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辣椒调味料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56154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10226602.8

    申请日:2009-12-14

    Abstract: 一种浓缩辣椒调味料的制作方法,是以盐渍辣椒坯滤出液为原料,并加水稀释,灭菌后人工接种乳酸菌液和酵母菌液进行发酵,发酵完成后进行蒸馏收集风味物质,得到的收集液经过均质、灌装、灭菌后成为成品,作为工业上生产的调味型剁辣椒的风味改良剂。该工艺所利用的原料是被辣椒加工厂作为废液直接排掉的盐渍辣椒坯滤出液,其为高含盐量的辣椒汁,通过利用废弃辣椒汁生产辣椒调味料不仅成本低廉,加工工艺简单,也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风味红薯薯泥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64136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043530.3

    申请日:2009-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味红薯薯泥及其加工方法,该风味红薯薯泥主要由质量比为(1~6)∶1的薯泥和改性淀粉加工而成,其中还含有焦磷酸盐和发酵米醋,焦磷酸盐、发酵米醋的含量分别为所述薯泥和改性淀粉总质量的0.1%~0.5%和0.04%~0.3%;薯泥为紫薯、白薯、红心红薯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的薯泥,其加工方法是以紫薯、白薯、红心红薯中的一种或多种为红薯原料,依次包括清洗、去皮、蒸煮、粗磨、配料、精磨、熬制、包装、预冷和速冻等加工步骤。本发明的风味红薯薯泥具有风味独特、营养全面、附加值高、食用方便、易贮藏等优点,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一种杨梅核破壳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2332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506692.7

    申请日:2014-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梅核破壳装置及方法,杨梅核破壳装置包括机架,自上而下依次布置于机架上的进料斗、破壳组件和筛分组件,进料斗与破壳组件间设有上下两层梳理板,梳理板上开设有一个以上横向的长条状的落料口,上下两层梳理板上的落料口形成落料通道,上下两层梳理板的水平纵向相对位置可调以改变落料通道的纵向宽度D,破壳组件的破壳挤压力的方向与落料通道的纵向宽度方向垂直,落料通道位于破壳组件的破壳挤压区域的正上方。杨梅核破壳方法包括:调整上下两层梳理板的水平纵向相对位置以确定落料通道的纵向宽度D,开启破壳组件和筛分组件加入杨梅核进行破壳,经筛分组件分别取出核仁和核壳,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核仁完整性好等优点。

    一种预制调理湘菜——剁椒鱼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69732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210169510.2

    申请日:2012-05-28

    Abstract: 一种预制调理湘菜——剁椒鱼头的制备方法,是将鳙鱼(又俗称雄鱼)头去鳃、清洗干净后,通过液氮速冻、上冰衣、充氮包装,于-18℃贮藏,另将发酵碎鲜辣椒、料酒、陈醋、生抽、鸡精等调味料配成调料包,与速冻鳙鱼头一起包装制成预制调理菜销售,该方法简便易行,产品保质期可达3个月以上,是湘菜工业化生产的全新途径。

    一种红薯羧甲基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27698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081598.2

    申请日:2012-03-26

    Abstract: 一种红薯羧甲基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是于红薯淀粉中加入NaOH后,用乙醇溶液溶解,充分搅拌后进行微波处理以使淀粉碱化,加入氯乙酸再进行微波处理,接着以高压脉冲电场处理使淀粉醚化,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调pH值,过滤,将滤渣用乙醇溶液漂洗干净,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可。本发明的方法,在红薯淀粉碱化和醚化过程中采用微波处理代替传统的水浴加热,较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同时在红薯淀粉醚化过程中采用高压脉冲电场(PEF)处理,有效提高了羧甲基淀粉取代度(DS),DS可提高至0.94。该方法简便易行,产品取代度高,可为红薯淀粉的深度加工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香辣酱油的制作方法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56160B

    公开(公告)日:2011-03-09

    申请号:CN200910226601.3

    申请日:2009-12-14

    Abstract: 一种香辣酱油的制作方法,是以高盐稀态发酵工艺为基础,在制作酱醪的过程中以盐的质量浓度为16~25%的盐渍辣椒坯滤出液(为高含盐量辣椒汁)代替普通食盐水,制得具有辣椒香味和辣味的新型风味发酵酱油。该工艺使用的盐渍辣椒坯滤出液为辣椒加工厂加工辣椒过程中排弃的废液,因其含盐量刚好与浸泡酱油的食盐水浓度相同,可以用来加工酱油,减少由于工厂随意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并且,采用含盐辣椒汁浸泡成曲发酵酱油,制得的产品品质优良、风味独特。

    低盐发酵风味鲜辣酱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26450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10159312.9

    申请日:2010-04-29

    Abstract: 一种低盐发酵风味鲜辣酱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是以小麦、燕麦和大豆等原料利用米曲霉、根霉、酵母菌等食品微生物混合发酵制成鲜麦酱,再与鲜剁辣椒混合后,拌入泡菜发酵液,保温发酵。该方法制成的产品品质稳定,配料独特,无任何的食品添加剂,较好地体现了发酵型鲜辣酱的色泽、香气、风味和营养成份的特点,并具有较长时间的保质期;成品生产周期缩短为半个月且能周年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