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介电泳的可变形微颗粒分离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6378213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291756.5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介电泳的可变形颗粒分离的微流控芯片,由一级管道和二级管道相连接组成:在一级管道内设有电场,驱使可变形颗粒向着二级管道运动;二级管道分为上下两个管道,作为微颗粒运动后的分离管道。通过设置不同的电场强度和收缩口半径等参数,可以使待分离的微颗粒在通过收缩结构后向着不同方向的二级管道运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变形微颗粒可以是生物细胞,在其分离的过程中不会破坏生物性质和活性;同时,通过设置不同参数使半径在一定范围内的颗粒都可以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分离装置简易,实施过程的可操作性强,分离通道短,分离时间少,分离效率高。

    可拆卸菱形网格表面剥壳辊筒

    公开(公告)号:CN106213526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610252458.5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拆卸菱形网格表面剥壳辊筒,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用于坚果类作物剥壳作业。所诉的剥壳辊筒由挤压表面层、内辊筒和安装定位螺栓组成,挤压表面层通过安装定位螺栓固定在内辊筒上。挤压表面层由菱形阵列网格构成,每个菱形网格的垂直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水平对角线长度。内辊筒外表面具有凸包阵列,每个凸包结构置于挤压表面层的菱形网格内,凸包的直径小于菱形边长。挤压表面层的菱形阵列网格有利于提高辊筒破碎力,同时与内辊筒表面的凸包阵列相配合,可大幅提升挤压及夹持作物的能力,提高剥壳机的剥壳成功率。挤压表面层与内辊筒安装是可拆卸的,便于将磨损的表面层及时更换,而不是更换整个辊筒,并且可根据不同作物直径的大小更换为不同厚度的挤压表面层,以提高剥壳机的适应能力。

    基于介电泳的可变形微颗粒分离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6378213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291756.5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介电泳的可变形颗粒分离的微流控芯片,由一级管道和二级管道相连接组成:在一级管道内设有电场,驱使可变形颗粒向着二级管道运动;二级管道分为上下两个管道,作为微颗粒运动后的分离管道。通过设置不同的电场强度和收缩口半径等参数,可以使待分离的微颗粒在通过收缩结构后向着不同方向的二级管道运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变形微颗粒可以是生物细胞,在其分离的过程中不会破坏生物性质和活性;同时,通过设置不同参数使半径在一定范围内的颗粒都可以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分离装置简易,实施过程的可操作性强,分离通道短,分离时间少,分离效率高。

    用于渗透发电的二硫化钼/氧化石墨烯复合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568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82087.X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渗透发电的二硫化钼/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分别取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二硫化钼分散液;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二硫化钼分散液分别进行第一次超声处理,再混合形成混合分散液;步骤2、将混合分散液进行第二次超声处理,再采用真空抽滤的方式对经过第二次超声处理的混合分散液进行抽滤,获得复合膜;步骤3、将复合膜进行热处理,获得用于渗透发电的二硫化钼/氧化石墨烯复合膜。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渗透发电的二硫化钼/氧化石墨烯复合膜,本发明制备的复合膜能够解决单一的二硫化钼膜在盐差能量收集时稳定性和强度较差的问题。

    一种用于筛选微藻生长条件的光电微流控自动操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1902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376903.X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筛选微藻生长条件的光电微流控自动操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配置不同类型的培养基溶液并分别通入光电润湿芯片,在光电润湿芯片上生成属于不同类型的培养基滴;自动获得多个培养基滴的当前位置、I D,自动获得藻滴的当前位置、I D;根据多个培养基滴的当前位置、I D与藻滴的当前位置、I D,分别规划多个培养基滴到对应藻滴的移动路径;通过多个光斑分别带动多个培养基滴按照所述移动路径并行移动至对应藻滴处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液滴放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从而筛选出最适合藻滴生长的培养基溶液。

    一种光电润湿微流控芯片内液滴阵列智能跟踪并行操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591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76913.3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润湿微流控芯片内液滴阵列智能跟踪并行操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采用目标跟踪算法获取液滴阵列中每个液滴的当前位置与I D,并基于液滴的I D、当前位置及目标位置,并行规划每个液滴的移动路径;将多个光学虚拟电极图案投影到光电润湿微流控芯片上,并行引导操控对应的液滴按照所述移动路径进行移动;在每个液滴的移动过程中,不断跟踪更新每个液滴的当前位置;根据更新后的液滴当前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偏差调整对应的光学虚拟电极图案,并行驱动对应的液滴按照所述移动路径进行移动,直到所有液滴到达目标位置,本发明通过集成深度学习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实现了液滴阵列的自动化跟踪和并行操控,减少了对人工干预的需求。

    一种离心铸造试验机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9971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418416.5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离心铸造试验机,包括浇口杯、盖板、冷却水管、驱动电机、皮带和皮带轮、超声波探头、超声波发生器、底座、轴承、转轴、转盘下层、转盘上层、加热电阻丝、炉壁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转盘上层设置有导套和键,转盘下层设置有对应的导柱和键槽,转盘下层与转轴连接,置于设有加热电阻丝和冷却水管的炉膛内,转轴心部设有超声波发生器和探头。该离心铸造试验机在离心的过程中还施加了超声波的作用,在铸件凝固过程中实施加热,降低了凝固速率,增加了熔体内部的流动性,还可利用余热对铸件进行热处理,进一步改善了铸件的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