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9823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312815.8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2P27/08 , H02P25/092 , H02M7/48 , H02J5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变电容的无线电机系统,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开关磁阻电机,所述发射端包括可变电容,利用所述可变电容控制器调节延时角,输出两路互补的PWM波控制所述电容两端的电压,改变对外电路等效电容容值,从而调节发射线圈的谐振频率,所述发射线圈与发射端谐振电容谐振,将能量发送至所述接收端,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射端传输的能量并产生电流驱动所述开关磁阻电机。本发明通过调节可变电容延时角,改变对外电路等效电容容值,从而调节发射线圈的谐振频率,实现了利用可变电容构成谐振网络进行多频率谐振,从而提高了无线电机系统的功率密度和可靠性,促进了无线电机系统的模块化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49923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04559.3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六开关单相变流器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上一采样周期计算得到的多组功率组合,预测得到当前采样周期的多组功率组合,其中,每组功率组合包括一个有功功率和对应的无功功率;计算所述当前采样周期的多组变流器输出电流;利用预先建立的代价函数选择所述当前采样周期的功率组合与所述当前采样周期的变流器输出电流的最优解,其中,所述代价函数为功率预测代价函数与电流预测代价函数的线性组合;利用所述最优解确定出当前采样周期的所述变流器的开关状态组合,对所述变流器进行控制。本发明利用功率和电流预测确定出开关状态组合,不仅减少了系统的计算量,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加快了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42163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84688.9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以及方法,包括三相交流输入端、三相矩阵变换器、发射端、接收端,利用滤波器对三相交流电源滤除高频电网电流,得到输入电压,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对设定负载电压与实际负载电压计算,得到PWM信号,利用所述PWM信号控制所述三相矩阵变换器的开通关断,将所述输入电压输入所述矩阵处理器得到高频电压,利用所述高频电压激励发射端产生高频磁场,利用所述高频磁场对所述接收端作用,耦合产生电流,实现无线电能传输;本发明通过控制所述矩阵处理器中双向开关的开通关断实现了高功率级的应用,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直接控制负载电压、负载电流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28518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27645.7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圈位置自动校准的工业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装置和工业机器人,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端,无线充电发射端包括:充电电源,用于提供交流电压;发射线圈,与充电电源电连接;一对发射端直流螺线管,一对发射端直流螺线管之间串联后与充电电源电连接,以产生第一磁场;工业机器上设有无线充电接收端和蓄电池,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接收线圈;一对接收端直流螺线管,一对接收端直流螺线管之间串联后与接收线圈电连接,以产生与第一磁场极性相反的第二磁场,第二磁场用于与第一磁场相互作用并校正接收线圈的位置。本发明可对充电线圈位置进行自动校正、提高能量传输效率、节省充电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271970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1240720.7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电流误差校正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电流传感器测量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电流,获得永磁同步电机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测量电流,并将测量电流转换成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流分量id‑mea、iq‑mea;创建自适应谐波消除模型,自适应谐波消除模型与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角速度关联,并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角速度计算出电流补偿分量id‑ASHE、iq‑ASHE,分别使用电流补偿分量id‑ASHE、iq‑ASHE补偿电流分量id‑mea、iq‑mea,获得补偿后的电流分量id、iq;通过PI控制器调节电流分量id、iq获得给定电压,根据给定电压矢量控制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本发明能够消除永磁同步电机的速度脉动,使三相电流恢复平衡;控制方法不需要电机参数、额外的传感器,控制方法的运行不需要复杂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322496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77902.9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2M7/5387 , H02M1/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级联式重复控制器的逆变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逆变器的参考输出电压、实际输出电压以计算两者的实际偏差;利用重复控制器基于实际偏差计算第一控制信号;将第一控制信号与实际偏差求和得到校正偏差;利用与重复控制器级联的PI双闭环控制器基于校正偏差进行PI控制以计算第二控制信号;基于第二控制信号生成对应的脉冲信号驱动逆变器的开关管,以调节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本申请利用重复控制器、PI控制器进行级联控制,基于级联的重复控制器有效平衡了逆变器电压输出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并且参数设计简单,具有更加宽泛的系统稳定性,有助于提高输出电压的波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99209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810033864.1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5D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测试直升机天线的指令模拟器,包括:底盘、固定在所述底盘上的主控模块、固定在所述底盘上的步进电机、检测所述步进电机转动角度的第一角度转盘、固定在所述底盘上的圆周电位器、检测所述圆周电位器的第二角度转盘以及给所述主控模块、所述步进电机和所述圆周电位器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具有位置伺服模式和速度伺服模式;所述主控模块上设有模式切换装置,所述模式切换装置用来使所述主控模块在位置伺服模式和速度伺服模式之间切换。上述应用于测试直升机天线的指令模拟器,本身体积小,方便携带;能够通过按键简单地实现速度伺服模式与位置伺服模式之间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8426861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810194831.5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1N2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阶梯窗口实现超短单脉冲时间分辨泵浦探测的方法,把激光器输出来的激光分为泵浦光和探测光,泵浦光经过透镜聚焦到非线性样品上使之产生非线性;探测光经过阶梯窗口透射后探测由泵浦光诱导非线性样品产生的变化,被CCD接收图像;在经过不同的时间延迟的探测光的情况下,从样品出射的探测光强度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刻样品中的粒子数布居的情况,从而确定各个能级的吸收截面和寿命;按本发明方法工作的测量系统测量非常方便,没有样品移动,只需要一个激光脉冲就可获得时间分辨泵浦探测曲线,与传统泵浦探测光路相比非常简单;无需传统光路中高精度的移动平台来实现时间延迟,只需要一个延时阶梯窗口就可以实现时间延迟。
-
公开(公告)号:CN10831571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62630.7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23C16/26 , C23C16/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26 , C23C16/50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高密度等离子体制备装置,包括真空室、位于真空室中的上极板、正对上极板下方的下极板、电感线圈、真空抽气系统,上极板和下极板平行设置且间距可调,电感线圈位于上极板和下极板之间且其轴中心沿水平方向设置,上极板、电感线圈和下极板分别连接有第一电源、第二电源和第三电源,上极板上均布有若干小孔,下极板下表面还连接有加热器,真空室还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内穿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与外部的气源连通。本发明可以实现大面积均匀、等离子体密度、离子通量、离子能量的独立调控的等离子体的制备过程,且可在碳化硅基片表面低温条件下制备石墨烯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5048508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566210.1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T型三电平单相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刻的电网电压、逆变器输出电流和直流母线电压;计算当前时刻下逆变器的参考输出电压;计算每一种开关状态下预设控制目标函数的函数值,将得到的九个目标函数值中数值最小的一个目标函数值作为最优目标函数值,并根据该最优目标函数值,确定下一时刻最优的直流母线电压。本申请在构建了预设控制目标函数的基础上,通过有限的开关状态模型,进而实现了对下一时刻直流母线电压的预测控制,由此便可实现对逆变器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中性点电压平衡控制,而无需利用复杂的PWM控制和电流闭内环,从而简化了T型三电平单相并网逆变器的控制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