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活动断层隧道多级减震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52297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49404.4

    申请日:2016-1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14 E21D11/10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穿越活动断层隧道多级减震结构,隧道的断层破碎带主变形区的隧道横断面大于稳定段的隧道横截面;隧道衬砌层为纵向可变结构:隧道衬砌层为分段衬砌,且相邻衬砌段间构成的减震缝通过柔性接头连接;所述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范围内通过注浆加固的方式设置围岩加固圈,所述围岩加固圈内壁与隧道衬砌层之间填充有由轻质砂土构成的变形调整层。本发明能够使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围岩的稳定性都能得到大幅提高;衬砌各部位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峰值明显降低,并使可能出现因受拉或受压而破坏的隧道区段的显著减小;衬砌结构在错动面处发生错动后,可防止围岩大范围失稳坍塌,降低断层错动对隧道的影响。

    一种纤维混凝土二次衬砌隧道抗减震构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27212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545748.5

    申请日:2013-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混凝土二次衬砌隧道抗减震构造方法,在隧道洞口段的二次衬砌中采用纤维混凝土形成隧道洞口段抗减震构造。纤维混凝土二次衬砌从隧道洞门沿隧道纵向50m范围内进行设置,二次衬砌采用纤维混凝土制成。本发明构造的隧道能够有效提高衬砌的抗冲击、抗疲劳、抗裂和耐久性能,可以很好的控制裂缝的开展,达到裂而不坏;能够提高衬砌的延性,降低脆性,地震响应滞后时间较长,能够有效促进应力重分配和吸收地震能量,抵抗主要地震荷载,削弱地震动力对结构的破坏;衬砌厚度变小,柔度提高,同时可以减少开挖量,能够有效提高隧道修复效率。

    高速铁路隧道扩大断面回路型减压洞口的修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8036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36362.2

    申请日:2011-02-11

    Abstract: 一种高速铁路隧道扩大断面回路型减压洞口的修建方法,其做法是:A、在隧道的洞口处修建断面积为隧道断面积的1.3~1.6倍的扩大段;B、在隧道洞口的两侧修建与隧道平行且与外界连通的侧导洞,侧导洞与隧道的横向距离为20~30m,侧导洞的断面积为隧道断面积的25%~35%;C、再在两侧导洞之间修建两条横向贯通侧导洞和隧道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横通道。采用该方法修建的铁路隧道洞口,能有效地降低高速列车进入隧道所产生的微压波,而且施工容易、设置不受隧道周围地形影响、建造成本低。

    铁路隧道回路式减压洞口的修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2991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910216049.X

    申请日:2009-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回路式减压洞口的修建方法,其做法是:A、在隧道(10)洞口的两侧修建与隧道平行且长度为3.5-4.5倍隧道水力直径的侧导洞(11),侧导洞与隧道的横向距离为0.8-1.3倍隧道水力直径,侧导洞的断面积为隧道断面积的20%-30%;B、再在两侧导洞之间修建两条横向贯通侧导洞和隧道的第一和第二横通道(20,21),第一横通道(20)修建在离隧道洞口1.5-2倍隧道水力直径处,断面积为隧道断面积的10%-15%;第二横通道(21)与侧导洞的内端贯通,断面积为隧道断面积的5%-10%。采用该方法修建的铁路隧道洞口,其微压波现象明显降低,且其施工容易,建造成本低。

    一种管道交通系统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468422U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20871469.6

    申请日:2018-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和真空管道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交通系统,包括列车运行的管道,所述管道由一个运行段和m个低压段构成,每段之间有隔离门;所述低压段分成j、k两部分,分别位于运行段入口端和出口端;位于所述运行段入口端的j个低压段,从第一段至与运行段连接的第j段,压力逐段降低;位于所述运行段出口端的k个低压段,从与运行段连接的第一段至最后的第k段,压力逐段升高;其中,j、k为正整数;m=j+k。本实用新型的管道交通系统采用多级减压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地铁、高铁线路,经过简单少量的改造就能够兼容高速运营。既减少了造价成本,又能减少运营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排水管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554974U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20069093.2

    申请日:2017-0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管,包括软式排水管,在所述软式排水管的管内设有与所述软式排水管内壁匹配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供液体通过的孔隙。通过设置在软式排水管的管内设置支撑结构,当软式排水管受到径向压力时,可以显著增加软式排水管的局部受力面积,从而提升软式排水管的截面抗压能力,降低或避免软式排水管发生变形,确保软式排水管的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的结构简单,只需在现有的软式排水管中放入一定数量的支撑结构即可,实用性高、安装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