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078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52163.9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9G3/32 , G09G3/3233 , G09G3/30 , G09G3/00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栅极调控叠层结构发光器件的发光栅压与灰阶锚定方法,包括:控制第一电源向发光器件施加测试电流;使栅极调控电极向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施加多个不同的测试栅压,并采集发光效率和发光亮度;对测试栅压和发光效率进行数据拟合,获得第一函数关系图,从第一函数关系图中获得发光栅压;获得多个不同的测试电流对应的发光栅压;对各个测试电流和发光栅压进行数据拟合,获得第二函数关系图;对各个测试电流及其对应发光栅压下的发光亮度进行数据拟合,获得第三函数关系图;根据第二函数关系图和第三函数关系图,获得发光器件的各个标准灰阶值对应的标准电流和标准栅压。本发明可以确定让各个灰阶达到理想发光效率的栅压。
-
公开(公告)号:CN11441953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111533554.4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V20/52 , G06V20/10 , G06V10/776 , G06V10/44 , G06V1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海滩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控制摄像机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海滩进行图片采集,获得海滩图片;将获得的海滩图片输入潮汐分析模型,获得海滩的潮汐情况;根据海滩的潮汐情况和当前海滩图片,将海滩划分为风险区和非风险区;将摄像机的监控资源按照预设比例分配给风险区和非风险区;风险区获得的监控资源大于非风险区获得的监控资源;在监控资源分配后,对摄像机采集到的海滩图片进行游客识别,获得游客行为;将游客行为输入风险行为识别模型以判断游客行为是否属于风险行为;响应于游客行为属于风险行为,则发出告警提示。本发明提高了风险行为识别准确率和安全防护效率,保障游客生命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8670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33248.X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icro‑LED键合、全彩化方法及系统,其中键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Micro‑LED芯片的电极交替沉积顺磁性金属薄膜和铁磁性金属薄膜;对TFT基板的电极沉积单层铁磁性金属薄膜;并在TFT基板的表面对应像素点设置金属凸点阵列;对沉积好金属薄膜的Micro‑LED芯片和TFT基板进行磁化处理;将磁化处理后的Micro‑LED芯片和TFT基板放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流体磁性动态自组装;将完成流体磁性动态自组装的Micro‑LED芯片和TFT基板放入化学镀液中,使Micro‑LED芯片和TFT基板上的金属凸点自生长及互联,直至实现欧姆接触。避免Micro‑LED芯片在流体磁性动态自组装的过程中互相吸附,并通过图案化光刻胶和金属凸点实现芯片的有选择性自键合。
-
公开(公告)号:CN1188658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600594.3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9G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Micro‑LET显示像素驱动电路,涉及光电显示领域,包括:Micro‑LET器件、开关补偿电路;Micro‑LET器件的阳极连接电源高电位,Micro‑LET的阴极连接电源低电位;开关补偿电路包括:驱动控制晶体管、下拉控制晶体管、供电控制晶体管、电压补偿晶体管、第二电容、数据信号输入控制晶体管、第一电容;开关补偿电路用于弥补因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迁移率影响而造成的驱动电流不稳定的现象;本发明根据对传统Micro‑LED像素驱动电路的优化,对驱动控制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使得流经发光三极管的电流大小与驱动控制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无关,并且通过对时序的控制,能对晶体管迁移率变化影响的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88409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198822.5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9G3/32 , G09G3/32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栅极调控叠层结构发光器件亮度补偿驱动方法,包括:控制第一电源向发光器件施加检测电流,采集发光器件的实际发光亮度;根据实际发光亮度和检测电流对应的标准发光亮度,获得发光器件的当前发光效率;根据当前发光效率,获得第一栅压调控函数;获得发光器件的当前显示灰阶值;根据当前显示灰阶值,获得第一显示驱动电流;根据第一显示驱动电流和第一栅压调控函数,获得第一显示驱动栅压;控制第一电源施加第一显示驱动电流,控制第一栅极调控电极施加第一显示驱动栅压,以使发光亮度与当前显示灰阶值相匹配。本发明对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进行补偿,以使发光亮度满足需求显示灰阶,提高显示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86353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0648008.3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V40/16 , G06N3/0464 , G06N3/09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人像关键点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S1:将人像图片送入人脸检测网络进行人脸检测并裁剪,将训练数据集中的坐标信息转化为热力图信息;S2:将人像图片送入基于Transformer和Convolution特征融合的回归网络对其进行训练,回归网络为并行结构,通过Convolution捕捉人像图片的低级语义特征,通过Transformer捕捉人像图片中的高级语义特征,将得到的特征图进行跳跃连接,共同编码包含坐标信息的热力图;S3:基于Convolution和Transformer特征融合的回归网络将N个关键点的N个热力图联合在同一个通道,生成具有边界信息的热力图,输出N+1个通道的热力图;S4:将输出的热力图取前N个热力图进行解码,得到精确的N个关键点的坐标信息。该方法及系统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和运行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404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52740.4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4N13/398 , H04N13/305 , H04N13/296 , H04N13/243 , H04N1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液晶透镜的集成成像多模视角可调显示方法及系统,涉及集成成像领域,方法包括:首先,获取图像采集模块所采集的第一图像,识别获得第一图像的总观众所在区域;然后,响应于第一图像中的总观众所在区域集中于透镜阵列工作的第二低立体视角状态下所对应窄视角立体显示观看区,控制透镜阵列处于第二低立体视角状态并切换2D显示阵列的相应的片源分辨率;反之,控制透镜阵列处于第一高立体视角状态并切换2D显示阵列的相应的片源分辨率。本发明通过获得总观众所在区域,并根据总观众所在区域,控制透镜阵列的立体视角状态并切换2D显示阵列的片源分辨率,有效节约在低视角要求情况下的视角要求,并改善立体显示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8571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010760395.0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晋江市博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LED和OLED相反极性并联组成的显示器件,所述显示器件包括无机发光二极管LED阵列、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阵列以及具备多组电极的基板;LED和OLED通过基板上的一组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电极与LED的阴极和OLED的阳极相连;同一基板上的其他电极或其他基板上的电极则连接至LED的阳极和OLED的阴极。通过共享电极,该显示器件兼具高发光效率、高像素密度和长时间工作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315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17402.2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1L29/73 , H01L29/06 , H01L21/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电共同调控混合隧道结双极型晶体管,涉及半导体领域,双极型晶体管包括:衬底、设置于衬底上的第三N型氮化镓层、设置于衬底上的第二P型氮化镓层和发射极金属接触层、设置于第二P型氮化镓层上的基极金属接触层和第一P型重掺杂氮化镓层、依次设置于第一P型重掺杂氮化镓层上的非故意掺杂氮化镓铟极化层、第二N型重掺杂氮化镓层、第一N型氮化镓层,以及设置于第一N型氮化镓层上的集电极金属接触层。本发明通过设置隧道结,可以增强空穴注入,降低器件电阻,提高器件的响应速度。本发明克服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工艺困难,通过分子束外延生长过程中引入氢的缺失,减低制造隧道结器件的工艺难度并提升器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15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42181.7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色发光结构,包括设置有第一发光材料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第一发光区与第二发光区;所述第一发光区的出光背侧设置有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发光区受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能量所驱动而激发出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发光区出光径向两侧设置有驱动电极,所述第二发光区受所述驱动电极驱动而电致发光并激发出第三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第三光源的发光颜色相异。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红绿蓝子像素一体化结构。与传统量子点发光显示相比,本发明能够节约发光材料,相应的会减少工艺步骤,并且在此基础上在将双色或多色像素的发光材料进行接壤相邻可以进一步提高器件精度降低产品尺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