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7529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1012872.9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烧化工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晶格氧参与甲醇自热重整制氢的铜基载氧体,为Cu2O‑Ca2Fe2O5的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铜基载氧体的制备方法和在晶格氧参与甲醇自热重整制氢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铜基载氧体,且发现通过所述的氧化亚铜和Ca2Fe2O5相互作用,可以调控晶格氧迁移速率和活性,可以实现吸附增强作用,能够促进反应正向移动。本发明所述的铜基载氧体,通过Cu2O‑Ca2Fe2O5成分的相互作用,有效降低甲醇活化温度,从而在更低温度下应用,有效抑制了甲醇重整过程中的甲醇裂解反应,大幅度降低CO的浓度。综上,Cu2O‑Ca2Fe2O5复合载氧体的协调配合,使得甲醇重整过程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25692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02720.8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9D133/04 , C09D161/20 , C09D5/18 , C09D7/20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膨胀型饰面防火涂料,按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水性丙烯酸树脂6-10份、水性氨基树脂6-10份、聚磷酸铵20-25份、成炭剂8-12份、三聚氰胺13-18份、填料2-10份、钛白粉4-6份、功能助剂0.4-0.8份和去离子水25-35份;所述填料为蒙脱石粉。本发明提出的涂料配方合理,制备方法简单,防火性能显著,具有抑烟效果,适合于饰面型防火。
-
公开(公告)号:CN107402116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735954.0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方法及检测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测量数据;步骤2:对步骤1中每组测量数据的压差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压差信号的时频熵,并根据每组测量数据的气液两相流的流型、时频熵、气液两相流的特征参数构造流型图;步骤3:获取待测的压差信号,并计算出待测的压差信号在流型图中的坐标位置;步骤4:根据待测的压差信号的坐标位置识别待测的气液两相流的流型。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提高了识别结果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5748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19500.5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01J23/825 , B01D53/86 , B01D53/62 , C07C29/154 , C07C31/04
Abstract: 一种Cu/Z双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在二氧化碳还原中的应用,属于二氧化碳处理领域。所述方法为,将Cu源、M源在40‑90℃水浴温度下进行充分混合,使用沉淀剂将溶液pH滴定至5‑11,经过离心或抽滤等步骤将所得到沉淀物水洗至中性,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在250℃以上的温度下煅烧,得到前体材料;再将所述的前体材料在含氢气氛中热改性,制得所述的Cu/Z双功能材料;所述的Z源为能够提供铈、锌、镓、锆、铟、铝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的原料,且Cu源所占比例为20‑60%,所述沉淀剂可促进Cu沉淀生成的碱性或其他性质材料。本发明还包括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材料及其在二氧化碳捕集和转化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材料具有优异的二氧化碳还原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299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05777.0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烧化工与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磁热催化生物质气化装置及方法,反应器上下两端采用支撑台和螺丝压紧密封固定;热电偶从反应器顶端小孔伸入反应器内部;反应器的顶盖设有小孔,水蒸气与氮气从小孔通入;反应器外设有与高频感应加热机连接的线圈,利用磁热效应给反应器内的反应物加热;反应器内设有多层镍网,相邻两层镍网之间设有生物质与催化剂的混合物;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依次连接洗气瓶、干燥瓶和气袋。本发明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技术,使热量直接在镍网和催化剂表面产生和集中,同时外加交变磁场激活催化剂,使其表面产生磁热涡流,增强催化活性,加快了热点处化学反应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30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34306.2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化学链裂解耦合催化歧化固定方法,该方法使用钙钛矿型催化剂,通过氧化还原循环,实现CO2化学链裂解。得到的CO进入歧化反应器在Fe基催化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和CO2,通过分离膜工艺分离CO2和未参与反应的CO,分别进入裂解反应器和歧化反应器实现再利用,以期最大化C固定率。该工艺由裂解反应器、再生反应器和歧化反应器组成。该二氧化碳化学链裂解耦合催化歧化固定方法通过载氧体的连续转化#imgabs0#与CO2高效裂解,耦合CO催化歧化,以及分离膜的加入可以明显提升C固定率,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与低品质燃料气的再利用,通过调节催化载氧体具体组成、结构以及分离膜表面形态,实现高效的CO2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18941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358171.5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太阳能热化学储热系统,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包括排列成环形结构的多个储热单元,每个储热单元的反应腔放置氧化还原反应材料,并设有环形管道使各个反应腔相通,定日镜场将太阳光反射至储热单元,在加热过程中,储热材料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的氧气被反应腔中的氮气稀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五氧化二锑的热化学储热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储热效率高、环保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太阳能储热应用。本发明能够使反应腔内的材料受热均匀,提高反应速率和储热效率;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热化学储热,储能密度更大,储热效果更佳;相邻反应腔之间的环形管道设计,使氧气流动稳定且均匀,促进储热材料继续发生还原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00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50496.2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1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液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油颗粒污染物检测装置及方法,该液压油颗粒污染物检测装置包括机体与遮光颗粒传感器,所述机体的表面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机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下方设置有防沉淀机构,所述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与泵体,所述泵体连通有进液管,所述机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活塞筒,所述遮光颗粒传感器设置在电动活塞筒的顶部。该装置在对检测瓶中液压油进行检测时,能够调节螺旋管位于检测瓶中的位置,并且在检测过程中,检测瓶中的液压油进行晃动,防止液压油中颗粒处于检测瓶中的不同深度位置,提高后续对液压油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9913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11616.8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流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气发动机燃料流量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获取燃烧腔体容量数据和天然气入口流量数据,并对入口流量进行频域分析,提取出燃料流量变化特征。接着,利用燃烧模式识别技术,结合燃烧腔体容量数据,计算出发动机中滞留的燃料量;对滞留燃料进行隐式消耗计算,得到燃料损失数据,并推断出燃料进气冗余情况。通过关联分析,最终获得实际的空燃比数据,并基于此对入口流量进行重塑,得到真实的作用燃料流量;对燃料流量数据进行控制驱动处理,生成可用的燃料流量控制模型;本发明实现了更高效、更全面的天然气发动机燃料流量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38484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82264.9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01J20/04 , B01J20/02 , B01J20/28 , B01J20/30 , B01D53/86 , B01J27/232 , B01J23/78 , B01J23/83 , B01J37/08 , B01J3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碳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天然矿物基二氧化碳处理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含MgxCayCO3成分的天然矿物在含氢气气氛中进行两段气固改性处理,得到所述的天然矿物基二氧化碳处理材料;所述的两段气固改性处理中的第一段的温度为240℃~500℃,第二段的温度为550~750℃;所述的MgxCayCO3成分中,所述的x为0.01~0.9;x+y=1。本发明还包括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材料及其在二氧化碳捕集和还原转化中的应用。本发明不仅提高了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利用率,降低了反应成本,同时提高了天然矿石作为双功能材料的循环利用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指导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