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微环境响应型的免疫调节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217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96600.0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菌微环境响应型的免疫调节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其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N端与吲哚‑3‑丙酸的羧基连接,序列中的苯丙氨酸的为D型苯丙氨酸。同时还公开了本发明的抗菌肽在制备治疗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抗菌肽在生理条件下不具备直接的杀菌活性,酸性条件下对大肠杆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16μM),同时具有调节巨噬细胞免疫反应,促进巨噬细胞对细菌团的吞噬能力。因此,本发明的抗菌肽具有选择性杀菌功能,能够协调先天免疫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细菌选择性压力,解决了产生耐药性的问题。

    兼具细菌捕获与抑菌功能的纳米抗菌肽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8985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0673197.4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细菌捕获与抑菌功能的纳米抗菌肽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弥补了大部分捕获肽抗菌活性差的缺点,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制备方法如下:交替排布带有正电荷的R和极性不带电的Q,并连续排布极性氨基酸:W,得到RWQW的序列结构单元,将该结构单元重复3遍作为自组装成阳离子肽纤维骨架。采用柔性接头与乳铁蛋白28‑34活性识别区域相连接,构建纳米捕获肽序列结构。本发明的纳米肽在生理环境中能形成致密的纳米纤维网,对大肠杆菌捕获能力较强,并促进巨噬细胞对细菌团的吞噬能力。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纳米抗菌肽对革兰氏阴/阳性菌均具有良好的杀灭活性,是一种应用价值较高的纳米抗菌肽。

    兼具细菌捕获与抑菌功能的纳米抗菌肽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8985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73197.4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细菌捕获与抑菌功能的纳米抗菌肽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弥补了大部分捕获肽抗菌活性差的缺点,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制备方法如下:交替排布带有正电荷的R和极性不带电的Q,并连续排布极性氨基酸:W,得到RWQW的序列结构单元,将该结构单元重复3遍作为自组装成阳离子肽纤维骨架。采用柔性接头与乳铁蛋白28‑34活性识别区域相连接,构建纳米捕获肽序列结构。本发明的纳米肽在生理环境中能形成致密的纳米纤维网,对大肠杆菌捕获能力较强,并促进巨噬细胞对细菌团的吞噬能力。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纳米抗菌肽对革兰氏阴/阳性菌均具有良好的杀灭活性,是一种应用价值较高的纳米抗菌肽。

    一种非完美两亲性肽W4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553657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811452528.7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完美两亲性肽W4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非完美两亲性肽W4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制备方法:选用4个精氨酸作为正电荷氨基酸和5个色氨酸作为疏水性氨基酸,两个精氨酸作为一个单元插入色氨酸,螺旋轮投影形成“四面”构象,即两个疏水表面和两个亲水面,且四个精氨酸形成两对分子内氢键,该衍生肽命名为W4,本发明在提高抗菌肽杀菌活性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抗菌肽的溶血活性,提高了抗菌肽在细菌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之间的选择性,提高了其成为抗生素替代物的发展潜力。

    一种中心对称的α螺旋肽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589076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59741.2

    申请日:2016-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001 A61K3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心对称的α螺旋肽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以α螺旋蛋白折叠原则为基础设计出中心对称α螺旋肽模板:(y+hhh+y)n‑NH2,以该模板为基础,辅以常见的氨基酸,设计出一系列甘氨酸富集肽GKLWLKGn,当n=3,命名为GG3。GG3的治疗指数高达94.8。该方法在提高抗菌肽杀菌活性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抗菌肽的溶血活性,提高了抗菌肽在细菌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之间的选择性,提高了其成为抗生素替代物的发展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