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05986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680016174.4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加湿装置(50),具备吸附器(60),该吸附器(60)具有吸附水分且使水分脱离的吸附材料(61);吸附壳体(51),该吸附壳体(51)构成收容吸附器(60)的收容空间(541);第一导入部(521),该第一导入部(521)将由冷却部(13)冷却后的冷却空气导入至吸附壳体(51);第二导入部(531),该第二导入部(531)将由加热部(14)加热后的加热空气导入至吸附壳体(51);以及加湿侧导出部(571),该加湿侧导出部(571)将通过在吸附壳体(51)内脱离的水分而被加湿的加湿空气向车室内导出。并且,第一导入部(521)与空调壳体(11)中的冷却部(13)的空气流下游侧且空调壳体(11)中的上面部(11b)和侧面部(11c)中的一方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764721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480063436.3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064 , B60H1/00021 , B60H1/00471 , B60H1/00564 , B60H1/00678 , B60H2001/00085 , B60H2001/00092 , B60H2001/00135 , B60H2001/00192 , B60H2001/00721 , F24F1/0018
Abstract: 空调装置具备:壳体(11),其形成多个空气通路(18、19);送风风扇(121),其在壳体(11)内从多个空气通路(18、19)吸入空气并吹出;吸入侧分隔构件(40),其在壳体(11)内配置于送风风扇(121)的吸入侧,并且将来自多个空气通路(18、19)的空气流相互分隔;以及吹出侧分隔构件(20),其在壳体(11)内配置于送风风扇(121)的吹出侧,并且将来自多个空气通路(18、19)的空气流相互分隔。以使吹出侧分隔构件(20)相对于吸入侧分隔构件(40)的相对位置在送风风扇(121)的旋转方向(R1)上偏移的方式,配置吸入侧分隔构件(40)和吹出侧分隔构件(20)。由此,能够抑制多个空气流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377598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480040382.9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028 , B60H1/00064 , B60H1/00207 , B60H1/00564 , B60H1/00742 , B60H1/00842 , B60H2001/00135 , B60H2001/00185 , B60H2001/00192 , B60H2001/00214 , B60S1/023 , B60S1/54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具有:壳体(20),构成外壳;送风机(24),收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将从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多个空气吸入口(20a、20b、20c)中的至少1个吸入的空气向车室内送风;以及模式切换部(21、25、31a~31c、33c),切换空气向所述壳体内的吸入模式以及空气向所述车室内的吹出模式。所述多个空气吸入口具有用于吸入驾驶席侧的空间(11a)的空气的驾驶席侧吸入口(20c)。所述模式切换部构成为能够切换成将空气从驾驶席侧吹出口(12)和副驾驶席侧吹出口(14)这双方吹出的通常模式;以及将空气从所述驾驶席侧吹出口吹出的驾驶席模式,所述驾驶席侧吸入口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的对所述驾驶席侧的空间露出的部位。
-
公开(公告)号:CN11478697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80085490.3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空气吹出装置(50)具备管道部(51),该管道部形成供气流通过的主流路(510),并且在主流路中的位于下游侧的部位开口有主孔(512),该主孔吹出作为工作气流的气流。在管道部中的主孔的周围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孔,该辅助孔吹出用于抑制由工作气流引起的空气的吸入的支援气流。管道部中的确定从辅助孔吹出的支援气流的吹出角度的角度规定部位(516)的至少一个从空气流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向远离所述主孔的中心线的方向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1198952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980024855.9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空气吹出装置(1)具备:管道部(14),该管道部形成用于使朝向吹出对象(2)吹出的工作气流通过的流路(18);以及孔形成部(12),该孔形成部在管道部的空气流下游侧形成成为工作气流的吹出口的吹出孔(10)。孔形成部具有涡产生构造(20),该涡产生构造产生辅助涡,该辅助涡的包含涡的旋转方向和涡轴的方向在内的涡特性与由工作气流在吹出孔的出口下游侧产生的横涡不同。涡产生构造以如下方式形成于所述孔形成部:辅助涡在具有涡的旋转方向和涡轴的方向中的至少一方与横涡不同的所述涡特性的状态下与横涡碰撞。
-
公开(公告)号:CN11305638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80075708.4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空气流产生装置具备:产生空气流的空气流产生部(20、30);将由所述空气流产生部产生的所述空气流向朝向车辆的车室的乘员吹出该空气流的吹出口(911、912)引导的管道(91);以及控制部(80),该控制部控制施加于所述空气流产生部的脉冲状的电压的频率和所述脉冲状的电压的脉冲宽度相对于脉冲周期的比即占空比,从而从所述吹出口间歇地吹出所述空气流。
-
-
公开(公告)号:CN11210551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80031321.9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34 , F04D29/66 , F24F13/065
Abstract: 流体吹出装置是吹出流体的装置。流体吹出装置具有形成流体的流通路(100)并在流通路的下游侧的端部设有开口部(101)的基体部(10)。流体吹出装置具有收容于流通路并调整从开口部侧吹出流体的朝向的格栅部(20)。格栅部具有流路形成体(21),该流路形成体形成将在流通路流通的流体的一部分作为主流向开口部侧引导的主流路(210)和将在流通路流通的流体的剩余部分作为副流向开口部侧引导的副流路(211)。流路形成体形成为副流路将主流路包围,以使得从副流路吹出的副流在从主流路吹出的主流的外侧流动。另外,流路形成体构成为在调整从开口部侧吹出的流体的朝向时,以从副流路吹出的副流的朝向与从主流路吹出的主流的朝向一致的方式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02062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80024754.1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空气吹出装置(1)具备吹出气流的吹出部(10)。吹出部包括:至少一个主孔(14),该至少一个主孔吹出成为工作气流的气流;以及分离构造(50),该分离构造用于在主孔的出口下游使所述工作气流的速度边界层(BL)的厚度(δ)的中央部分(BLc)从所述主孔的中心线(CLm)离开。
-
公开(公告)号:CN11198952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80024855.9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空气吹出装置(1)具备:管道部(14),该管道部形成用于使朝向吹出对象(2)吹出的工作气流通过的流路(18);以及孔形成部(12),该孔形成部在管道部的空气流下游侧形成成为工作气流的吹出口的吹出孔(10)。孔形成部具有涡产生构造(20),该涡产生构造产生辅助涡,该辅助涡的包含涡的旋转方向和涡轴的方向在内的涡特性与由工作气流在吹出孔的出口下游侧产生的横涡不同。涡产生构造以如下方式形成于所述孔形成部:辅助涡在具有涡的旋转方向和涡轴的方向中的至少一方与横涡不同的所述涡特性的状态下与横涡碰撞。
-
-
-
-
-
-
-
-
-