场景。本发明有效实现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安全可靠地仿真验证,可以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新技术、新系统的落地转化和工程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