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37853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10021369.X
申请日:2009-03-0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62D6/00 , B62D101/00 , B62D117/00 , B62D103/00 , B62D1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四轮主动转向操纵控制系统,包括实时对驾驶员预定转向状态进行检测的驾驶员预定转向检测装置、实时对车辆实际转向状态进行检测的实际转向检测装置,以及对所述驾驶员预定转向检测装置和实际转向检测装置所检测信号进行分析比较并相应对前轮转向控制器和后轮转向控制器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驾驶员预定转向检测装置和实际转向检测装置均与电子控制单元相接。本发明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能有效改善四轮转向汽车转弯时的操纵性问题,大大提高了汽车在会车、超车和弯道行驶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537828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021367.0
申请日:2009-03-0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60T8/1755 , B60W10/18 , B60W10/20 , B60W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轮转向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包括实时对车体质心处速度方向相对于车体纵向轴线的偏转角度即车体侧偏角进行检测的车体侧偏角测量装置、实时对车体实际转动角速度与驾驶员给定转动角速度间的车体转动角速度偏差进行检测的车体转动角速度偏差测量装置,以及根据车体侧偏角测量装置和车体转动角速度偏差测量装置实时所输出信号相应对后轮转角控制器和制动轮判定及制动力矩分配控制器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制动轮判定及制动力矩分配控制器分别对四个车轮的车轮制动器进行控制。本发明结构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可有效改善汽车在极限或危险工况下的行驶稳定性,提高汽车在光滑路面高速大转角转向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561909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25974.1
申请日:2004-03-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汽车驾驶员动体视力检测仪,包括:计算机和检测仪本体,计算机通过电缆与检测仪本体相连接,在检测仪本体上设置有应答反应键。液晶显示屏上产生的模拟运动的C形视标,通过两块反射镜和光学镜头组,成像到成像屏上。被检者通过观察窗看成像屏上的C形视标,C形视标不但模拟30km/h车速运动,而且视标C的开口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变化,当被检者看清C形视标的开口方向时,用应答反应键作出反应和判断。本发明与现有的动体视力检测设备相比,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产品成本低、检测精度高、检测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等优点。它可用于驾驶员招聘、上岗检测及在职驾驶每隔3年的职业素质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203511258U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20542713.1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驾校用倒桩移库纯电动教练车,该教练车包括风冷前驱动电机总成、电机控制器以及动力蓄电池,所述风冷前驱动电机总成包括电动机、与电动机相连的减速器、差速器以及与差速器相连的用于驱动车轮的驱动轴,电机控制器分别与电动机以及动力蓄电池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教练车车速低,可以满足驾校倒桩移库训练的要求,操控方法与燃油教练车相同,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行车安全,主要用于训练驾驶员的行车感觉。
-
公开(公告)号:CN201334001Y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820228377.2
申请日:2008-12-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60T8/1755 , B62D6/00 , B62D101/00 , B62D117/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制动稳定性控制系统,包括对侧向路径偏离量进行检测的车道偏离测量装置和根据其所输出信号相应对转向轮转向控制器和各车轮制动控制器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车道偏离测量装置包括侧向位移传感器以及将侧向位移传感器实时所检测的实际侧向偏转位移值与驾驶员实时给定的侧向偏转位移值相应进行对比并得出侧向路径偏离量的车道偏离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内嵌有根据车道偏离测量装置所输出的侧向路径偏离量信号相应对转向轮转向控制器和各车轮制动控制器进行控制的模糊控制功能模块。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改善汽车的制动稳定性,提高汽车在山区公路长大下坡弯道制动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212838U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420635700.3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气颗粒物捕集装置,先后利用旋风式捕集器产生的旋风式流动和壁流式颗粒物滤芯的吸附对颗粒物进行两级去除,提高了颗粒物捕集效率;并且由于在排气进入壁流式颗粒物滤芯前首先利用旋风流动去除体积较大的颗粒物,减轻了成本较高的壁流式颗粒物滤芯的工作强度,延长了再生周期和工作寿命。在再生方式上,本实用新型在排气管处设置了第二进气阀门,可利用排气进行反向倒吹,结构简单,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且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和控制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3511336U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20541943.6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Y02T10/70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包括PLC、电压巡检模块、温度巡检模块、电流传感器、辅助电源以及显示器,PLC通过电压巡检模块、温度巡检模块以及电流传感器实时获取车载动力电池组的所有电池单元的电压、温度及电流,然后PLC计算车载动力电池组的SOC,并通过显示器进行输出,本实用新型基于PLC的选通性能,利用电压巡检模块、温度巡检模块等对单体电池工作电压、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PLC简单易学,在能实现所需功能的前提下,不但符合电气工作人员的逻辑习惯,而且能降低开发和使用成本,提高控制系统的通用性,同时可以为计算更为准确的SOC提供必要的检测数据,有利于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01362301Y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20032094.5
申请日:2009-03-0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62D6/00 , B62D113/00 , B62D101/00 , B62D10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四轮主动转向操纵控制系统,包括实时对驾驶员预定转向状态进行检测的驾驶员预定转向检测装置、实时对车辆实际转向状态进行检测的实际转向检测装置,以及对所述驾驶员预定转向检测装置和实际转向检测装置所检测信号进行分析比较并相应对前轮转向控制器和后轮转向控制器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驾驶员预定转向检测装置和实际转向检测装置均与电子控制单元相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能有效改善四轮转向汽车转弯时的操纵性问题,大大提高了汽车在会车、超车和弯道行驶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1362249Y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20032093.0
申请日:2009-03-0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60T8/1755 , B62D6/00 , B60W10/18 , B60W10/20 , B60W40/10 , B60W30/02 , B62D101/00 , B62D1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轮转向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包括实时对车体质心处速度方向相对于车体纵向轴线的偏转角度即车体侧偏角进行检测的车体侧偏角测量装置、实时对车体实际转动角速度与驾驶员给定转动角速度间的车体转动角速度偏差进行检测的车体转动角速度偏差测量装置,以及根据车体侧偏角测量装置和车体转动角速度偏差测量装置实时所输出信号相应对后轮转角控制器和制动轮判定及制动力矩分配控制器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制动轮判定及制动力矩分配控制器分别对四个车轮的车轮制动器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可有效改善汽车在极限或危险工况下的行驶稳定性,提高汽车在光滑路面高速大转角转向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683029Y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200420041683.7
申请日:2004-03-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A61B5/16
Abstract: 一种汽车驾驶员选择反应检测仪,包括:输入信号的键输入电路、单片计算机、数据显示电路、串行通信接口电路、指示驱动电路、光电隔离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信号显示电路。它采用了单片计算机,一箱设计,能准确检测驾驶员对复杂情况的反应时间,检测精度为0.01秒,而且能记录反应错误的次数。采用标准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实现了上位计算机进行数字智能控制检测,克服了心理生理检测中的人因干扰,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左手、右手和右脚控制的三个反应开关,被试者进入准备状态时按下开关。被试者对检测信号应答时,只需手或脚稍抬即可,迫使被试者处于正确的准备反应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