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53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02937.0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10K50/15 , H10K50/16 , H10K50/10 , H10H20/816 , H10H2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载流子双栅电流调控的平行栅发光器件,涉及光电显示领域,包括:衬底、发光复合层、设置于发光复合层两侧的第一空穴传输层和第一电子传输层,位于第一空穴传输层侧的薄状电子传输层、第一调控电极、第二空穴传输层、阳极,位于第一电子传输层侧的薄状空穴传输层、第二调控电极、第二电子传输层、阴极;其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器件在所述第二偏置信号、第三偏置信号调控下而优化电子、空穴注入量平衡并易于驱动,而驱动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的空穴与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数的电子在所述发光复合层内复合发光并提升发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16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32213.0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流型双栅极调控单向节截流复合发光器件制备工艺,包括:在衬底上制备第一电极、第一栅极调控电极以及第二栅极调控电极;在第一电极上制备第一传输层;在第一传输层和第一栅极调控电极上制备第一调控层;在第一调控层上制备第二传输层;在第二传输层上制备发光功能层;在发光功能层上制备第三传输层,在第三传输层和第二栅极调控电极上制备第二调控层;在第二调控层上制备第四传输层,在第四传输层上制备第二电极。同一侧的传输层和调控层对应电荷极性相反,以使调控电极施加对应电压时,可以调整载流子在同侧传输层之间的迁移率,进而调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和/或发光亮度。本发明的发光器件可以进行灵活且高效地栅极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7305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13853.5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10K5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流调控的无注入发光器件结构,涉及光电显示领域,所述发光器件结构包括:电子驱动电极层、第一无注入绝缘介质层、发光复合层、第二无注入绝缘介质层、空穴驱动电极层、电流栅传输层和电流栅电极层,电流栅电极层与电子驱动电极层和/或所述空穴驱动电极层之间时间直流偏置信号;所述直流偏置信号用于在所述第一半周期和/或所述第二半周期调控所述发光复合层内的所述电子、所述空穴受交流信号驱动而分离和复合的所述响应速度或所述响应量,以使所述电子、所述空穴在所述发光复合层内的分离和复合的所述响应速度或所述响应量趋于平衡,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无注入发光器件的电子空穴发光复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404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52740.4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4N13/398 , H04N13/305 , H04N13/296 , H04N13/243 , H04N1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液晶透镜的集成成像多模视角可调显示方法及系统,涉及集成成像领域,方法包括:首先,获取图像采集模块所采集的第一图像,识别获得第一图像的总观众所在区域;然后,响应于第一图像中的总观众所在区域集中于透镜阵列工作的第二低立体视角状态下所对应窄视角立体显示观看区,控制透镜阵列处于第二低立体视角状态并切换2D显示阵列的相应的片源分辨率;反之,控制透镜阵列处于第一高立体视角状态并切换2D显示阵列的相应的片源分辨率。本发明通过获得总观众所在区域,并根据总观众所在区域,控制透镜阵列的立体视角状态并切换2D显示阵列的片源分辨率,有效节约在低视角要求情况下的视角要求,并改善立体显示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219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05221.7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10K59/35 , H10K59/12 , H10K59/121 , H10K59/131 , H10D86/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用栅极调控的叠层结构彩色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像素点,发光像素点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以及蓝色发光单元,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以及蓝色发光单元均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功能层、第二电极;红色发光单元上方设置红色栅极绝缘层,红色栅极绝缘层上方设置红色栅极调控电极,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同理设置;同一发光像素点内的红色栅极调控电极和绿色栅极调控电极之间连接第一高阻引线,同一发光像素点内的绿色栅极调控电极和蓝色栅极调控电极之间连接第二高阻引线;各个蓝色栅极调控电极统一连接至第一点位,各个红色调控电极统一连接至第二点位。本发明有效简化栅极调控电路的集成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655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52724.5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F1/1343 , G02F1/1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模视角的集成成像液晶透镜阵列,涉及3D显示领域,包括:位于第一基板的第一电极组、位于第二基板的第二电极组以及设置于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之间的液晶层;在第一状态下,各个第一电极组内的各个第一子电极分别施加对应的驱动电压,且每个第二电极子组内的各个第二子电极施加第二相同电位,以使透镜组单元整体表现为1个透镜;在第二状态下,各个第一电极组内的各个第一子电极施加第一相同电位以使第一电极组作为公共电极,且各个第二电极子组内的各个第二子电极分别施加对应的驱动电压,以使透镜组单元表现为M个子透镜。本发明所提供的液晶透镜阵列可以在不同视角模式下切换,而兼容不同视角,实现视角与分辨率的统筹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9600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058979.6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9G3/32 , G09G3/3208 , G09G3/32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栅极调控发光器件亮度补偿驱动方法,包括:向双栅极调控发光器件施加第一灰阶值对应的第一驱动电流,获得双栅极调控发光器件的实际灰阶值;根据实际灰阶值和第一灰阶值,获得灰阶亮度差值和双栅极调控发光器件当前的第一发光效率;根据预设需求发光效率、实际灰阶值和第一灰阶值,获得施加于全型调控电极的第一栅压和施加于单型调控电极的第二栅压;重复上述,获得双栅极调控发光器件各个灰阶值对应的第一栅压和第二栅压;获得所双栅极调控发光器件的当前显示灰阶值,并根据当前显示灰阶值对应的第一栅压、第二栅压以及驱动电流对双栅极调控发光器件进行驱动。本发明可以避免双端调控互相影响导致调控失准。
-
公开(公告)号:CN11874870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92883.8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4N13/106 , H04N13/111 , H04N13/204 , H04N13/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宽视角集成成像驱动方法,涉及集成成像显示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接收模式设定模块发送的拟切换工作模式的第一切换指令;第一切换指令包括拟切换至的第一工作模式;然后响应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为所述宽视角模式,控制所述液晶透镜组工作于所述宽视角模式,控制所述2D显示阵列显示与所述宽视角模式相对应的第一片源;响应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为所述普通模式,控制所述液晶透镜工作于所述普通模式,控制所述2D显示阵列显示与所述普通模式相对应的第二片源。在本发明在宽视角模式下,能够有效提高横向视角,并控制纵向视角,避免在观看场景较少的纵向视角发生视角浪费,提高显示面板像素利用率,进一步提高3D显示分辨率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0217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92854.1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2F1/29 , G02F1/1343 , G02B3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椭圆环形电极的宽视角集成成像液晶透镜组及显示设备,涉及3D显示领域,包括:第一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的驱动电极、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二基板上的公共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驱动电极包括椭圆环形驱动子电极,所述椭圆环形驱动子电极的椭圆长轴为所述液晶透镜阵列的横轴,所述椭圆环形驱动子电极的椭圆长轴为所述液晶透镜阵列的纵轴;所述驱动电极用于驱动所述液晶层偏转形成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沿所述横轴方向长于所述纵轴方向;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横向视角,并控制纵向视角,避免在观看场景较少的纵向视角发生视角浪费,提高显示面板像素利用率,进一步提高3D显示分辨率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306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13877.0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栅极调控无注入发光器件制备工艺,包括:在衬底上镀膜第一导电层并光刻,形成第一载流子驱动电极、第一栅极调控电极以及第二栅极调控电极;在第一载流子驱动电极上镀膜第一绝缘层并光刻,形成第一无注入绝缘介质层;在第一无注入绝缘介质层上制备发光功能层;在发光功能层镀膜第二绝缘层,对第二绝缘层进行光刻,形成第二无注入绝缘介质层;在第二无注入绝缘介质层上镀膜第二导电层并光刻,形成第二载流子驱动电极;在第一载流子驱动电极和第一栅极调控电极上制备第一传输层,在第二载流子驱动电极和第二栅极调控电极上制备第二传输层。本发明有效改善无注入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发光亮度,且能够灵活地对二者进行调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