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34235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810232797.2
申请日:2008-12-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60T8/1755 , B60W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制动稳定性控制系统,包括对侧向路径偏离量进行检测的车道偏离测量装置和根据其所输出信号相应对转向轮转向控制器和各车轮制动控制器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车道偏离测量装置包括侧向位移传感器以及将侧向位移传感器实时所检测的实际侧向偏转位移值与驾驶员实时给定的侧向偏转位移值相应进行对比并得出侧向路径偏离量的车道偏离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内嵌有根据车道偏离测量装置所输出的侧向路径偏离量信号相应对转向轮转向控制器和各车轮制动控制器进行控制的模糊控制功能模块。本发明结构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改善汽车的制动稳定性,提高汽车在山区公路长大下坡弯道制动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80215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1010287248.2
申请日:2010-09-1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17/5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轴汽车行车制动系Ⅰ型制动性能热衰退虚拟试验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被测试制动器摩擦系数-温度间的函数关系μ=f(T):通过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及三维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对所建立三维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进行耦合温度场仿真分析得出;二、根据Ⅰ型制动性能热衰退试验方法对被测试两轴汽车两轴汽车制动系统进行重复制动温升及各轴制动器摩擦性能虚拟测试;三、采用Ⅰ型制动性能热衰退试验方法对被测试两轴汽车重复制动之后的热衰退制动效能进行虚拟测试。本发明设计合理、投资成本低、模拟效果好且操作简便,能解决现有Ⅰ型制动性能热衰退虚拟系统及方法存在的成本高、模拟性较差、试验方法复杂、试验周期长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1916304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19063.8
申请日:2010-07-0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动器摩擦性能虚拟台架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确定被测试制动器摩擦系数-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μ=f(T),过程如下: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建立三维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对所建立三维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进行耦合温度场仿真分析,得出被测试制动器摩擦系数-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μ=f(T);二、采用热衰退试验方法对被测试制动器的摩擦性能进行虚拟台架测试,包括步骤:第一次热衰退-恢复试验和第二次热衰退及效能试验。本发明设计合理、投资成本低、模拟效果好且使用操作简便,能有效解决现有制动器摩擦副摩擦系数测量系统及方法存在的投资与试验成本高、模拟性较差、试验方法复杂、试验周期长等多种缺陷和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1537853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10021369.X
申请日:2009-03-0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62D6/00 , B62D101/00 , B62D117/00 , B62D103/00 , B62D1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四轮主动转向操纵控制系统,包括实时对驾驶员预定转向状态进行检测的驾驶员预定转向检测装置、实时对车辆实际转向状态进行检测的实际转向检测装置,以及对所述驾驶员预定转向检测装置和实际转向检测装置所检测信号进行分析比较并相应对前轮转向控制器和后轮转向控制器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驾驶员预定转向检测装置和实际转向检测装置均与电子控制单元相接。本发明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能有效改善四轮转向汽车转弯时的操纵性问题,大大提高了汽车在会车、超车和弯道行驶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80215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10287248.2
申请日:2010-09-1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17/50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轴汽车行车制动系I型制动性能热衰退虚拟试验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被测试制动器摩擦系数-温度间的函数关系μ=f(T):通过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及三维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对所建立三维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进行耦合温度场仿真分析得出;二、根据I型制动性能热衰退试验方法对被测试两轴汽车两轴汽车制动系统进行重复制动温升及各轴制动器摩擦性能虚拟测试;三、采用I型制动性能热衰退试验方法对被测试两轴汽车重复制动之后的热衰退制动效能进行虚拟测试。本发明设计合理、投资成本低、模拟效果好且操作简便,能解决现有I型制动性能热衰退虚拟系统及方法存在的成本高、模拟性较差、试验方法复杂、试验周期长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1434235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32797.2
申请日:2008-12-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60T8/1755 , B60W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制动稳定性控制系统,包括对侧向路径偏离量进行检测的车道偏离测量装置和根据其所输出信号相应对转向轮转向控制器和各车轮制动控制器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车道偏离测量装置包括侧向位移传感器以及将侧向位移传感器实时所检测的实际侧向偏转位移值与驾驶员实时给定的侧向偏转位移值相应进行对比并得出侧向路径偏离量的车道偏离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内嵌有根据车道偏离测量装置所输出的侧向路径偏离量信号相应对转向轮转向控制器和各车轮制动控制器进行控制的模糊控制功能模块。本发明结构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改善汽车的制动稳定性,提高汽车在山区公路长大下坡弯道制动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16304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010219063.8
申请日:2010-07-0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动器摩擦性能虚拟台架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确定被测试制动器摩擦系数-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μ=f(T),过程如下: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建立三维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对所建立三维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进行耦合温度场仿真分析,得出被测试制动器摩擦系数-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μ=f(T);二、采用热衰退试验方法对被测试制动器的摩擦性能进行虚拟台架测试,包括步骤:第一次热衰退-恢复试验和第二次热衰退及效能试验。本发明设计合理、投资成本低、模拟效果好且使用操作简便,能有效解决现有制动器摩擦副摩擦系数测量系统及方法存在的投资与试验成本高、模拟性较差、试验方法复杂、试验周期长等多种缺陷和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1537853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021369.X
申请日:2009-03-0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62D6/00 , B62D101/00 , B62D117/00 , B62D103/00 , B62D1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四轮主动转向操纵控制系统,包括实时对驾驶员预定转向状态进行检测的驾驶员预定转向检测装置、实时对车辆实际转向状态进行检测的实际转向检测装置,以及对所述驾驶员预定转向检测装置和实际转向检测装置所检测信号进行分析比较并相应对前轮转向控制器和后轮转向控制器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驾驶员预定转向检测装置和实际转向检测装置均与电子控制单元相接。本发明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能有效改善四轮转向汽车转弯时的操纵性问题,大大提高了汽车在会车、超车和弯道行驶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1837526U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20535765.2
申请日:2010-09-1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M17/007 , G01L5/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轴汽车行车制动系I型制动性能热衰退虚拟试验系统,包括用于输入被测试两轴汽车的动力学初始参数与机械性能参数的参数设置单元、根据参数设置单元所设置的参数相应对被测试两轴汽车进行I型制动性能热衰退虚拟试验的虚拟试验系统和对虚拟试验系统所计算得出的试验数据进行同步显示的显示器,参数设置单元与虚拟试验系统相接,显示器与虚拟试验系统相接且其由虚拟试验系统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试验投资成本低、模拟效果好且使用操作简便,能有效解决现有制动系I型制动性能热衰退虚拟测量系统所存在的投资成本高、模拟性较差、试验方法复杂、试验周期长等多种缺陷和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201362301Y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20032094.5
申请日:2009-03-0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62D6/00 , B62D113/00 , B62D101/00 , B62D10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四轮主动转向操纵控制系统,包括实时对驾驶员预定转向状态进行检测的驾驶员预定转向检测装置、实时对车辆实际转向状态进行检测的实际转向检测装置,以及对所述驾驶员预定转向检测装置和实际转向检测装置所检测信号进行分析比较并相应对前轮转向控制器和后轮转向控制器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驾驶员预定转向检测装置和实际转向检测装置均与电子控制单元相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能有效改善四轮转向汽车转弯时的操纵性问题,大大提高了汽车在会车、超车和弯道行驶时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