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376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79818.8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铝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基复合铝材及其制备方法和汽车。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基复合铝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玄武岩纤维的表面镀银,得到镀银玄武岩纤维;以所述镀银玄武岩纤维为阴极,以金属镍板为阳极,置于镍电镀液中通电进行电镀镍,得到表面镀镍玄武岩纤维;及将所述表面镀镍玄武岩纤维与铝粉混合,再进行热等静压处理,得到玄武岩纤维增强基复合铝材。该玄武岩纤维增强基复合铝材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可以应用于汽车中某些对于强度、耐高温性能具有较高要求的结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7589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410008337.0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7/4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氧传感器起燃时间测试方法及测试电路,属于测试领域,方法包括,设置气氛管路;在所述气氛管路内制造气氛环境;在所述气氛管路内设置氧传感器测试端,感应气氛环境;控制气氛环境的振荡周期变化;根据气氛环境的振荡周期变化耦合氧传感器电信号振荡周期变化,采集氧传感器电信号,测定预设目标区间的采样值。通过上述方案,在气氛管路中制造气氛环境,划分气氛管路的各个功能段,根据划分气氛管路的各个功能段设置孔位和安装位,使测试工作方便可调,模拟方便;通过逼近预设赫兹周期下预设λ值振荡阈值区间之间振荡的波形,采集氧传感器的能斯特电动势,测得氧传感器起燃时间精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488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72463.3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47/12 , C22C49/06 , C22C49/14 , C22C47/02 , C22C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铸件制备工艺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复合铸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铝液;S2:将玄武岩纤维单向带依次层叠铺设,以形成玄武岩纤维毡,且相邻两层所述玄武岩纤维之间的纤维朝向为预设角度;S3:将所述玄武岩纤维毡放置于模具中,再向所述模具内注入所述铝液并保压凝固及保压冷却,以压铸制成复合铸件。本发明的复合铸件制备工艺制成的复合铸件除具备优异的轻量化效果外,而且具有电磁屏蔽功能以及具有较好的耐燃性和耐高温性,以能够保证车辆的安全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45273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86195.3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2F1/153 , G02F1/1506 , G02F1/155 , G02F1/1524 , G02F1/13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热调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隔热调光玻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基材玻璃、Low‑E隔热膜、第一电致变色调光膜、第二电致变色调光膜和第二基材玻璃;Low‑E隔热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介质层、第一阻挡层、功能层、第二介质层和第二阻挡层;第一介质层与第一基材玻璃相邻;第一电致变色调光膜和第二电致变色调光膜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离子储存层、电解质层、电致变色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本发明提供的隔热调光玻璃,通过对玻璃内膜层的设计,使得所得玻璃同时具备双色调控、黑色防窥和保温隔热功能,同时将电致变色膜与离线Low‑E相结合复合在汽车前挡风玻璃夹层中,赋予汽车前挡风玻璃多种功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6999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04709.4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J7/14 , C08J7/044 , C08L101/00 , C09D133/02 , C09D179/02 , C09D105/04 , C09D5/24 , H05K9/00 , H01M50/28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动力电池外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所述动力电池外壳复合材料包括基材、若干层聚丙烯酸层、若干层聚乙烯亚胺层和若干层石墨烯/海藻酸钠共混层;所述聚丙烯酸层、所述聚乙烯亚胺层和所述石墨烯/海藻酸钠共混层按顺序逐层交替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材表面。本申请通过使用石墨烯对动力电池的外壳材料,包括上盖材料和下壳体材料进行改性,使其产生电磁屏蔽效果,进而解决汽车动力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易受电磁波干扰以及动力电池对车内其他电子元器件产生电磁干扰的技术问题,从而有效保护动力电池和管理系统、以及车内其他电气元件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350049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019943.3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XPE风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XPE风管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乙烯50~100份、发泡剂为10~35份、改性氧化锌8~20份、硬脂酸钙1~10份、交联剂为2~8份、偶联剂0.5~1.5份和抗菌剂0.3~1.6份;所述抗菌剂包括奈米银抗菌剂和纳米氧化锌抗菌剂的组合。本发明提供的XPE风管既具有轻量化特性,又具有较好的抗菌抑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8719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18998.3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K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所述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材料为纤维与镓的低熔点复合材料,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机舱内的当前温度;若所述当前温度满足预设温度约束条件,则控制所述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融化,以用于目标车辆机舱通气,降低机舱内温度。本技术方案,能够在机舱内温度过高主动进气格栅不能打开时,控制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融化,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95427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45231.2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13/0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汽车配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式立标机构,包括:立标本体;升降口,贯穿开设在适配车辆的预定安装板上,其形状和大小配置成允许立标本体在该开口中自由升降,并且,当立标本体下降至所述隐藏状态时,立标本体的顶面能够完整填充升降口,以确保立标本体1所在位置处的预定安装板型面的完整性;升降驱动装置,设置在适配车辆的预定安装板内侧位置,用于驱动立标本体进行升降,并能够在立标本体升降至展示状态或隐藏状态时对其位移进行限制。本申请的可升降式立标机构,立标本体能够在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展示状态与隐藏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从而满足国标法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397720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811092958.2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后流水槽,其特征在于:后流水槽为一整体部件,复合材料作为铺层铺装成后流水槽,后流水槽的结构功能区包括包裹架后横梁区、左侧导水区、右侧导水区;后流水槽的模具面由下至上铺设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由碳纤维织物作为增强体,环氧树脂作为灌注在增强体之间的介质,在真空压力下一体成型。其轻量化效果达55%以上;一体成型大大减少了零件的焊接成型工序与成本;白车身扭转刚度由6528 N•m/°提高为6703 N•m/°;具备防锈蚀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0921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14057.3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车门防撞梁及其制备方法,车门防撞梁由防撞梁主型体、芯部刚性体和防撞梁连接支架组成,防撞梁主型体为由一种或多种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层合后卷制而成的侧面封闭的筒状结构,芯部刚性体为环氧树脂体系或聚氨酯合成橡胶体系发泡芯材,并填充于防撞梁主型体内腔,防撞梁连接支架固定于防撞梁主型体两端,在防撞梁连接支架上开有与防撞梁主型体相联通的注胶孔及与车门连接的螺栓孔;所述制备方法中,芯部刚性体通过注射的方式从防撞梁连接支架端部注入已安装防撞梁主型体,或将预制的发泡芯材先置于防撞梁主型体,然后加热使发泡芯材膨胀填充内腔。本发明所述车门防撞梁质量轻,抗冲击强度高,且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