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的起动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5242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58962.8

    申请日:2021-12-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起动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发动机低温起动困难的问题,提升发动机低温起动的效率。该方法包括:在发动机起动时,获取发动机当前的转速为第一转速,并获取发动机当前的起动温度为第一温度;起动温度与起动发动机的时长成反比;根据第一预设关系确定与第一转速和第一温度对应的第一油量;第一预设关系为转速、起动温度和油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第二预设关系确定与第一转速对应的第二油量;第二预设关系为转速和油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第一油量和第二油量起动发动机。

    燃油供油故障报警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7363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417763.5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油供油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油供油故障报警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本发明的燃油供油故障报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供油温度的当前温度值和高压油泵的低压油腔的当前温度值;根据供油温度的当前温度值和高压油泵的低压油腔的当前温度值的差值大于设定温度差值,控制第一报警器报警;根据供油温度的当前温度值和高压油泵的低压油腔的当前温度值的差值小于设定温度差值,控制第二报警器报警。本发明的燃油供油故障报警的方法中,控制第一报警器报警,可确定输油泵、输油泵管路、密封垫或粗滤器问题,控制第二报警器报警,可确定燃油供油温度过高问题,能够快速判断故障的原因。

    一种发动机低速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99793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88432.1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低速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停缸控制参数,根据停缸控制参数与对应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发动机的总缸数确定计算发动机的停缸数量的停缸逻辑,并基于停缸逻辑计算发动机的停缸数量;根据停缸数量与总缸数确定发动机的运行缸数,并控制发动机以运行缸数运行。多个停缸控制参数能够准确判定发动机何时进入停缸工况,并且根据停缸控制参数与对应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反映发动机的低负荷程度,不同的低负荷程度对应不同的停缸逻辑,适应性好。能够实现相同功率下发动机每缸的喷油量增加,改善燃烧的目标,并解决发动机低负荷工况下发动机冒白烟以及发动机积碳风险的问题。

    一种柴油机并车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32059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476028.9

    申请日:2021-12-06

    Inventor: 王刚 安然 李同楠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柴油机并车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并车连接的多个柴油机的单机功率以及与所述多个柴油机对应的各燃油管路分支的分支管路压力,确定与所述多个柴油机对应的多个单机油耗率;根据所述多个单机油耗率,确定第一相对极差;所述第一相对极差表征所述多个柴油机的所述单机油耗率的离散程度;若监测到所述第一相对极差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则确定并车机组的并车一致性发生异常;所述第一阈值表征并车时所述多个柴油机的单机油耗率的允许波动幅度;所述并车机组包括所述并车连接的所述多个柴油机。该方法可以在试验或使用中对并车机组的游车进行预警,减少并车机组的游车的发生。

    一种燃油预供泵的控制方法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465857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312893.8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油预供泵的控制方法及发动机,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发动机的燃油系统包括低压燃油系统和高压共轨系统,低压燃油系统内设置有燃油预供泵和精滤器,燃油预供泵在发动机起动过程中为燃油系统提供压力进行排气和供油,燃油经精滤器精滤后到达高压共轨系统,燃油预供泵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发动机起动过程中,控制燃油预供泵开始工作;若高压共轨系统为无泄漏高压共轨系统,当轨压大于第一预设轨压且精滤后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时,控制燃油预供泵停止工作。该燃油预供泵的控制方法能够保证无泄漏高压共轨系统的发动机的低压燃油系统的燃油供给,避免低压燃油系统由于保养导致的齿轮泵吸空引起的磨损,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发动机的主从轨压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67360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03510.0

    申请日:2022-03-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主从轨压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发动机包括:主控制器、从控制器、主侧燃油组件以及从侧燃油组件;主从轨压控制方法包括: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确定第一设定轨压,并驱动主控制器控制主侧燃油组件工作,获取主侧燃油组件的主侧实际轨压;将第一设定轨压传输至从控制器,并驱动从控制器控制从侧燃油组件工作,获取从侧燃油组件的从侧实际轨压;若主侧实际轨压与从侧实际轨压满足第i报警规则,执行与第i报警规则对应的第i报警操作。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时校验两侧轨压值,在检测到两侧轨压偏差较大时进行报警,保护了发动机,改善了轨压偏差大对发动机造成损伤的问题。

    柴油供给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油箱

    公开(公告)号:CN102493898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18179.9

    申请日:2011-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供给加热装置,该柴油供给加热装置包括外接箱体,在所述外接箱体内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外接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油箱连通的进油管和溢油管,以及用于与柴油发动机连通的供油管。本发明提供的柴油供给加热装置单独设置有外接箱体,在外接箱体内设置有加热器,外接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油箱连通的进油管和溢油管,以及用于与柴油发动机连通的供油管。通过进油管将油箱中的柴油先输送至外接箱体中,进入外接箱体的柴油经过加热并达到规定的温度后再经供油管向柴油发动机输送,这样就避免了反复对油箱中的柴油进行加热而导致柴油变质的问题。

    柴油供给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油箱

    公开(公告)号:CN202348494U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20524153.8

    申请日:2011-1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供给加热装置,该柴油供给加热装置包括外接箱体,在所述外接箱体内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外接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油箱连通的进油管和溢油管,以及用于与柴油发动机连通的供油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柴油供给加热装置单独设置有外接箱体,在外接箱体内设置有加热器,外接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油箱连通的进油管和溢油管,以及用于与柴油发动机连通的供油管。通过进油管将油箱中的柴油先输送至外接箱体中,进入外接箱体的柴油经过加热并达到规定的温度后再经供油管向柴油发动机输送,这样就避免了反复对油箱中的柴油进行加热而导致柴油变质的问题。

    发动机燃油系统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716954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21328724.6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燃油系统,在现有发动机燃油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与电动输油泵连接的继电器,在获取到轨压传感器输出的轨压信号后,基于轨压信号控制继电器的断开与闭合,基于与电动输油泵连接的继电器的闭合与断开使得电动输油泵开始工作与停止工作。这样,可以基于轨压信号反映出的油路轨压状态来启动电动输油泵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发动机起动后电动输油泵工作一定时间后就停止工作导致油路轨压过大,从而导致发动机功率不足而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行的问题发生。

    柴油机快速断油停车装置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83383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378972.4

    申请日:2015-06-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停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柴油机快速断油停车装置,包括输油泵高压油泵,输油泵与油箱连接,油箱与输油泵之间设有三通阀门A,输油泵与高压油泵之间设有三通阀门B;油箱、三通阀门A的进油口、三通阀门A的第一工作油口、输油泵、三通阀门B的第一工作油口、三通阀门B的出油口和高压油泵顺次通过第一油路连接;三通阀门A的第二工作油口通过第二油路与位于输油泵与三通阀门B之间的第一油路连通;三通阀门B的第二工作油口通过第三油路与位于输油泵与所述三通阀门A之间的第一油路连通;还包括一电磁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油路内断油彻底,可避免油路内压力高,保证使用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