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窗框加强组件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290939U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20697041.4

    申请日:2018-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天窗框加强组件,包括天窗加强框、顶盖、两个上边梁内板和两个A柱上加强板,两个所述A柱上加强板分别固定在对应的两个上边梁内板内侧,天窗加强框固定在顶盖与所述上边梁内板之间,所述天窗加强框上下两侧均设有固定搭边,两个上边梁内板上均开设有第一避让缺口,两个A柱上加强板上均开设有第二避让缺口,固定搭边通过第一避让缺口和第二避让缺口与对应的上边梁内板和对应的A柱上加强板交叉固定,车身侧围外板固定在上边梁内板和所述天窗加强框外侧。本实用新型一种天窗框加强组件有效减少固定板层数,有效解决多层板连接问题,从而减少尺寸链后,解决天窗总装后与车身顶盖面差大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上安装板装饰件的侧围安装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07617807U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721584702.4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安装板装饰件的侧围安装组件,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侧面与侧围外板的翻边固定,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面与A柱加强板固定,上安装板装饰件与所述固定支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安装板装饰件的侧围安装组件,能够提高侧围外板前端结构刚度,解决了侧围外板前端无支撑在高速行驶时的抖动异响问题,解决了侧围外板前端冲孔难的问题,使侧围外板前端冲压成型容易。(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车门与车身侧围组件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364066U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20824162.5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与车身侧围组件,包括车门本体和侧围总成,车门本体的外侧下边缘处固定设有外饰裙板,侧围总成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门槛侧围外板、门槛加强板和门槛内板,门槛加强板与门槛内板固定连接并且两者围设有密封的门槛内腔体,门槛侧围外板的上端与门槛加强板的上端固定连接,门槛侧围外板的下端向内凹入并且与门槛加强板外表面的下部固定连接,门槛侧围外板的下端的凹入处固定设有门槛胶条,门槛胶条的外表面与外饰裙板下端的内表面可解除式密封相抵。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门与车身侧围组件,感知质量好,遮挡灰尘泥水效果好,解决了传统结构中外饰裙板上的胶条摩擦门槛侧围外板造成的生锈问题。

    一种大溜背车型的后侧围加强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10364065U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20823768.7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溜背车型的后侧围加强组件,包括C柱外加强板、C柱内加强板和D柱加强板,所述D柱加强板设于D柱本体上,所述C柱外加强板贴合固定于后侧围内板的外表面上,所述C柱外加强板的下端与后轮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并与后悬减震器的位置对应,所述C柱外加强板的上端向后倾斜向上延伸至后三角窗框的后部的位置处,所述C柱外加强板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后三角窗框的后部和所述D柱加强板的中上部固定连接,所述C柱内加强板贴合固定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内表面上,所述C柱内加强板与所述C柱外加强板的位置内外对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溜背车型的后侧围加强组件,C柱外加强板可对D柱加强板形成最佳支撑,传力路径更优,重量轻。

    一种D柱加强板总成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027605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823724.4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柱加强板总成,包括从前至后依次搭接固定并设于后部内板焊合件上的上边梁后加强板、D柱上加强板、D柱中加强板和D柱下加强板,D柱上加强板的前端的纵向截面呈反向的“Z”字形,D柱上加强板的前端的顶面与上边梁后加强板后端的下表面搭接固定,D柱上加强板前端的底面与后部内板焊合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D柱中加强板的后端的纵向截面呈“Z”字形,D柱中加强板后端的顶面与D柱上加强板前端的下表面搭接固定,D柱中加强板后端的底面与后部内板焊合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柱加强板总成,可满足大溜背车身的强度要求,取消了隔断加强板,零件数量减少,有利于焊接夹具简化,成本降低。

    一种降低尾门电撑杆安装点应力的车身加强件

    公开(公告)号:CN210011584U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20823738.6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尾门电撑杆安装点应力的车身加强件,包括螺母板,所述螺母板的纵向截面呈反向的“L”形,D柱上外板上设有电撑杆安装面,所述螺母板设于所述电撑杆安装面处,所述螺母板的右侧壁与所述D柱上外板的左侧壁相抵并固定连接,所述螺母板的下侧壁与D柱上加强板的上表面相抵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降低尾门电撑杆安装点应力的车身加强件,有利于提高电撑杆安装结构的刚度,应力低,保证了电撑杆安装结构的焊点和白胶的耐久可靠性,流水槽二级表面上无焊点,感知质量好。

    一种车身B柱上部加强组件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411874U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20696951.0

    申请日:2018-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身B柱上部加强组件,包括B柱内板、顶梁、B柱连接板、上边梁内板和A柱上加强板,上边梁内板侧边部横向延伸固定在B柱内板上端部内侧,B柱连接板下端部固定在对应的B柱内板上端部外侧,B柱连接板中部设有向内凸起的凸起部,凸起部内侧外表面与对应的上边梁内板外表面、对应的A柱上加强板外表面和对应的顶梁外表面围设有封闭式腔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身B柱上部加强组件有效解决侧碰时负载传递到B柱总成上端后与顶梁路径不顺畅问题,保证载荷的传递路径顺畅,腔体结构有助载荷的分散,避免受力集中引起车身变形量大从而引起车身侧门上边梁区域变形大导致车门难以打开,影响车内人员救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独悬后减振器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860263U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721582804.2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独悬后减振器安装结构,包括减振器安装板、轮罩内板加强板、轮罩支撑板、C柱第二排安全带加强板,所述减振器安装板与大梁、大梁加强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减振器安装板与所述轮罩内板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轮罩内板加强板与所述轮罩内板固定连接,所述轮罩内板加强板与左车架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轮罩内板加强板与右车架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轮罩支撑板与C柱第二排安全带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轮罩支撑板与轮罩外板固定连接,所述轮罩外板与轮罩内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独悬后减振器安装结构,提后高减振器安装点强度和刚度以及整车扭转刚度,改善NVH性能,解决了后减振器安装点处发生压溃的问题,以及轮罩周圈和侧围外板的开裂问题。

    一种提升车门铰链安装点刚度的加强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10370289U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20824165.9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车门铰链安装点刚度的加强组件,包括前门铰链加强板、后门铰链加强板、前门补强板和后门补强板,前门补强板固定设于前门铰链加强板的前门铰链安装面上,A柱外板、A柱加强板、前门补强板和前门铰链加强板在前门铰链安装面处从外至内依次抵接并固定,后门补强板固定设于后门铰链加强板的后门铰链安装面上,B柱外板、B柱加强板、后门补强板和后门铰链加强板在后门铰链安装面处从外至内依次抵接并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升车门铰链安装点刚度的加强组件,提升了车门铰链安装点的刚度,满足车身零件轻量化设计要求,成本降低。

    一种车身B柱下部加强组件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559521U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20696952.5

    申请日:2018-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身B柱下部加强组件,包括B柱本体和门槛本体,B柱本体包括B柱内板和B柱加强板,B柱加强板纵向延伸固定在B柱内板前方,门槛本体包括门槛外板和门槛内板,B柱内板下端垂直延伸固定至门槛外板和门槛内板之间,B柱加强板下端垂直延伸固定至门槛外板前侧中下部,门槛外板后侧与B柱内板前侧之间固定设有门槛外加强板,车身侧围外板固定在B柱加强板和门槛外板前方,门槛内板后侧上下两侧分别水平设有座椅横梁和前地板本体,座椅横梁和前地板本体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身B柱下部加强组件使B柱本体在受到侧面碰撞时能够承受足够的撞击力,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碰撞时不会发送门槛翻转引起B柱浸入量过大导致侧面变形。(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