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半固态金属粉末的大口径双金属复合管内壁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3526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64656.7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半固态金属粉末的大口径双金属复合管内壁成型装置,包括送料组件、夹紧及保温组件、预热及旋压组件和床身组件。粉末输送电机的输出端和输送螺杆的第一端连接,输送螺杆位于输送管道的内部,输送管道和电磁加热器的第一端连接,加压螺杆位于加压管道内;溜板的两侧设有龙门滑槽,待加工管道通过弧形支承座和弧形夹紧头的第二端固定在溜板上;旋压辊和旋压辊底座的第一端连接,旋压辊底座的第二端和伸缩液压杆连接,壳体和出料腔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出料腔第二端的内部依次通过定位环和轴承与连接管连接,出料头和出料管连接。本发明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对不同直径的金属管道进行成型,可以灵活的对复合层厚度进行调整控制。

    用于金属粉末半固态初轧带材的精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5340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33691.1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金属粉末半固态初轧带材的精轧系统,其包括精轧单元以及剪切单元,精轧单元包括精轧机架、第一辊系、第二辊系、第三辊系、第一辊缝调节装置、第二辊缝调节装置和第三辊缝调节装置,剪切单元包括剪切机架、偏心凸轮、凸轮连杆、往复剪切刀以及可升降板带材支撑板;精轧机架包括第一精轧机架和第二精轧机架。本发明能够对半固态金属粉末浆料初扎形成的板带材进行三道次的后处理轧制并且板带材的宽度、厚度和长度不局限于一种尺寸。

    一种以MOF衍生制备碳包覆CoTiO3纳米微晶材料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654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346096.5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B82Y30/00 H01M4/52 H01M4/583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以MOF衍生制备碳包覆CoTiO3纳米微晶材料的合成方法,其主要是将CoCl2·6H2O和配体(均苯三甲酸、2-甲基咪唑、对苯二甲酸)溶解于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无水甲醇、无水乙醇)中使用特氟龙反应釜利用溶剂热法制备钴基MOF,然后,将钴基MOF分散到无水甲醇溶液中加入钛酸丁酯的无水甲醇溶液再进行一次溶剂热使钛氧化物复合到钴基MOF上,得到前驱体,最后利用特制的不锈钢釜在保护气下密闭进行合金化反应,生成碳包覆的CoTiO3纳米微晶材料。本发明合成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重复性高,所制备材料纳米微晶粒径小,碳对CoTiO3纳米微晶包覆均匀,制备的碳包覆CoTiO3纳米微晶材料电化学性能优良。

    一种碘氮共掺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1946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115455.8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碘氮共掺碳微球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是将质量百分比wt%为12~60%的碳源、26~76%的氮源、3~28%的碘源和1~10%的表面活性剂依次加入到不锈钢反应釜中,然后搅拌10~30分钟,密封反应釜;再将不锈钢反应釜置于坩锅炉中,在300~600℃下加热6~48h,然后待反应釜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混合物;依次用无水乙醇、稀盐酸和蒸馏水对混合物洗涤3~6次,过滤,将所得的粉末置于真空干燥箱中60~100℃下干燥6~12h,真空度0.1MPa,制得碘氮共掺杂的碳微球。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重复性高,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有着较高的体积比电容。

    具有高氧还原催化活性的氮、硫共掺杂碳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53133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217203.0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25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氧还原催化活性的氮、硫共掺杂碳微球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是在氮气保护下,将碳源、氮源、硫源和分析纯的表面活性剂依次加入到不锈钢反应釜中搅拌后密封,置于坩锅炉中加热,待反应釜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混合物;洗涤,过滤上述混合物,将所得的粉末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将所得产物与分析纯氢氧化钾粉末混合均匀,在氩气氛围下活化处理,再用蒸馏水洗涤,最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本发明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重复性高、成本低,所得产品在碱性环境下氧还原催化性能优异,催化活性较高,稳定性好,甲醇和一氧化碳耐受性较好,在燃料电池催化剂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一种对水热反应釜内衬起保护作用的反应釜釜盖改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206795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0724755.4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对水热反应釜内衬起保护作用的反应釜釜盖改进装置,包括反应釜釜盖、釜盖压板、垫圈和压板紧固螺钉。釜盖紧固螺钉与反应釜釜盖通过螺纹连接,反应釜釜盖与反应釜筒体也通过螺纹连接,釜盖压板通过垫圈和压板紧固螺钉与釜盖紧固螺钉固接在一起,压板紧固螺钉与釜盖紧固螺钉之间为螺纹连接,压板紧固螺钉旋入釜盖紧固螺钉的螺纹孔底部,并保证釜盖压板和釜盖紧固螺钉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以使得釜盖压板相对于反应釜釜盖能够自由转动。本实验的创新点为:把原本分离的釜盖压板和反应釜釜盖巧妙的连接到一起,从而避免了新手在使用水热反应釜时忘放或错放反应釜釜压盖的危险。

    混合动力车用少极差磁齿轮复合电机

    公开(公告)号:CN205017191U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20741769.9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用少极差磁齿轮复合电机,主要零部件包括定子机壳、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复合转子背铁、复合转子内外圈永磁体、行星转子铁芯、行星转子永磁体、销轴、拉紧螺钉、输入轴和输出轴、轴承、轴承端盖、支撑架及液压缸,该复合电机具有两个机械端口和一个电磁端口,可由内燃机和外电机的共同作用,实现机械功率流与电功率流的合成及能量传输,通过控制两种功率流的比例,使混合动力汽车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内燃机始终运行于最佳燃油经济区,实现整车的效率最高和排放最少,此外,采用少极差磁场耦合技术使得磁体的耦合程度增大,转矩密度显著提高,不仅可实现大力矩传动,而且可显著提升系统的传动能力。

    多功能婴儿悠车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88178U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20172820.9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婴儿悠车,该装置由手推架、垫片、螺母、车筐框架、支撑杆、拉环、车筐、支撑筒、凸轮、底架、支撑架、链、齿轮、轴、伸缩缸、拉杆、车轮、轴承、电机等组成,通过控制拉杆和左右伸缩缸的接触长度,可实现前凸轮支撑架与后凸轮支撑架的位置调节,车筐框架和车筐之间的相互位置可通过垫片来调节,并用螺母进行固定,车筐框架上面共有三个位置,当后凸轮与车筐接触,后轮提供动力,靠链传动将运动传递到后凸轮,推车在行走时可实现悠床功能;当前凸轮与车筐接触,开启电机,靠链传动将运动传递到前凸轮,推车静止时实现悠床功能;除此之外,该婴儿悠车可作为普通婴儿车实用,且具有可折叠功能。

    一种实验室超声波清洗机专用清洗篮

    公开(公告)号:CN204583824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20246925.4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超声波清洗机专用清洗篮,其包括篮体和对称设置在篮体两侧并与篮体固定连接的提手;所述篮体包括主框架和固定连接在主框架上的两层以上的限位网;所述限位网包括限位框和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框由均匀分布有U形凹口的金属丝围成;所述限位杆通过设置在两端的金属环套接在限位框上;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有效固定容器,且能够同时放入多个容器进行实验和清洗,无需实验人员全程看守,方便实用。

    一种实验室反应釜专用开釜磨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544159U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20227756.X

    申请日:2015-04-1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反应釜专用开釜磨釜装置,包括底座、电机箱以及设置在底座两侧且连接底座与电机箱的立柱板;底座上设置有导轨;导轨上设置有支架和限位块;支架上端部分设置有紧固螺丝,支架内部中空;电机箱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机箱下端设置有磨辊和开釜圈;磨辊与第一电机连接;开釜圈与第二电机连接;电机箱上还设置有第一进给手柄、第二进给手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调速旋钮和第二调速旋钮;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开釜和磨釜的功能,能够代替人力开启反应釜,避免实验人员吸入有毒气体,防止喷出的高温化学液体烫伤烧伤人,同时能够有效去除反应釜内壁的附着物,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