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34346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510015137.9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锻造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使用小压力高效愈合大型钢锭内部孔洞型缺陷的锻造方法,适用于将各种尺寸的钢锭直接拔长为轴类件的自由锻过程。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压钳把、倒棱、切除多余冒口等工艺结束后,对钢锭进行预拔长;2)使用上下平砧对坯料进行两道次的单向大变形;3)在单向大变形后,将坯料回炉重新加热并保温;3)将坯料翻转90°,使用上下平砧进行拔长。本发明适用于将各种尺寸钢锭锻造为轴类件的自由锻过程,能够保证钢锭内部孔洞型缺陷的愈合,大大减少锻件因中心疏松未锻合而报废的可能。本发明提出的锻造方法所需压力较小,使用小压机即可锻造较大锻件,扩展了设备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5728927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83671.8
申请日:2016-0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在金属构筑成形制造系统中的封装单元。封装单元包括运送设备和封箱制作站,所述运送设备配置为将多个金属板运送到所述封箱制作站并控制每个金属板的定向,使得每个金属板以预定的定向放置在所述封箱制作站中;并且所述封箱制作站配置为利用所述多个金属板制造一端开口的箱体。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包括所述封装单元的用于金属构筑成形制造工艺的制造系统。
-
-
公开(公告)号:CN10556303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1029128.1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3P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5/12 , B08B1/006 , B08B1/02 , B08B3/022 , B08B7/00 , B21J1/02 , B21J1/04 , B21J1/06 , B21J5/00 , B21J5/002 , B21J5/08 , B23K15/06 , B23K20/14 , B23K20/26 , B23K31/02 , B23K37/006 , B65G47/92 , B65G61/00 ,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金属构筑成形过程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多个基元;将多个基元堆垛成预定形状;将堆垛成预定形状的多个基元封装成预制坯。
-
公开(公告)号:CN103273272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21465.5
申请日:2013-06-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压力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综合提升宽厚板坯内外质量的锻、轧复合成形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单纯轧制、单纯锻造和锻造+轧制复合形成方法的坯料内部应变分布状况,提出锻、轧复合成形方法:1)首先将铸坯加热;2)加热结束后,在大型液压机上锻造变形;3)锻造变形结束后,锻坯返回加热炉保温;4)保温结束后,锻坯热送至轧机进行轧制,或缓冷至室温后再重新加热轧制。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模铸宽厚板坯(扁锭)的成形过程,尤其存在中心疏松的坯料有良好的效果。本发明能够消除宽厚板铸坯心部密集性疏松缺陷,减轻显微偏析,使组织细化并均匀化。同时,保证钢板表面质量,减少加工余量,使成品宽厚板材实现“内实外精”。
-
公开(公告)号:CN102756062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25394.1
申请日:2012-07-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1J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锻造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小压下率高效率愈合大高径比坯料内部孔洞型缺陷的锻造方法。本发明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在传统的自由锻过程中坯料内部应变的分布状况,提出宽砧径向压实工艺:1)使用平板作为上下砧,采用宽砧径向压实工艺对坯料进行压下;2)在宽砧径向压实后,将坯料回炉重新加热并保温;3)将坯料翻转90°,使用上下平砧进行拔长。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大高径比坯料(如连铸坯)或大高径比钢锭等的自由锻过程,尤其对于中心疏松严重的大高径比坯料有良好的效果。本发明生产的锻件能够保证大高径比坯料内部孔洞型缺陷的愈合,大大减少锻件因中心疏松未锻合而报废的可能,且由于压下率较小可以制造更大尺寸的锻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21952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110419388.9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半固态加工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可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原位研究金属半固态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化的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主要包括中部真空箱体、高频感应加热机、回转加压机构、底部调整组件、真空机组、水冷机组、电控柜及分离式操作面板。利用该装置将金属试样置于坩埚中,通过固定在试样上的热电偶控制温度,通过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和上加压装置实现对金属试样的加热、保温和压缩,通过上、下同步回转装置,实现试样的360度旋转,结合同步辐射X射线,可实现对金属半固态变形过程中的枝晶组织破碎、固液相迁移的原位观察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624042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1491669.1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炮身管制备工艺领域,具体为一种长寿命复合火炮身管及其制备方法。长寿命复合火炮身管由耐烧蚀高强耐热合金内衬和外层炮钢管体构成,选用一种高Cr、Ni、Mo、W含量的耐高温烧蚀磨损的耐热合金作为外层炮钢管体的内衬,外层炮钢管体采用Cr‑Ni‑Mo‑V系钢,通过真空封装焊接实现耐热合金内衬和外层炮钢管体的机械嵌套复合,并通过热挤压成形实现复合界面的冶金结合,随后进行“先固溶时效+后淬火回火”的热处理实现耐热合金内衬与炮钢外层的强度匹配。本发明通过复合构筑耐热合金和炮钢制备复合火炮身管,最终获得的复合火炮身管具有优异的刚度、耐高温烧蚀、耐磨损和抗蠕变性能,可以大幅度提升火炮身管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14198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0351155.X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温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低温结构用奥氏体钢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钢具有完全奥氏体结构,经超导成相热处理后晶界无第二相析出或晶界析出相呈不连续沿晶分布,晶界析出相平均有效宽度小于50nm,且晶界析出相占奥氏体钢总量的质量百分含量<0.3%。本发明通过优化固溶热处理温度,均匀组织,并通过控制晶界析出相的析出量及析出形貌,最终避免热处理后晶间析出相的大量生成,从而有效保证了其时效后的低温力学性能,在超低温(4.2K)下具有高强、高塑和无磁性的优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9218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74687.X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合金制备工艺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构筑小型优质坯料制备大尺寸高熵合金的方法,解决目前大尺寸高熵合金难以制备、内部冶金缺陷严重等问题。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或真空悬浮熔炼法获得优质无缺陷的小尺寸高熵合金坯料,对小尺寸坯料进行表面加工清洁处理并组装成形。通过真空电子束封焊固结各坯料层的界面,使得构筑连接界面处于真空条件。将构筑坯表面包裹石棉放入封箱中,对箱体进行真空电子束封焊,保证构筑坯在高温保温过程和构筑变形过程中处于真空状态,将装有构筑坯的封箱在1200±60℃保温6h以上,沿高度方向以低应变速率缓慢热变形至50%并进行高温保温处理,随后进行多向变形使得各坯料层之间的界面完全愈合,制备得到均质无缺陷的大尺寸高熵合金构筑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