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立铣刀刀体间隙磨削工艺的砂轮轨迹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5561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0587931.9

    申请日:2019-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立铣刀刀体间隙磨削工艺的砂轮轨迹求解方法,在周刃后刀面末端和周刃螺旋槽衔接位置加工一处刀体间隙,具体为:1、设定刀体间隙的几何参数,包括间隙深度、间隙角度和磨削点偏移量;2、设定砂轮磨削姿态,包括工件坐标系和法截面坐标系及对应坐标系下的砂轮姿态;3、计算砂轮磨削轨迹,包括在法截面坐标系计算砂轮中心点坐标以及在工件坐标系计算砂轮轴矢量;4、将计算的轨迹输入五轴数控磨床进行实际磨削,获得需要的齿型和槽型;本发明弥补了整体式立铣刀周刃工艺存在的缺陷,可约束后刀面宽度,改善周刃螺旋槽槽型,获得了较为理想的齿型和槽型。

    一种基于组合赋权的离散车间生产计划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5412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02613.8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的离散车间生产计划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经济性、时间性和适用性三个维度构建离散车间生产计划评价指标体系,获取评价指标值并进行标准化处理;2、通过可拓层次分析法、改进CRITIC法、熵值法对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3、构建离散车间生产计划评价因素集和评语集,将得到的标准化指标值作为评分值,结合确定的各项指标组合权重,得到各个生产计划的综合评分值,从而得到最优生产计划方案,通过对因素集进一步分析,得到制约最优生产计划下车间综合得分的关键指标。本发明能够全面、科学地对离散车间生产计划情况进行评价,从而提升离散制造企业制定生产计划的水平。

    一种整体式立铣刀刀体间隙磨削工艺的砂轮轨迹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5561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587931.9

    申请日:2019-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立铣刀刀体间隙磨削工艺的砂轮轨迹求解方法,在周刃后刀面末端和周刃螺旋槽衔接位置加工一处刀体间隙,具体为:1、设定刀体间隙的几何参数,包括间隙深度、间隙角度和磨削点偏移量;2、设定砂轮磨削姿态,包括工件坐标系和法截面坐标系及对应坐标系下的砂轮姿态;3、计算砂轮磨削轨迹,包括在法截面坐标系计算砂轮中心点坐标以及在工件坐标系计算砂轮轴矢量;4、将计算的轨迹输入五轴数控磨床进行实际磨削,获得需要的齿型和槽型;本发明弥补了整体式立铣刀周刃工艺存在的缺陷,可约束后刀面宽度,改善周刃螺旋槽槽型,获得了较为理想的齿型和槽型。

    一种柔性作业车间插单动态调度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31745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1094792.3

    申请日:2017-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56

    Abstract: 一种柔性作业车间插单动态调度优化方法,即一种针对车间批量动态调度中插单造成拖延期问题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法。该方法在构建任务序列的优化和分单批次分配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分批选择的策略,采用算例仿真方式获得合理子批数量,同时根据对典型算例的仿真计算,给出分批数量的推荐值,其次基于工序、机器、分单数量的三层基因染色体,以最小的最大完工时间和拖延期为优化目标;最后采用粒子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的混合算法,以提高子批数量向最优方向的进化速度,有效减少拖期量。该方法在车间动态调度中降低拖延期方面表现良好,并且对于传统遗传算法,在收敛速度与稳定性方面有显著提高,同时充分结合了智能车间实际的生产状况,对于动态调度的解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工程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一种车间多行布局的建模和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640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38932.2

    申请日:2018-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间多行布局的建模和求解方法,针对车间总体布局问题,考虑更多约束情况,建立符合实际布局情况的精确数学模型,并采用基于混合编码技术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首先基于多行布局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将通道、间距和横竖放置等实际要素转化为约束条件,构建精确数学模型;其次采用混合编码技术,利用系统布置方法布局解嵌入改进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中,进行合理的参数设置和选择合适的操作策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提高搜索能力和效率;最后经过迭代寻优后,获取更加满意的最优布局解。本发明通过构建精确模型和求解方法,可获得更加理想和更符合工程实际的车间总体布局。

    一种柔性作业车间调度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17772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965924.9

    申请日:2017-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1865 G05B2219/32252

    Abstract: 一种柔性作业车间调度优化方法,将Metropolis准则和正弦自适应步长应用于萤火虫算法,进行离散问题优化求解。在构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随机产生离散组合问题的初始解种群,再按照模拟退火中的Metropolis准则进行个体领域内局部搜索,产生新个体,计算新个体与原个体之间的内能差,并以一定的概率接受新个体,最后利用正弦自适应步长的离散型萤火虫算法进行每一代的全局搜索,直到搜索到最优解。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在全局空间内搜索FJSP问题的最优解,具有更好的搜索精度、搜索效率和稳定性,这对于求解诸如车间作业调度等离散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和显著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连通图的离散制造车间高效调度与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29089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113270.1

    申请日:2025-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通图的离散制造车间高效调度与仿真方法,具体为:定义基于有向服务节点对和可封装服务单元的车间生产执行逻辑模型PELM‑DaE;构建连通图,基于PELM‑DaE,在工艺路线和调度方案的驱动下分别构建了工艺连通图和作业连通图,以实现生产执行逻辑的柔性连通图,表达作业之间的动态执行关系和约束,进而实现FICM的预计算,支持高效调度与仿真;基于连通图进行调度和仿真,通过将工艺连通图应用于作业调度,实现作业调度过程候选设备的缩减;通过将作业连通图应用于生产仿真,提高仿真计算效率和算法可维护性。本发明为提高离散制造车间调度仿真效率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离散制造车间生产执行逻辑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1040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13307.0

    申请日:2025-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散制造车间生产执行逻辑建模方法,具体为:定义有向服务节点对DSNP,对七要素SE模型进行扩展,一致地表达基本生产活动的动态执行逻辑;定义可封装服务单元ESC,实现多个有向服务节点对DSNP的组合和功能化、模块化封装,以表达更复杂的生产逻辑;构建生产执行逻辑模型PELM‑DaE,通过组合多个有向服务节点对DSNP和可封装服务单元ESC,实现FICM在车间中的集成表示,以及车间层面的生产执行逻辑有效表达和灵活重构。本发明实现了FICM的表示和集成,能够有效描述动态生产执行逻辑;为提高调度仿真效率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物料流元模型驱动的离散车间生产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919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70081.6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料流元模型驱动的离散车间生产仿真方法,首先提出物料流元模型以描述物料的流动,细化物流决策函数、生产行为控制函数和控制逻辑;其次,设计一个基于物料流元模型的进程交互仿真算法以实现准确的生产过程仿真,包含生产仿真模型构建和仿真运行计算;定义了一种物料流连通图的仿真模型,作为仿真输入;随后,基于MFMM设计一种改进的进程交互算法以实现仿真运行调度,其包含时钟推进机制和基于MFMM的进程推进机制。本发明实现了车间物料流的灵活建模与准确仿真,可为离散制造行业的生产分析与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基于混合仿真与免疫协商的AGVS多资源集成动态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724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55755.9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仿真与免疫协商的AGVS多资源集成动态调度方法,具体为:混合仿真中,利用离散事件仿真将AGVS及制造系统的整个动态真实过程进行还原,多智能体仿真与DES离散事件仿真混合,为离散事件仿真模型中各个元素对象赋能,构建了包含机床Agent、工件Agent、任务管理Agent等在内的分层混合多智能体系统,同时借鉴免疫理论中的体液免疫应答机理建立了多智能体之间协商合作机制,为多智能体优化决策提供了协商策略。本发明能够自适应决策处理工序加工任务分配、工件运输任务的指派等调度问题,保障了AGVS及制造系统顺畅高效运转且减少冲突死锁情况发生,同时具有更好的自适应和调整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