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019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31697.5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太阳能板采光率的支架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太阳能板支架领域。立柱包括柱体;柱体的下端安装在地面上,柱体的侧面通过轴承与连接装置Ⅰ上的连接环连接,连接环的外圆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架体连接;连接装置Ⅱ包括活动环,活动环设置在立柱的外侧,活动环的外圆面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架体连接;立柱的侧面还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内设有电机和传动齿轮,连接环的侧面顶端设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齿槽。本发明不仅能调节太阳能板的角度,而且在大风天气时,能带动太阳能板的底部向上移动,使太阳能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减小,进而减小太阳能板的迎风面积,以达到减少太阳能板翻倒的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44600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0455793.5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甲酸制氢用钯‑铜‑镍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光热界面甲酸制氢用组件及系统,属于制氢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采用超声法配置含铜导电性分散液,然后用电镀装置,在阴阳极两端接入磨制好的圆形泡沫镍进行电镀,将铜电镀到泡沫镍上,得到铜‑镍材料;采用超声法配置含钯导电性分散液,然后用电镀装置,在阴阳极两端接入磨制好的圆形铜‑镍材料进行电镀,将钯电镀到铜‑镍材料上,在氢气的还原性氛围下进行还原处理,得到钯‑铜‑镍催化材料。本发明采用催化效果较好、重复利用率高的钯‑铜‑镍催化材料,可以降低提高甲酸制氢的甲酸转化率、氢气产量等,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甲酸制氢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18941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358171.5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太阳能热化学储热系统,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包括排列成环形结构的多个储热单元,每个储热单元的反应腔放置氧化还原反应材料,并设有环形管道使各个反应腔相通,定日镜场将太阳光反射至储热单元,在加热过程中,储热材料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的氧气被反应腔中的氮气稀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五氧化二锑的热化学储热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储热效率高、环保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太阳能储热应用。本发明能够使反应腔内的材料受热均匀,提高反应速率和储热效率;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热化学储热,储能密度更大,储热效果更佳;相邻反应腔之间的环形管道设计,使氧气流动稳定且均匀,促进储热材料继续发生还原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3255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21503.2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9K5/06
Abstract: 一种磁性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光热储能磁开关用组件及储能方法,属于储能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首先采用超声法制备混合均匀的石蜡/Fe3O4混合溶液,然后将SEBS弹性体在超声处理下加入上述混合溶液,得到磁性相变复合材料。本发明光热储能的方法,采用光热转换效果较好、重复利用率高的磁性相变复合材料,可以快速完成储能过程,且储热量大,添加的石蜡以及Fe3O4不影响储热过程,储热过程形状稳定的同时,还能通过调整永磁体进行储热以及保温,采用的原料皆是市场广泛使用的,成本低,提高了光热储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且整个制氢过程采用太阳能装置,电源可以与其他新能源过程结合,比如风电和光电等,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72767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74855.1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具体地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体和设于所述电池箱体内部的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贴合的电池模组、设于两两所述电池模组之间的类双极板以及设于所述类双极板与所述电池模组之间的密封片,所述电池单元的侧面安装有压紧板,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底座以及安装于所述电池底座上的电池,所述电池底座上设有电池底座进液口和电池底座出液口,所述类双极板上设有与所述电池底座进液口配合的类双极板进液口以及与所述电池底座出液口配合的类双极板出液口,所述类双极板的正反两面设有与所述类双极板进液口和类双极板出液口连通的流道。本发明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散热能力较强,且安全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75460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24355.7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材料固液两相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多次逐层向相变室内填充相变材料;S2:使相变材料冷却到初始温度;S3:对相变材料进行单侧加热;S4:在一次加热过程中,测量多组与时间tm变化相对应的温度值Tm、Tn、相变界面位置xm、边界扰动厚度xL值,将多组上述数值分别带入如下公式:#imgabs0#再利用非线性拟合寻找最优参数的方法解得ks与kl的值,即得到固、液两相导热系数取值。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相变材料固液两相导热系数的测量装置。本申请的相变材料固液两相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能够对相变材料固液两相导热系数同步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44600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55793.5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甲酸制氢用钯‑铜‑镍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光热界面甲酸制氢用组件及系统,属于制氢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采用超声法配置含铜导电性分散液,然后用电镀装置,在阴阳极两端接入磨制好的圆形泡沫镍进行电镀,将铜电镀到泡沫镍上,得到铜‑镍材料;采用超声法配置含钯导电性分散液,然后用电镀装置,在阴阳极两端接入磨制好的圆形铜‑镍材料进行电镀,将钯电镀到铜‑镍材料上,在氢气的还原性氛围下进行还原处理,得到钯‑铜‑镍催化材料。本发明采用催化效果较好、重复利用率高的钯‑铜‑镍催化材料,可以降低提高甲酸制氢的甲酸转化率、氢气产量等,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甲酸制氢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72672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11628209.7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间隔类间互异性多核学习的油画作者识别方法:A.输入待检测的扫描油画图像;B.对输入图像进行全局特征提取,所述全局特征包括整幅图像的特征并将所述图像描述成一个行向量,采取全局特征参数进行图像特征提取,所述全局特征参数包括:LBP、Color LBP、GIST、Color GIST、PHOG、CIE颜色空间直方图和Canny edge,针对所述全局特征参数构造出若干个油画全局特征的核矩阵;C.对输入图像进行局部特征提取,通过特征包框架处理所述局部特征;D.构造大间隔类间互异性多核学习模型,依此将步骤B和步骤C提取到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两两组合,并且通过多个核函数计算出候选核特征矩阵,E.交替优化求解大间隔类间互异性多核学习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3230684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68902.1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进料管平底沉降槽,包括沉降槽槽体,沉降槽槽体上部设有开放式的溢流口,即在沉降槽槽体上部和溢流出口之间不设溢流围堰,底部设有底流出口,在沉降槽槽体内与沉降槽槽体同轴设有中心桶,在沉降槽内设有两个文丘里结构的射流进料管,所述射流进料管一端穿过沉降槽槽体与外部的进料装置连接,另一端沿中心桶的切线方向连通中心桶。本发明能够提高沉降槽的产能和沉降效率,去除溢流围堰后,固体颗粒无法在原溢流围堰区域堆积,从而降低溢流固含;通过采用双文丘里自吸式进料结构,能降低中心桶内固含,以促进高分子絮凝剂在中心桶内与固体颗粒的混合与吸附沉降,提高沉降分离效率;减少高分子絮凝剂的消耗量,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94340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93154.X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解液修复,公开了一种失衡电池电解液的修复方法。包括:将失衡电池的阳极电解液和阴极电解液混合,得到混合电解液I;配置混合电解液I中金属阳离子的5价离子电解液;将5价离子电解液和混合电解液I混合得到电解液II,获取电解液II的RGB信息,5价离子电解液的用量使得电解液II的RGB信息中蓝色通道值最大,得到电解液III;将电解液III分为两份,其中一份作为阴极电解液,将酸溶液作为阳极电解液,进行恒流电解,得到电解液IV;将氧化性气体通入到电解液III中以将金属2价阳离子氧化为3价阳离子得到电解液V;将另一份与电解液V以相同体积混合。该修复方法修复效果好,能够提高失衡电池电解液的利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