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主动悬架、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78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80141.3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主动悬架、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和装置,使第一支柱总成由阻尼连续可调电控减振器构成,且第二支柱总成由频率阻尼可调减振器构成;使第一支柱总成集成配置有信号采集系统;通过信号采集系统获取针对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并将行驶状态信息发送至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被配置基于行驶状态信息确定针对阻尼连续可调电控减振器的目标阻尼值,并采用目标阻尼值控制阻尼连续可调电控减振器为车辆提供部分区域的减震;使频率阻尼可调减振器用于在车辆受到路面激励时,响应路面激励为车辆提供部分区域的减震,从而实现了在保证了针对车辆的减震效率的基础上,降低了车辆的生产成本。

    基于积分商城的新优惠券用户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31451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68550.7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积分商城的新优惠券用户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待匹配用户的数据;将待匹配用户的数据进行特征工程处理,处理成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输入预先训练完成的多目标优惠券券品模型,获得领取优惠券后购买商品概率,选取概率靠前设定阈值范围内的用户发放优惠券。本发明通过优惠券相似度计算确定活动预算,通过预先训练完成的多目标优惠券品模型,基于用户特征数据,商品数据,历史订单数据,优惠券数据对新优惠券进行用户匹配,输出新优惠券相适用的用户名单,从而减少商户的运营成本,提高优惠券的核销率。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行车摄影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4505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05399.6

    申请日:2022-04-18

    Inventor: 李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行车摄影系统及方法,包括中央处理器、车内摄像头和拍摄方向可旋转调整的车外摄像头,车内摄像头用于采集驾驶员的面部画面数据,车外摄像头用于采集车辆周围的环境画面数据,中央处理器用于根据面部画面数据识别驾驶员的面部表情并判断驾驶员是否需要车外摄像头旋转,用于计算驾驶员面部的转动角度并控制车外摄像头旋转。本发明通过面部表情来确定是否需要车外摄像头随驾驶员头部转动,保持与驾驶员的朝向一致,相较于通过眼动特征进行判断,其容错率更高,更为准确可靠,从而解决目前行车记录仪视野盲区较大,使用灵活性较差的问题,取得提高行车记录视频的可靠性和用户使用体验的效果。

    一种电池冷却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623771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210125817.2

    申请日:2012-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冷却板结构,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焊接形成一整体,构成冷却板;所述上板和下板分别朝相反的方向有突起,在这些突起之间形成冷却通道和多个散热空腔,所述上板设有与冷却通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通道用于供冷却液从中流过,该冷却通道包括主通道,以及与主通道连通的多个分支通道;所述散热空腔与分支通道相互平行且交替间隔设置。它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来布置冷却板内部的流场结构,可控性好。将该冷却板集成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内,能够较好地满足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总成对温度的要求,提高了电池系统的稳定性,延长了电池系统的使用寿命。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散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794901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010117693.4

    申请日:2010-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散热结构,包括动力电池组、进口环形导流板、T型导流板、菱形导流板、出风导流板、支撑板和绝缘支承固定架。布置在空气流动的上游位置的电池模块平行排列成规则的行和列,布置在空气流动的下游出风口位置的电池模块采用平行交错排列,动力电池两端正负极固定在绝缘支承固定架上,动力电池组中间由支撑板支撑。通过本散热结构,通过抽吸作用,冷风由进口环形导流板进入电池模块,通过换热带走电池在工作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出风口处热风经导流板排出,最终起到冷却效果。本散热结构能保证各电池模块均匀散热,电池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圆柱形动力电池组。

    一种增加纯电动车续驶里程的续驶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41433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90531.0

    申请日:2010-09-25

    Abstract: 一种增加纯电动车续驶里程的续驶控制系统,包括续驶开关系统、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电池及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器。续驶开关系统包括续驶开关、续驶警示牌和使用频次及耗电量记录器,续驶开关和使用频次及耗电量记录器,将信号传递至整车控制系统,续驶警示牌带有续驶警示内容。系统采用续驶功能下动力电池的寿命折算方法,用于在续驶功能启用、且动力电池寿命明显降低时,判断电池寿命的降低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本控制系统原理简单,只需在原车空余空间匹配安装续驶开关系统,并将续驶程序写入整车系统即可,除续驶开关系统和电池寿命折算方法外,无需在另外匹配其它部件,占用空间小、成本低。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34719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88640.9

    申请日:2010-09-21

    Inventor: 王建民 苏岭 李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动力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变速器、驱动电机和高压线。本发明将发动机与发电机串联连接,并在机舱内纵向布置;同时,将驱动电机与变速器串联连接,并在机舱内纵向布置。两串联机构之间由高压线连接,实现两机构之间的电能传递。本发明的布置方式简单,装配方便,整个方案只需要做到发动机与发电机的端面连接、驱动电机与变速器的端面连接,两串联机构之间的能量连接,无需动力系统高度化集成,同样可以实现非常好的NVH效果。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散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794901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17693.4

    申请日:2010-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散热结构,包括动力电池组、进口环形导流板、T型导流板、菱形导流板、出风导流板、支撑板和绝缘支承固定架。布置在空气流动的上游位置的电池模块平行排列成规则的行和列,布置在空气流动的下游出风口位置的电池模块采用平行交错排列,动力电池两端正负极固定在绝缘支承固定架上,动力电池组中间由支撑板支撑。通过本散热结构,通过抽吸作用,冷风由进口环形导流板进入电池模块,通过换热带走电池在工作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出风口处热风经导流板排出,最终起到冷却效果。本散热结构能保证各电池模块均匀散热,电池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圆柱形动力电池组。

    一种水陆两栖混动汽车的能源控制装置、汽车和船舶

    公开(公告)号:CN218431225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1578581.3

    申请日:2022-06-22

    Inventor: 李俊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混动汽车的能源控制装置,包括:互相连接的控制模块和动力组件,控制模块包括陆地能源控制模块、水路能源控制模块、两栖能源控制模块和用于根据汽车行驶环境进行切换的能源切换模块,动力组件包括电机组、发电机组、发动机组和电池组;能源切换模块分别与陆地能源控制模块、水路能源控制模块和两栖能源控制模块连接;发电机组与发电机组连接,发电机组与电池组连接,电池组与电机组连接;本申请中的水陆两栖混动汽车的能源控制装置、汽车和船舶,具有功率调节范围大,能源利用率高的优点,可以保证两栖混动汽车的高效能源利用及动力充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