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安全支护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498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67292.8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隧道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安全支护装置,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杆,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通过调节组件连接的两个第一支撑块,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之间分布有若干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块之间均连接有防护链网;所述防护链网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收卷组件,所述第一收卷组件包括用于安装防护链网的第一收卷辊,所述第一安装腔中还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收卷辊的连接轴通过传动组件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该装置可根据不同的隧道宽度自动进行调节,从而自适应的对隧道的弧顶进行有效的支护,适应性强,且操作简单,安装便捷。

    一种外包钢套加固震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74936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34418.9

    申请日:2022-12-19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钢筋混凝加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外包钢套加固震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两组端部加固机构,所述端部加固机构包括四个加固角钢,还包括:中间加固机构,所述中间加固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分布有若干压板,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加固钢筋,位于两端的所述加固钢筋上均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连杆,其余的所述加固钢筋上均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连杆;以及支护机构,所述支护机构包括若干支护角钢,所述支护角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护板,支护板上的滑块通过传动杆与推杆连接,所述推杆连接有推板。该装置可实现对框架柱的有效加固,支护效果好,即使框架柱出现损伤,也可使其具备使用功能。

    一种震损连梁部分切除的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82230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211614170.X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建筑结构加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震损连梁部分切除的加固结构,包括两个安装板,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支撑套筒,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套筒中的活塞板连接,所述支撑套筒中还安装有阻尼板,所述阻尼板侧壁上的导向杆安装于支撑套筒的内壁上的螺旋滑槽中,所述支撑套筒连接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以及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伸缩连杆和安装腔,所述伸缩连杆远离阻尼板的一端插入安装腔中,所述伸缩连杆上安装有收卷轮,所述收卷轮通过连接绳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两侧还设置有控制组件。该装置安装便捷,阻尼效果显著,可有效地进行减震,使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一种圆弧隧道衬砌的径向围压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335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55938.0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弧隧道衬砌的径向围压加载装置,包括加载装置和与所述加载装置连接的衬砌加压组件,所述衬砌加压组件沿周向安装于隧道衬砌,所述衬砌加压组件环绕隧道衬砌,所述加载装置安装于隧道两侧,所述加载装置带动所述衬砌加压组件沿径向给隧道衬砌施压。该径向围压加载装置将加载装置设置于隧道两侧,加载装置驱动环绕衬砌的加压组件沿着径向均匀向内“收缩”,可实现小比例缩尺模型的破坏试验加载,加载过程中不会产生面内和面外的约束,使得拱肋自由变形,对圆弧衬砌产生的径向压力均匀,可在拱形衬砌中实现类似轴压的效果,更加贴近实际受力情况,模拟出了环绕均匀加载的真实情况,大大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应用价值。

    一种核函数带宽优化的机械结构载荷外推算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323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20597.6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核函数带宽优化的机械结构载荷外推算法装置,包括:数据处理模型、数据聚类模型、载荷外推模型;本发明根据数据密度进行聚类,在进行核密度估计时根据聚类的结果分别求取不同簇的带宽,从而解决全局固定带宽的问题,提高载荷外推的准确性。本发明外推载荷对应均值、标准差和最大值与测试载荷均更接近,对应误差均小于固定带宽方法。本发明外推载荷数据与实测载荷数据的分布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能够有效地模拟实测载荷的数据分布特性和规律,证明了本发明外推装置的可行性。本发明的伪损伤比低于固定带宽方法,与原始载荷具有高度一致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