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2681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80085458.2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34 , F24F13/06 , F24F13/072 , F24F13/08
Abstract: 空气吹出装置(50)具备管道部(51),其形成供气流通过的主流路(510),并在位于主流路的下游侧的部位开口有将成工作气流的气流吹出的扁平形状的主孔(512)。在管道部设有使主流路的流路高度从空气流的上游侧朝着下游侧缩小的节流部(515),并配置有在主流路上分隔主流路的多个分隔部件(52、53)。主流路被多个分隔部件分割成位于长边方向的两侧的一对侧流路(510A、510B)及被一对侧流路夹着的至少一个中央流路(510C)。多个分隔部件以中央流路的流路宽度从空气流的上游侧朝着下游侧缩小的方式配置于管道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712973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80083032.X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空气吹出装置具备吹出口(11)、在内部形成空气流路的流路形成部(12)、气流偏向部件(13)。流路形成部具有第一壁(121)、与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122)、将第一壁与第二壁连接的第三壁(123)、将第一壁与第二壁连接的第四壁(124)。第一壁中的吹出口侧的一部分构成引导壁(14),该引导壁是第一壁与第二壁的间隔随着接近空气流下游侧而增大的形状。第三壁和第四壁的至少一方在如下部位具有剥离形状部(123a、124a),该部位是与气流偏向部件中的最位于空气流下游侧的最下游位置相比靠近空气流上游侧的部位,该剥离形状部使与气流偏向部件相比靠近空气流下游侧的气流从第三壁和第四壁的至少一方剥离。
-
公开(公告)号:CN106232402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580021599.X
申请日:2015-04-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3/02 , B60H1/00028 , B60H1/00528 , B60H1/00835 , B60H2001/00099 , B60H2003/028 , F24F3/1411 , F24F2221/38
Abstract: 加湿装置被应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该车辆用空调装置在空调壳体(31)内具备对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34),该空调壳体(31)具有将空气引导至车室内的通风路(311)。加湿装置具备:吸附器(13),对水分进行吸收并使水分脱离;送风机(12),使空气以通过吸附器的方式流通;门(14、15、16),对空气流动的空气流路进行开闭;及控制装置(21),对除湿模式及加湿模式进行设定,该除湿模式是通过对门进行控制切换空气流路而将由冷却器冷却的空气引导至吸附器并使吸附器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该加湿模式是指将空气引导至吸附器并使水分从吸附器移动到空气进行加湿,进而将被加湿的空气向乘员吹出。
-
公开(公告)号:CN105682956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480058287.1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285 , B60H1/00742 , B60H1/00871 , B60H2001/00128 , B60H2001/003 , B60N2/56 , B60N2/5657
Abstract: 座椅空调装置(10)具备空气吹出部(321),空气吹出部(321)以将送风机(18)吹送的空气向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2)的就座者吹出的方式开口。另外,座椅空调装置(10)的控制装置(26)基于由作为就座者的乘员的体型与就座姿势构成的乘员信息来使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变更空气吹出部(321)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因此,能够向与就座者的体型或就座姿势对应的方向吹出空气。
-
公开(公告)号:CN104755292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380056719.0
申请日:2013-09-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5628 , B60H1/00285 , B60H1/241 , B60H1/246 , B60H1/247 , B60H2001/003 , B60N2/5635 , B60N2/5657 , B60N2/87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气循环促进装置,其具备设置在车辆内的驾驶席用座椅(1)和副驾驶席用座椅(2)、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座椅(1、2)的前方的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25)的面部吹出口(5)。在座椅(1、2)内具备使吸入的空气从座椅(1、2)的座椅椅背(6、8)的侧面向车辆后方侧吹出的座椅吹出口(10、11)。利用从座椅吹出口(10、11)吹出的风使存在于从面部吹出口(5)至座椅(1、2)的空气向座椅(1、2)的后方流动。由此,能够使舒适的空气向座椅后方侧循环,形成无空气滞留的车室内环境。可以在座椅内设置循环用风扇(14),并使该循环用风扇(14)与座椅通风系统或者座椅空气调节装置一体化。由此,能够使车室内前方的空气向车室内后方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4755292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80056719.0
申请日:2013-09-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5628 , B60H1/00285 , B60H1/241 , B60H1/246 , B60H1/247 , B60H2001/003 , B60N2/5635 , B60N2/5657 , B60N2/87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气循环促进装置,其具备设置在车辆内的驾驶席用座椅(1)和副驾驶席用座椅(2)、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座椅(1、2)的前方的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25)的面部吹出口(5)。在座椅(1、2)内具备使吸入的空气从座椅(1、2)的座椅椅背(6、8)的侧面向车辆后方侧吹出的座椅吹出口(10、11)。利用从座椅吹出口(10、11)吹出的风使存在于从面部吹出口(5)至座椅(1、2)的空气向座椅(1、2)的后方流动。由此,能够使舒适的空气向座椅后方侧循环,形成无空气滞留的车室内环境。可以在座椅内设置循环用风扇(14),并使该循环用风扇(14)与座椅通风系统或者座椅空气调节装置一体化。由此,能够使车室内前方的空气向车室内后方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0499195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580019550.7
申请日:2005-05-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热电变换装置,具备将多个P型热电元件(12)和多个N型热电元件(13)排列成规定的排列形状后构成的热电元件组装体(10)、多个热交换元件(22、32)和保持这些热交换元件(22、32)的保持板(21、31),具备将多个热交换元件(22、32)保持成与热电元件(12、13)的排列状态对应的规定的排列状态的热交换元件组装体(20、30)。而且,在层叠热电元件组装体(10)和热交换元件组装体(20、30)的状态下,利用接合部件,将热电元件组装体(10)和热交换元件组装体(20、30)之间的多个接合部位一起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3209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80033220.7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34
Abstract: 调整车辆的乘员的温热感的温热感调整系统具备:朝向第一空间(S1)吹出空调风的第一空调装置(120);朝向与第一空间不同的空气调节的对象空间即第二空间(S2)吹出空调风的第二空调装置(140);检测与乘员的多个身体部位中的每个身体部位的温热感有关的信息的温热感检测部(70);以及计算乘员的多个身体部位中的每个身体部位的温热感与乘员的多个身体部位中的每个身体部位的目标的温热感的差的温热感背离计算部(84a),该乘员的多个身体部位中的每个身体部位的温热感是基于温热感检测部所检测的与温热感有关的信息计算的,在存在于第二空间的乘员的多个身体部位中存在计算的温热感与目标的温热感背离的温热感背离部位的情况下,第一空调装置朝向温热感背离部位吹出空调风,以使温热感背离部位的温热感接近目标的温热感。
-
公开(公告)号:CN11198952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980024855.9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空气吹出装置(1)具备:管道部(14),该管道部形成用于使朝向吹出对象(2)吹出的工作气流通过的流路(18);以及孔形成部(12),该孔形成部在管道部的空气流下游侧形成成为工作气流的吹出口的吹出孔(10)。孔形成部具有涡产生构造(20),该涡产生构造产生辅助涡,该辅助涡的包含涡的旋转方向和涡轴的方向在内的涡特性与由工作气流在吹出孔的出口下游侧产生的横涡不同。涡产生构造以如下方式形成于所述孔形成部:辅助涡在具有涡的旋转方向和涡轴的方向中的至少一方与横涡不同的所述涡特性的状态下与横涡碰撞。
-
公开(公告)号:CN11305638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80075708.4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空气流产生装置具备:产生空气流的空气流产生部(20、30);将由所述空气流产生部产生的所述空气流向朝向车辆的车室的乘员吹出该空气流的吹出口(911、912)引导的管道(91);以及控制部(80),该控制部控制施加于所述空气流产生部的脉冲状的电压的频率和所述脉冲状的电压的脉冲宽度相对于脉冲周期的比即占空比,从而从所述吹出口间歇地吹出所述空气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