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螺旋纽带的弥散光纤式光生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2899239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69983.7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插入螺旋纽带的弥散光纤式光生物反应器,包括:顶盖、外管、内管和底盖,所述外管、顶盖和底盖均设有通孔,该外管的管壁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外管的顶部,所述底盖设置在外管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顶部设置有台阶,所述内管穿过所述顶盖的通孔并插入所述外管的通孔内,由设置在内管顶部的台阶限位;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设置有螺旋纽带,该螺旋纽带绕在内管上,螺旋纽带使内管和外管之间培养微藻的区域内形成一个螺旋向上的通道;在所述外管的通孔内位于内管底部下方设置有砂芯漏斗,该砂芯漏斗的下部穿过底盖的通孔,密封塞套在砂芯漏斗的下部且固定在底盖的通孔内;光纤纤芯插入内管内。

    木质纤维素气载乙醇颗粒填充床固态同步酶解发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3522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07407.2

    申请日:2012-06-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纤维素气载乙醇颗粒填充床固态同步酶解发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作包埋颗粒;B、填充床反应器的系统安装及包埋颗粒的填充;C、将酵母菌液均匀滴到包埋颗粒表面形成生物膜,包埋颗粒内部反应生成的葡萄糖在厌氧条件下被酵母菌生物膜利用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D、在反应器的底部通入载气,载气均匀向上流过包埋颗粒填充床,将生成的乙醇和二氧化碳及时带出反应器,进入到集气瓶中,也带走了反应产生的代谢热。本发明采用固态同步糖化发酵方式,使糖化过程产生的葡萄糖很快被酵母菌在厌氧条件下转化为乙醇,在发酵过程中向反应器内通入载气,消除了产物抑制,带走乙醇的同时带走部分代谢热,增加了乙醇的产量。

    紧凑型大功率集成LED复合翅片热管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2494313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20523.8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大功率集成LED复合翅片热管散热器,包括蒸发腔、热管、散热翅片和法兰;蒸发腔为盒体结构,蒸发腔的底面为与LED芯片贴合的贴合面,蒸发腔内盛装液体;热管倾斜设置在蒸发腔的顶部,热管内与蒸发腔内相通;散热翅片为环形结构,散热翅片为多个、且均布设置在热管上,每个散热翅片竖直设置;法兰设置在蒸发腔的底部并与蒸发腔的底部平行。本发明运用热管分散热流,降低热流密度,使LED芯片产生的热量均匀的分布在散热翅片上,通过自然对流散发出去,具有结构简单、不耗能、寿命长、抗积灰等优越性能。

    容积式三维阳极催化的自呼吸微流体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263273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81457.3

    申请日:2011-07-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积式三维阳极催化的自呼吸微流体燃料电池,包括底板、顶板、阴极电极、阳极电极、隔离棒、进口端板和出口端板;其中,进口端和出口端板分别设置在底板的前后两端,顶板设置在底板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在底板上设有槽道,进口端板上设有电解液进口和燃料进口,出口端板上设有出口,出口、电解液进口和燃料进口均与槽道相通,电解液通过电解液进口进入槽道,燃料通过燃料进口进入槽道,在槽道的下部放置阳极电极,该阳极电极包括阳极棒,该阳极棒采用导电材料作为基体,并在导电材料表面沉积有催化剂;在阳极电极的上部放置有隔离棒,在顶板上设有空气呼吸孔,空气呼吸孔与槽道相对,阴极电极设置在隔离棒的上方。

    光纤ATR传感器检测铅酸蓄电池剩余容量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63653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285162.6

    申请日:2010-09-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ATR传感器检测铅酸蓄电池剩余容量的方法,首先用腐蚀纤芯制作光纤ATR传感臂和光纤温度补偿臂,并安装在正极板上,光束通过光纤ATR传感臂和光纤温度补偿臂后进入光电探测器,利用来计算得出铅酸蓄电池剩余容量。同时还公开了一种检测铅酸蓄电池剩余容量的装置。本发明利用光纤ATR传感臂对蓄电池正极板表面折射率进行在线测量;同时利用半导体砷化镓膜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特性,以及金膜对红外光的全反射和耐氧化性酸的特点,采用双层镀膜方法设计了光纤ATR温度补偿臂,实现了电解液温度的同步测量,消除温度对待测信号的影响,提高了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和精度。

    一种高效产氢光合细菌菌株

    公开(公告)号:CN101050443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710078268.7

    申请日:2007-03-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高效产氢光合细菌菌株,属于红螺菌目、红螺菌科、红假单胞菌属,种名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CQK01株,保藏号为CGMCC No.1947。利用本发明菌株可高效产氢,其产氢能力达22.32mg·h-1·l-1;特别适合分解和利用厌氧发酵后的有机废水,能进一步降低废液中的有机物含量,取得良好的净化性能,充分利用了生物质能,实现了能源的可再生利用,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一种利用沼泽红假单胞菌制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41832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078405.7

    申请日:2007-04-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沼泽红假单胞菌制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进行:(1)制备液体培养基,将液体培养基放入高压灭菌锅内灭菌12-15分钟,取出培养基冷却至常温,并将液体培养基分别装入生物反应器和光生物制氢反应器中待用;其中,液体培养基的初始pH范围为:4.5-8.8,有机底物的浓度范围为:1.98g/l-45g/l;(2)沼泽红假单胞菌菌种的扩大培养:用接种针挑取固体双层平板培养基上生长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落接种于灭菌冷却后的液体培养基中;在盛装该液体培养基的生物反应器中充入氩气排除空气,形成厌氧环境,并将接种后的液体培养基置于25℃-35℃,光照度为1500lx-8000lx的光照恒温培养箱中静置培养36-96小时,得到后续产氢过程中所用的扩大培养液。

    CoB NP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及检测试剂盒、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930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4574.1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CoB NP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及检测试剂盒、检测系统。所述制备方法为混合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硼化钴粉末,加入H2O2和冰醋酸混合物后封闭反应,通过离心收集并洗涤沉淀物,最后重新溶解、超声处理并离心获得CoB NP纳米酶。所述试剂盒包括生物芯片和检测试剂,其中检测试剂含有特定DNA序列的SP‑CoB NP纳米酶信号探针,生物芯片上连接对应的捕获探针。所述生物芯片具有三层结构,分别用于加样、反应和废液收集,提高了检测的便捷性和效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CoB NP纳米酶与信号探针连接,结合特制的生物芯片,实现了对靶标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检测,使得检测过程更加简便快捷,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一种提高人参皂苷产量的好氧共培养益生菌发酵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13635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0607892.1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人参皂苷产量的好氧共培养益生菌发酵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种子液;2)制备发酵培养基;3)加入氮源;4)人参基质的粉碎;5)加入人参粉;6)菌株接种: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菌株进行接种,菌株接种量设定为发酵培养基体积的5‑30%,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里氏木霉种子液为1:4‑2:1;每100g人参发酵基质的无菌通气量为0.3‑0.7L/min。结果表明,在固态或液态条件下共培养益生菌,人参总皂苷产量和稀有皂苷产量较单一培养模式明显提高。在分段接种共培养模式下,枯草芽孢杆菌与里氏木霉以1:3比例接种,总人参皂苷产量最高为22.31mg/g。同时,在此条件下产生的稀有人参皂苷Rg3、Rh1、Rh2的量明显增高,表明发酵液药理活性明显提高。

    一种提高人参皂苷产量的好氧共培养益生菌发酵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13635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607892.1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人参皂苷产量的好氧共培养益生菌发酵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种子液;2)制备发酵培养基;3)加入氮源;4)人参基质的粉碎;5)加入人参粉;6)菌株接种: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菌株进行接种,菌株接种量设定为发酵培养基体积的5‑30%,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里氏木霉种子液为1:4‑2:1;每100g人参发酵基质的无菌通气量为0.3‑0.7L/min。结果表明,在固态或液态条件下共培养益生菌,人参总皂苷产量和稀有皂苷产量较单一培养模式明显提高。在分段接种共培养模式下,枯草芽孢杆菌与里氏木霉以1:3比例接种,总人参皂苷产量最高为22.31mg/g。同时,在此条件下产生的稀有人参皂苷Rg3、Rh1、Rh2的量明显增高,表明发酵液药理活性明显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