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纳米粒子的比色适配体传感检测大米中真菌毒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0794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653178.6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的比色适配体传感检测大米中真菌毒素的方法,向金纳米粒子水溶液中加入真菌毒素适配体水溶液,进行孵育,然后加入待测样品溶液,进行孵育,最后加入氯化钠水溶液进行孵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测定不同溶液在620 nm和520 nm处的紫外吸收值,计算这两者的紫外吸收值的比值A620 nm/A520 nm,通过溶液颜色变化或者A620 nm/A520 nm值对样品中真菌毒素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所述真菌毒素优选为赭曲霉毒素A和黄曲霉毒素B1。本发明方法简单、快速、现象直观,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可应用于赭曲霉毒素A和黄曲霉毒素B1的现场快速检测分析。

    一种有机膦氧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0543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586107.3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有机膦氧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该方法以醇类化合物与P(O)‑H化合物为反应原料,使用5 mol%乙酰丙酮铁为催化剂,1当量碳酸铯,环己烷为溶剂,在氮气氛围下,加热到130℃,有效反应24 h,以较高产率获得有机膦氧类化合物。该方法具有产率高,操作简便,添加剂少,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对于实现其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种苄基膦氧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2488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0978456.5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苄基膦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N,N,N‑三甲基苄基季铵盐和磷氧类化合物为原料,在碱和冠醚的促进作用下制备苄基膦类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操作简单、条件温和、高效、经济等优点;解决了利用N,N,N‑三甲基苄基季铵盐合成苄基膦类化合物反应中对过渡金属的依赖以及相应的金属残留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