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49521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43066.9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稻壳固定化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的霉菌毒素脱毒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固定化酶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稻壳上的羟基很容易被高碘酸钠氧化成醛基,而使其可以很好的与酶连接,稻壳载体即经济实惠,而且还具有高比表面积、表面存在孔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未固定化酶提供了生物友好的微环境,有效的固定化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跟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工艺简单、成本少,而且具有稳定、高效脱除玉米赤霉烯酮真菌毒素等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63086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33976.3
申请日:2015-01-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25D15/00 , G01N27/48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传感器及其制备与应用,属于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金纳米粒子具有生物固定的作用,同时具有增强电化学电子传递速率的功能,制备一种电化学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复合膜DNA传感器,可有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本发明通过合成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基因序列作为探针ssDNA,与互补目标ssDNA片段形成杂交体系,以亚甲基蓝作为杂交指示剂的检测技术,初步建立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一种通用性好、高灵敏度和精确度的检验方法及其检测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775554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210234775.6
申请日:2012-07-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8F222/14 , C08F226/06 , C08F2/44 , C08J9/28 , B01D15/08 , G01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肉桂醛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对肉桂酸及肉桂醛具有特异识别性的聚合物。该分子印迹聚合物以烷基化硅胶为载体、肉桂醛的结构类似物肉桂酸为模板、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热聚合的方法在三氯甲烷中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以所得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柱的填料自制具有特异性的固相萃取柱。同时将其与液相色谱联用应用于实际化妆品样品中肉桂醛及结构类似物的检测。本发明实现的化妆品中香精肉桂醛的高效分离、富集与纯化,克服了传统固相萃取柱的缺陷,所得固相萃取柱可重复使用,成本低,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099251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146585.8
申请日:2014-04-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FS-UV1,保藏编号CCTCC NO:M2013553。该菌株对黄曲霉毒素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降解率达到95.3%;较原菌株提高了37.8%;对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效率达到93%,较原菌株提高了7%,对呕吐毒素的降解率达到52.6%,较原菌株提高了9.5%。大鼠实验证明该新型菌株是一种无毒副作用的安全有效的降解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018298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495430.6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细胞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并对致敏原标准物进行定量精确检测,为检测过敏原提供技术基础。采用本发明中使用的制备方法:通过电沉积和自组装方法将纳米金和L-半胱氨酸材料修饰到金电极上;采用P815肥大细胞作为传感介质,利用鼠尾I型胶原构建胶原/细胞3D培养模式,并将其接种到修饰电极完成细胞传感器的构建;最后应用于致敏原标准物C48/80的检测,在浓度范围在0.5~3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3μg/mL。本发明方法精准、高效、快速地实现了对过敏原标准物的识别、传导与检测,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缺陷,所得传感器制作简单,成本低,在检测过敏原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458223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810242879.5
申请日:2008-12-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33/543
Abstract: 一种微囊藻毒素-LR定量快速检测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检测传感器为阻抗型电化学传感器,由CHI760C型电化学工作站,三电极体系:免疫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组成;将L-半胱氨酸,胶体金,微囊藻毒素抗体复合物分别包被于裸金电极表面作为工作电极;当微囊藻毒素抗体与样液中的抗原(MC-LR)结合时将引起参比电极与工作电极之间电势差的变化,与样品中抗原浓度呈定量关系,以此进行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成功建立了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微囊藻毒素抗原的生物传感器;检测线性范围:0.05~300ng/mL,检出限1.82×10-2ng/mL。既可以对天然湖泊水进行实时监测,又可以对水厂饮用水的制备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64165.4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15/149 , G01N21/64 , C12N15/11 , C12N15/115 , C12N15/70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识别多西环素的核糖开关筛选方法及其理性改造和应用,属于基因表达调控领域。本发明提供了多西环素特异性核糖开关,并建立一种基于流式细胞仪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同时借助计算机辅助预测核糖开关的结合位点,并计算突变位点,得到激活倍数进一步提高的多西环素核糖开关,通过剂量反应曲线测得该核糖开关在40‑100μg/L呈现线性相关,同时构建的全细胞传感器价格低廉、稳定性强、操作简单,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965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31423.3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33/543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识别α‑鹅膏毒素的核酸适配体及其筛选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α‑鹅膏毒素(α‑amatoxin,α‑AMA)特异适配体的核酸序列SEQ ID NO.1~SEQ ID NO.18,并基于Kd最低为6.128nM的适配体Apt‑14构建电化学及比色多信号检测α‑amatoxin平台,在玻碳电极上镀金后修饰适配体,利用适配体与靶标特异性结合释放适配体互补链,引发HCR扩增进行信号放大,检出限为5ng/mL,效果良好。本方法操作简单,无酶扩增模式更有利于现场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8492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917343.3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桃基拉丝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核桃基拉丝蛋白的制备的主要原料为核桃粕粉、大豆分离蛋白,谷氨酰胺转氨酶、迷迭香;具体方法是将预混均匀的原料喂入挤压机中,调节挤压参数,进行挤压加工,得到核桃基拉丝蛋白。该方法获得的核桃基拉丝蛋白在具备强抗氧化能力的同时,产品颜色均匀且稳定;制品弹性、咀嚼性较好,可以仿制植物肉的口感进行生产加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